汉高祖长陵被盗 另类的守墓者——西汉五陵邑之长陵邑

2019-02-1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赵秉中<咸阳>诗这样写道:"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咸阳现存周.秦.汉.唐历代帝王陵及皇亲国戚.文臣武将的陪葬墓一千余座,其中帝王陵29座,被国外誉为"中国金字塔".汉高祖长陵被盗 另类的守墓者--西汉五陵邑之长陵邑咸阳原上数量最多的是西汉帝王陵."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就是古人对西汉帝王陵的写照.西汉11位皇帝中除汉文帝霸陵和汉宣帝杜陵在渭河以南外,其余9位皇帝的陵墓

赵秉中《咸阳》诗这样写道:“渭水桥边不见人,摩挲高冢卧麒麟。千秋万古功名骨,化作咸阳原上尘。”咸阳现存周、秦、汉、唐历代帝王陵及皇亲国戚、文臣武将的陪葬墓一千余座,其中帝王陵29座,被国外誉为“中国金字塔”。

汉高祖长陵被盗 另类的守墓者——西汉五陵邑之长陵邑

咸阳原上数量最多的是西汉帝王陵。“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就是古人对西汉帝王陵的写照。西汉11位皇帝中除汉文帝霸陵和汉宣帝杜陵在渭河以南外,其余9位皇帝的陵墓:高祖刘邦长陵、惠帝刘盈安陵、景帝刘启阳陵、武帝刘彻茂陵、昭帝刘弗陵平陵、元帝刘奭渭陵、成帝刘骜延陵、哀帝刘欣义陵、平帝刘衎康陵都分布在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

汉高祖长陵被盗 另类的守墓者——西汉五陵邑之长陵邑

在这些陵墓中,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五个帝陵均设邑建县,故名“五陵邑”。

长陵邑想象图

作为西汉第一个正式的陵邑,长陵邑的兴建除了继承“奉山园”的传统,更重要的是出于政治上强干弱枝的考虑。

汉高祖长陵被盗 另类的守墓者——西汉五陵邑之长陵邑

立国之初,政局动荡,危机四伏。北有匈奴威胁,东有六国旧贵族挚肘。建陵起邑,徙民实邑,势在必行。长陵邑即京师附近的一个据点,对外可以密切注意匈奴动向,对内则能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可谓一举两得。汉初经济不景气也是设置长陵邑的原因之一。

汉高祖九年(前198年)刘邦接受了娄敬的建议,将关东地区旧贵族及豪杰“十余万”人迁徙关中,伺奉长陵,并在陵园以北修建长陵邑,供迁徙者居住。长陵邑的居民主要为关东各地的旧贵族和新官宦,前者如齐楚大族,后者如诸功臣家。

如西汉丞相田蚡、车千秋,东汉达官第五伦,经学家赵岐等,均出自齐地诸田家族。近年来,长陵邑附近曾出土了许多齐地风格的瓦当,如“树木双兽纹”半瓦当,就是齐国田氏贵族后裔徙居长陵邑的建筑遗物,也是高祖“徙齐诸田”于长陵邑的佐证。

长陵邑的徙民不但在政治上享受殊遇,而且在经济上也得到了中央政府“与利田宅”的奖励,这在“贾亩一金”的关中,是一笔极大的财富。以后,惠帝、景帝、武帝、昭帝,也都竞相效仿,相继在陵园附近修建陵邑。

长陵邑在西汉末年遭到严重破坏,人口大幅度减少。《后汉书·郡国志》中“长陵”条,刘昭注引蔡邕作《樊陵颂》云:“前汉户五万,口有十七万,王莽后十不存一。永初元年(107)羌戎作虐。至光和,领户不盈四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