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生现在在哪儿 “超凡”魏书生:教育哪儿来这么多新鲜事

2019-02-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   在教育界,魏书生曾经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只有初中文化,却在素质教育刚提出的年代就掀起了教育变革.20年过去了,教育界早已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态,而魏书生并未改变,他拨开当下以各种新概念编织而成的雾障,坚持着当年对于教育的理解和本心.魏书生现在在哪儿 "超凡"魏书生:教育哪儿来这么多新鲜事如今,他依然游走在全国各地,传播着自己的教育情怀和理念."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而教育就是将自己当下能做的那些小事拿得起.进得去.想得深.干得实--"近日,在盘锦市

   在教育界,魏书生曾经是个谜一样的人物,他只有初中文化,却在素质教育刚提出的年代就掀起了教育变革。20年过去了,教育界早已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态,而魏书生并未改变,他拨开当下以各种新概念编织而成的雾障,坚持着当年对于教育的理解和本心。

魏书生现在在哪儿 “超凡”魏书生:教育哪儿来这么多新鲜事

如今,他依然游走在全国各地,传播着自己的教育情怀和理念。

“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而教育就是将自己当下能做的那些小事拿得起、进得去、想得深、干得实……”

近日,在盘锦市魏书生中学举行的盘锦市第二届“培养良好习惯,构建高效课堂”专题研讨会上,前任盘锦市教育局长魏书生像说相声似的一边拍着手一边语带节奏地向慕名而来的老师和校长分享自己的“教育经”。

魏书生现在在哪儿 “超凡”魏书生:教育哪儿来这么多新鲜事

这几年,已经辞去了盘锦教育局长职务的魏书生依然在全国各地奔走,分享自己多年对于教育的心得和理解,和许多热衷于宣扬新概念、新名词的专家不同,魏书生却一直在“老调重弹”。“我从来就没有什么新思想,说来说去都是老祖宗的那些东西。”

魏书生现在在哪儿 “超凡”魏书生:教育哪儿来这么多新鲜事

从1997年起,魏书生带领盘锦市教育局共同制定了二十二点工作计划,此后年年执行,其中有十三条不增不减。“我们不搞运动,不掀高潮、不弄榜样,坚决消灭那些蛊惑人心的所谓新概念。”他一字一顿重重地说出这句话。

在魏书生看来,教育并没有那么多新鲜事,无非是将古往今来人间大道坚守下去,将每年在教学工作中获得的真实感受延续下去。

长久以来,魏书生为外人所熟知的是他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创的一套六步教学法,它具体的实施流程为:

1.定向。确定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教学的重点是由学生提出的。

2.自学。学生自学课本,独立思考,自己解决问题。保证各类学生都有所得。

3.讨论。学生自学中不能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前后左右四人一组互相讨论。

4.答题。分组讨论仍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全班解决。

5.自测。学生根据定向内容,拟出一组十分钟的检测题,自测、互测,抢答。

6.自结。学生口头总结本节课的过程和学习收获。

六步教学法并不意味六步在每节课上都不可缺,也有变式,形成变式的条件是文章的特点和学生理解课文的难易程度,自学的接纳度。

在魏书生眼中,所谓的课堂无非是学生能自读的就自读、能自己分析的就自己分析。最终他发现,一节课实在没有多少非讲不可的内容。

1994年,有领导到魏书生所在的班上听课,过后向他表达了疑虑:“一节课只讲20分钟是不是太少了?”听完此话,魏书生干脆连20分钟课都不讲了。但他所带的班级成绩仍然连续三年获得全校第一。

在班级管理上,魏书生同样放开手脚,让学生学会自治。从离开几个小时到离开半天再到离开一整天,学生逐渐学会了自己管理班级,班级的口号也成了“消灭没人干的事和没事干的人”。“没娘的孩子早当家”。魏书生一语概之。

“永远不要轻视任何学生,每个人内心都藏着日月山河、花鸟虫鱼、阶级政党、真善美、假恶丑……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挖掘他们内心的积极、乐观和正能量。”

在魏书生担任盘锦教育局长后,他甚至都未曾配带一部手机,有人质疑他:“你连手机都没有是怎么把盘锦教育搞上去的?”他轻描淡写地说,“尊重规律”。魏书生要求每一位老师都静下心来研究和认识学科规律,然后坚决地遵从和执行。他自己教语文的方法是让学生写日记,他的语文课从1979年一直教到2010年,这一方法从未改变。

在魏书生担任盘锦教育局长期间,盘锦教育以魏书生的教育思想为指导,终成一道独特的风景。而魏书生所倡导的教育是从细节入手,持之以恒。

在盘锦的各所中小学,孩子们在大课间都会演练一套有校园特色的课间操,将国家规定的广播体操和富有时代气息的音乐相结合。而在盘锦市高级中学教学主楼门前的一块大操场上,魏书生特意将它设计成世界地图,孩子们就在世界地图上做操,颇有胸怀天下,纵揽乾坤的气势。

对于习惯的培养,魏书生一直身先士卒,从1997年到2010年,魏书生带领着盘锦教育局108个机关干部干部每天早上八点雷打不动地呈体操队形散开,做广播体操。而他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也保留至今。

他坚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从1994年开始,他让孩子们每天写日记。光是谈“学习是一种享受”这一主题,他让学生从入学开始一直写到毕业。他希望孩子们通过日记逐渐明白,学习的享受并非通过争夺分数、名次、升学而来,而是从巩固、深化、理解中得来的。这些才是学习的源动力。

他要求学生每天要做到“七个一分钟”:

1.每天在家至少做一分钟的家务。

2.每天至少写一分钟的日记。

3.每天至少唱一分钟的军歌。

4.每天至少练一分钟的踏步走。

5.每天至少一分钟的注意力训练。

6.每天读经典著作一分钟。

7.每天一分钟演讲。

在魏书生眼中,所谓教育并不复杂,就是把每一件小事做好。“老师们改变不了孩子一年,但所有老师改变孩子的一分钟。这每一分钟都是对孩子灵魂的渗透,一点点地累计,孩子就被训导出来了。”

在教育上,魏书生也一直看重学生的自我体验过程,而他对于学生的良苦用心也体现在细节上。

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魏书生不是简单地加以训斥了事,而是通过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能力。

对于较为严重的错误,魏书生让学生写心理病历,包括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这五个部分,然后通过这份心理病历,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监督之下,一个疗程、一个疗程地逐步地改正自己的错误或毛病。

而对于一般性的错误,魏书生则让学生写说明书,使用心理描写的方法,描绘出自己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让两种思想在照片上曝光。第一张照片呈现为犯错误前两种思想是怎么争论的;第二张照片呈现为犯错误时两种思想是怎么交战的;第三张照片呈现为犯错误后两种思想作何感想。通过写心理病历和说明书,学生学会了认识自己,分析自己、完善自己、不仅改正了错误,还提高了书面表达能力。

“每个人纵然是一滴水,但只要灵魂肉体全身心地投入班级这个世界中,自然就会将班级搞得天清日朗。”魏书生说。

前国家总督学柳斌先生曾和魏书生有过一次接触,在这位著名教育家眼中,魏书生身上并没有“超凡”之处。“他只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我概括他的特点是真诚待人,而他真诚待人是因为真诚做自己。”

魏书生原本只有初中学历,靠自学和实践从一个农村中学教师成为一名教育改革家。多年以来,魏书生一直自比为文竹,“别看文竹长得不好看,但也需要得到大家的认同,有了各种小花小草,才能陪衬那些莲花、牡丹,才有了中国教育的百花齐放。”他幽默地自嘲。

几十年来,魏书生一直在认真、坚定地做着身为“文竹”的自己。对于每一堂课,他都尽心尽力地做到极致。

或许因为自己的“平凡”,魏书生至始至终都以平常心“度”人。对于学生,他从来不要求他们掌握超过自己能力范畴的知识。比如一篇有难度的课文,他引导学生掌握能掌握的字、词、句,理解能理解的段落,“让学生着眼于能完成的小事上,这样便能让他们产生成就感和幸福感。”

而对于老师,他以自己最真实的姿态做出表率。“地球安安静静地在自己的轨道上转,不会想着去撞月球。在一个平平凡凡的岗位上快乐地活着,这就是自然的生态、人类的生态。”

“人这一辈子最幸福的是什么?莫过于在一个平平凡凡的岗位上做着最平淡的事情,还能把平淡的事情干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快快乐乐、如诗如画、如舞如歌……”在每次演讲中谈起平常心,魏书生总会拍着手念着排比句,逗乐台下的老师,“每一代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每个人能完成的事只有0.00……1%,那么何必为了剩下的99.99……%苦心积虑,浪费自己的生命成本?”

在他看来,盘锦教育局每年不变的十三点工作计划翻来覆去就是“平常心、平凡的岗位、平淡的事情”。

“民主就是对自己负责任,不要抱怨和攀比,想着自己每天能做点什么力所能及的事,你自然就会觉得幸福。”魏书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