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赠言学生 格罗斯临别赠言:超额收益时代已终结
你或许可以将这个看做是对下一任“债王”的临别警告,老“债王”比尔·格罗斯(Bill Gross)在退休之际除了用超越基准来定义自己的投资生涯之外,还认为在这个量化宽松及量化策略盛行的时代,超额收益也许将不复存在。
“市场中仍然存在可以产生alpha(独立于市场的超额收益)的机会,但是相比过去来讲已经少了很多。”格罗斯在3月1日结束了他长达48年的金融市场生涯之后接受彭博采访时说。
罪魁祸首很多。现年74岁的格罗斯讲述了他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工作的四十年中,投资者如何在没有任何“聪明才智”的情况下,仅通过持有期限较短的债券,每年就能获得30至40个bp(或0.
3%至0.4%)的“结构性阿尔法”收益。 而现在,国债收益率非常低,不同期限国债之间的息差也非常小。格罗斯表示,随着量化宽松政策以及零利率甚至负利率时代的到来,各国央行使得“游戏的规则”发生了本质的改变。
发现错误定价也更难。格罗斯表示,当银行推出新的信贷产品时他常常会出手猛攻,因为这些产品不可避免地得不到充分理解,交易价格低于内在价值。上世纪70年代抵押贷款债券发行之初的几年就是一个例子。
“投资者基本上不会碰它们,”他说。“我们的会计部门,他们不知道如何区分本金和利息,客户投诉很多。我说,别这样,克服一下!因为这些东西太便宜了,我们早就大量买入了。”
同样,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在上世纪80年代也是美国国债期货的大买家。客户听到“期货”就会问:“这和大豆期货一样吗?”“你在交易玉米吗? ”格罗斯回忆道。因此,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之间的利差异常之大,创造了一种“无风险套利”。
格罗斯通过识别基准债券之外承担风险并获得超额收益的机会,并利用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的销售团队让客户对这种方法感到放心,从而使自己处于领先地位。在15年的时间里,格罗斯超过了96%的华尔街同行。 最终,其他投资者迎头赶上,这些产品被纳入了指数。
量化策略使错误定价转瞬即逝
现在,这些机会大部分都消失了,部分原因是计算机驱动的量化策略使得抓住错误定价的机会转瞬即逝。自金融危机以来,因为受到了更多的审查和监管,银行也没有再创造更多新的交易工具。
格罗斯说:“无论从实际产品还是衍生产品的角度来看,市场已经高度发达。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
格罗斯自己也亲身感受到这种变化带来的痛苦。当时他还在管理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的总回报基金。由于对货币政策的错误押注使得格罗斯在2011年和2013年的表现落后于大多数同行。 客户开始撤资,格罗斯与合伙人不和,第二年就离开了。
在他的新公司亨德森集团(Janus Henderson Group Plc),格罗斯从追求高于基准的相对回报,转向了一种目标完全不同的所谓“不受约束”的策略: 绝对回报,也就是不管市场状况如何,都能取得积极的业绩。 格罗斯的武器本质上是现金,而不是指数。
滥用杠杆导致最终失败
由于不受约束他几乎可以买卖任何工具,格罗斯不再受到指数固有的风险限制的约束。为了在该基金75个基点的费用之外获得超额的回报,他四处寻找收益,利用杠杆,最终犯了错误。
格罗斯说:“在PIMCO,被约束是一件有积极作用的事情,我那是经常自称为一个经过精密测算的风险承担着,然后我变成一个风险承担者,但是没有经过有效的精密测算。”
如今,将主动型基金经理长期表现不佳归咎于被动型产品(指数基金和交易所买卖基金)的增长或者动量和趋势跟踪等量化策略是非常流行的。格罗斯称这场辩论是“虚假的”。
他表示,主动型基金经理面临的最大问题实际上收费压力日益加大。早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甚至21世纪头十年,债券的年回报率经常达到两位数,收取150个基点的管理费要是很容易的。而现在收益率这么低的情况下这是不可能的。在各国央行都在努力抗击通缩以应退衰退的情况下,格罗斯预计短期内不会大幅加息。(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