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系列欣赏 | 军谊诗书画院

2019-02-1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举国欢欣,人民对新的生活充满期盼.五.六十年代,毛泽东诗词成了不少艺术家的创作题材,以毛泽东诗词为题的化作不计其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更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名句之一.该时候许多画家绘画秋山红叶,被美术史家成为"红色山水","红色"也被赋予红色政权统治中国的政治含义和时代特征.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系列欣赏 | 军谊诗书画院国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举国欢欣,人民对新的生活充满期盼。五、六十年代,毛泽东诗词成了不少艺术家的创作题材,以毛泽东诗词为题的化作不计其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更是当时最受欢迎的名句之一。该时候许多画家绘画秋山红叶,被美术史家成为“红色山水”,“红色”也被赋予红色政权统治中国的政治含义和时代特征。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系列欣赏 | 军谊诗书画院

国画大师李可染于1962年至1964年间,以毛泽东《沁园春 • 长沙》中的名句“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为主题创作了七帧画作,每件作品之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该系列作品画功独特,扣人心弦,充分体现了李可染山水画艺术的精华,实为难得之作。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系列欣赏 | 军谊诗书画院

画作均以巨碑式丰满构图,采用了大量得自故宫内府的朱砂,通红一片,在静谧中包含无限喜悦。画家为了突出“红”字,运用大量浓密朱砂点,是画面效果格外强烈,视觉魅力非凡,并以浓厚的墨色为底,形成冷暖对比,层次丰富。林间的白墙、山上的飞瀑和山下的流泉互相衬托,极具气势,成了画面的亮色,而前景的溪涧则为庄严壮观的画面增添了动感。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系列欣赏 | 军谊诗书画院

第一幅,李可染在广东从化创作。款识题于画的右上角,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二年秋可染作于从化翠溪宾舍”。此作原藏于画家家中,1999年为李可染基金会筹资,委托嘉德拍卖公司拍出,现藏海外。2000年11月在台湾举办的李可染画展中展出,并被出版为展会的招贴画。

第二幅,李可染在广东从化创作。款识题于画的右上角,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三年可染于从化”。此画1963年出版于第6期《美术》杂志,李可染把它捐赠给中国美术馆,现藏中国美术馆。

1964年李可染在北京西山八大处的创作室中一连创作了5幅《万山红遍》。先用半斤内库朱砂创作了4幅。两幅小的、两幅大的。两幅小的分别为:画右上角题“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可染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八大处”(见图三)。

现藏于李可染家中,曾被多次出版。另一画左上角题:“万山红遍,层林尺染,毛主席词意,一九六四年可染”(见图四)。此画给了荣宝斋。荣宝拍卖公司于2000年以501.6万元拍出,被海外华人买走。

至于两张大尺幅的,“文革”前李可染曾送北京市美协,让他们选一件,准备自己留一件。“文革”后,发现一件藏于北京画院,该画左上角题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可染”(见图五)。

曾被出版。另一件已流于海外,曾出版在香港《名家翰墨》第26期第47页,该画左上角题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年秋九月写毛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可染”(见图六)。该画在2000年11月台湾举办的李可染画展上展出,并被出版于画展的画集中。李可染先生的夫人和儿子参加了画展。

李可染先生画完这4幅《万山红遍》后,应荣宝斋之邀,为建国15周年国庆又画了一大幅给荣宝斋,此幅右上角题为“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九六四建国十五周年大庆,可染写主席词意于北京西山”(见图七)。此件现藏于北京荣宝斋,从此以后李可染没再画过《万山红遍》。

用朱砂画画前人有之,但多用于画佛像、钟馗、花卉等,大面积用于山水画,自李可染创始。李可染先生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敬,为了更好地表达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采取了大面积使用朱砂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红色山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特定产物,上世纪“文革”10年的政治氛围,虽限制了很多画家的创作空间,但也“歪打正着”的“成就”了相当一批山水画家对“红色”的别样情怀和巧妙运用。如南京的钱松喦、魏子熙、宋文治等,他们与李可染先生一样无不是善于用“红”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