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惊喜小品 《一路惊喜》:不要再拿小品当电影
自从《泰囧》引爆了中国电影市场,中国电影人仿佛看到了一个巨大的金矿,一窝蜂地跟进,银幕上一大波喜剧片袭来。每每接到某制片人电话,头一句就会问:“你那里有喜剧剧本吗?”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部分制片人不是好好去琢磨情节,而是投机取巧地想以搞笑段子取胜。
段子已经成为网络文化的一部分,是广大网民的重要精神食粮,拼凑几个段子以飨众人是最简单直接的娱乐方式。于是,几乎是集合了史上最全网络段子的喜剧电影《分手大师》诞生了,并在和《变形金刚4》的正面交锋中席卷近7亿票房,这进一步刺激了资本的神经。
可是段子毕竟有限,段子都被别人用完了,新段子又没有产生,怎么办?一种小品式的喜剧电影横空出世,《一路惊喜》便是一例。
如果说段子式喜剧的问题是没有故事,剧情薄弱,全靠演员插科打诨的表演和段子逗乐,那么小品式喜剧恰恰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堆积故事,将不同类型的故事一股脑呈现出来,反而没有讲好其中的每一个故事,这在《一路惊喜》里表现得很明显。
整部电影包含了六个小故事。这六个故事发生的地域,从东北到海南,从北京到西安,涵盖了大半个中国。这么大的地域跨度,彼此之间却没有有机的联系,只是极松散的人物关系,比如血缘,而故事本身互相没有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导演却用了快速剪接,在一个小故事发展了几分钟的时候,就突然切到不相干的另一个地域的另一个故事上,让人看着莫名其妙。本以为运用这种手法是想营造《低俗小说》里的那种多线索叙事,最后几个故事会形成一股合力,可是看到最后才发现,我们太高估导演了,这几个故事并没有殊途同归——在演绎完各自的情节后,就各自结尾了。
唯一说有点联系的,可能就是“大年三十”这个特殊的时间。没有任何复杂的技巧和深刻的动机,导演就想全方位、多角度描写中国各地的人们如何过除夕,仿佛是春节晚会前一个暖场节目的预演。
只是结构上没有惊喜也就罢了,故事更没有“惊喜”。也许真是十几年的春晚看多了,每年都有那么多的小品故事,随便搬几个都够凑成一台戏了。所以我们甚至看到几个著名小品演员直接参与了演出。这六个故事的情节设计痕迹过于明显,没有任何技巧,观众往往看到了头就能猜到结尾,情节平淡不要紧,主创还往里灌注了大量心灵鸡汤,狗血式的煽情,简直让人们一口气看了六个春晚小品。
六个小品布局也几乎和春晚导演的想法一样:有亲情,有爱情,有“富二代”,有打工仔,照顾到了全中国各个阶层的感受。
由于故事的互不关联,导致影片的情绪也是奇奇怪怪。观众正看着火车上有钱人对农民工的歧视,就突然转到海南岛上几个俊男靓女在海滩秀肌肉、秀身材。你刚要领略热带风光,又突然给你转到冰天雪地的哈尔滨,一家人在为父亲的医药费吵架。
这厢一对明星夫妻要生孩子,那厢两个台湾演员就在上演火热激情戏。如此大的情绪转换,你无法对任何一个故事积聚起感情,你都不知道你该笑还是该哭,可能你刚笑了几下,下一个镜头你就该哭了。一路惊喜成了一路哭笑不得。
面对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很多电影人习惯了“拿来主义”,不愿停下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去创作,生怕比别人慢了就吃不着了。有评论者说,“现阶段的中国电影大概相当于30年前的中国家用电器,需求量很大,但质量乏善可陈。
哪家卖得好,哪家就能积累原始资本,谁重品质谁傻帽儿。”冯小刚导演不就炮轰《奔跑吧兄弟》吗?六天拍出来也能票房好几亿,着实让不少人眼红。但是我相信,那些眼红的人绝不是正常的电影人,大多数是投资电影的人。
那些跨界资本家本来就是为了赚钱而来,眼红很正常,急功近利也很正常。但是,电影人却绝不能被资本裹挟。电影人需要资本,但是不能成为资本的奴隶。一个理性的、热爱电影的电影人一定会羞于说自己用三天就拍了一部票房几个亿的电影。如果问他的代表作,他一定会选一部他拍了几年,哪怕最后票房很差的电影。
艺术家的眼睛是黑色的,他们要用它寻找光明;心是红的,那里有理想和热血。可要是眼睛红了,那心就变黑了。(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