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2019-02-1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非常著名的,向我们展现了美丽的祖国山河景象,那么,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游记的特点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游记的特点,欢迎阅读!柳宗元对后世影响最大,最脍炙人口的是他的山水游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有他个人的深沉感慨,也有社会现实的投影;他的游记历来为人们赞誉.传诵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他卓越的艺术独创性.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精彩的景物描绘,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最主要的艺术特色之一."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文中的代表作,这一组山水散文,用清新优美的文笔,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非常著名的,向我们展现了美丽的祖国山河景象,那么,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游记的特点是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柳宗元所写的山水游记的特点,欢迎阅读!

柳宗元对后世影响最大,最脍炙人口的是他的山水游记。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有他个人的深沉感慨,也有社会现实的投影;他的游记历来为人们赞誉、传诵的最重要原因在于他卓越的艺术独创性。

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精彩的景物描绘,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最主要的艺术特色之一。"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山水游记文中的代表作,这一组山水散文,用清新优美的文笔,描绘幽深奇绝的永州景色,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画卷。柳宗元描绘山水景物,既善于用简洁的笔触勾勒出景物的全貌,又善于用精巧的细腻的手法对局部景物进行工笔描绘。

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比如《钴鉧潭记》:"其清而平者且十亩,有树环焉,有泉悬焉",用十几个字勾画出钴鉧潭概貌。写冉溪流入钴鉧潭则十分详尽:"钴鉧潭在西山西,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曲折东流。

其颠委势峻,荡击易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把溪水的流向、形状和水势都描绘的具体而生动。《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和《游黄息记》等的景物描写也十分出色,写鱼、写树、写石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柳宗元生平 柳宗元山水游记的特点

他还常用以动写静的手法使自然景物表现出活跃的生命力,如写小石潭的石底,"卷石底以出",一个"卷"字写活了石头。

柳宗元山水游记还有一个突出特点是,自然山水的性格化。他在处理"物我关系"上,不仅纯客观描摹精彩绝伦,借景抒情恰到好处,还擅于情景交融,客观之景带上了作家的主观感情色彩。他在"永州八记"里,写得最多的是清泉奇石、怪树幽篁之类,这同作者高洁深邃、卓然独立的品格气质显然有内在的联系。

作者在写景状物时着意渲染的凄清悲凉冷寂的气氛,如钴鉧潭西小丘那"悠然而虚"、"渊然而静"的"清冷之状",小石潭的"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意境,更是他那抑郁忧愤情怀的物化表现。

一方面是弃置蛮荒,寂寥冷落,无人赏识的永州山水,另一方面是贬逐南国,英雄失路,壮志难伸的柳宗元,彼此各自引为知己,双方相互同情支持,这样,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不幸遭遇同自然景物就水乳般地交融在一起,物我化为一体,显得自然和谐。

比如《钴鉧潭西小丘记》中作者游小丘的感受。而且在情景交融的基础上,他还处处以山水自喻。在《小石城山记》中,作者以山水景物自况,慨叹小石城山之景虽美,但"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实际上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使山水景物都具有作者自己的思想品格,这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大特色,这种山水景物性格化的写法是柳宗元对游记文学的一个发展。

形象化的议论,也是柳宗元山水游记的一个重要特色。比如《钴鉧潭西小丘记》中关于小丘遭遇的议论。在游记中,从描绘的景物形象出发,展开生动活泼、极富启发性的议论,这事柳宗元的首创,也可以说是为游记文学的发展又辟一途。

柳宗元山水游记还有一个特色是语言精练而不雕琢,优美而不华靡。他主张为文"意尽便止"。如《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中"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长短交错出现,读起来起伏变化、流畅婉转,显示出语言的音韵美。苏东坡称柳宗元"善造语",如"流若织文,响若操琴"等。

柳宗元文有画意的山水游记,把我国的山水游记文学推向了一个高峰,确立了山水游记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知识扩展:柳宗元山水游记代表作

原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huaacute;ng)竹,闻水声,如鸣佩(pegrave;i)环,心乐(legrave;)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liegrave;)。全石以为底,近岸,卷(quaacute;n )石底以出,为坻(chiacute;),为屿(yǔ),为嵁(kān),为岩。

青树翠蔓(magrave;n),蒙络(luograve;)摇缀(zhuigrave;),参(cēn)差(cī)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chegrave;),影布石上,佁(yǐ)然不动;俶(chugrave;)尔远逝,往来翕(xī)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dǒu)折(zheacute;)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cī)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liaacute;o)无人,凄神寒骨,悄(qiǎo)怆(chuagrave;ng)幽邃(suigrave;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gōng )古,余弟宗玄。隶(ligrave;)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yuē)恕己,曰奉壹(yī)。

译文:

从小土丘往西走约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水声,好象挂在身上的玉佩、玉环相互碰撞的声音,心里很是高兴。(于是)砍伐竹子,开出一条道路,下面显现出一个小小的水潭,潭水特别清凉。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向上弯曲,露出水面,像各种各样的石头和小岛。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潭中大约有一百来条鱼,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往下一直照到潭底,鱼儿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鱼儿)呆呆地静止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跟游人逗乐似的。

向石潭的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的曲折,(又)像蛇爬行一样的蜿蜒,(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参差不齐,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坐在石潭旁边,四面被竹林树木包围着,静悄悄的,空无一人,(这气氛)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待下去,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一同去游览的有吴武陵、龚古和我的弟弟宗玄。跟着一同去的还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