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讲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之十

2018-12-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请看经文:"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直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而颂赞曰."大安法师讲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之十上面追述往昔久远劫以来五十三尊古佛次第示现,向前追溯到最后出现的一尊佛叫世自在王如来,这尊佛的名号寓喻示于世间而得大自在.佛具无量德能,亦可统摄为十种称

请看经文:“尔时,次有佛,名世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时有国王,闻佛说法,心怀悦豫,寻发无上正直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高才勇哲,与世超异。诣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合掌,而颂赞曰。”

大安法师讲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之十

上面追述往昔久远劫以来五十三尊古佛次第示现,向前追溯到最后出现的一尊佛叫世自在王如来,这尊佛的名号寓喻示于世间而得大自在。佛具无量德能,亦可统摄为十种称号:即如来(乘如实道来成正觉)、应供(堪受一切众生供养)、等正觉(具足了达法界事理性相的智慧)、明行足(智慧福德具足圆满)、善逝(自在出入生死涅槃境界)、世间解(了达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因果性相)、无上士(断一切烦恼习气,所证涅槃无人超胜)、调御丈夫(能善巧调伏御导一切众生)、天人师(堪为一切天人的大导师)、佛世尊(堪为一切世间所尊仰的觉者)。

大安法师讲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之十

佛的十种通号功德亦是我等众生本具的性德,佛在修德层面,彻证受用。

世自在王如来,具有这十种称号所统摄的无量功德,以大慈悲心为众生讲经说法。尔时有一位大国王恭诣法会,聆听世自在王佛讲经说法,当下悟明心性本源,心怀悦豫。内心的宝藏一经打开,他随即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契入诸佛大智慧流中,便毅然决然地弃国捐王,行作沙门。

大安法师讲无量寿经 大安法师《佛说无量寿经》讲记之十

沙门者,乃志存高远,辞亲出家,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号法藏,意谓一切佛法含藏之处。证知菩提心犹如伏藏,出生功德圣财无有匮乏;菩提心犹如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菩提心犹如良田,能长无量白净法;菩提心犹如大道,普令得入大智城。

法藏比丘得世自在王佛的摄受教诲,在菩提心的导引下,精进修行,智慧深广,慈悲博厚,无与伦比,诚如经中所赞,明记第一,修行第一,精进第一,大乘第一,信解第一。遵修普贤十大愿王,礼敬诸佛,称赞如来等,一一以尽虚空、遍法界心量来熏修。法藏比丘虔恭地到世自在王如来所,稽首作礼,右绕三匝后,长跪合掌,一心专注恭敬,以偈颂赞叹世自在王佛的功德。

偈颂共有二十偈,八十句,乃法藏比丘出家修行最初证悟的心得报告,以赞叹佛法和启发弘愿为核心。全偈可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七个偈颂),总叹世自在王如来的功德;第二大部分(十个偈颂),陈述自己的心愿;第三部分(三个偈颂),祈请世自在王如来的印证。

请看第一部分偈颂:“光颜巍巍,威神无极。如是炎明,无与等者。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隐蔽,犹如聚墨。如来颜容,超世无伦。”

偈颂赞叹世自在王佛的身口意三业功德。一个学人能认知佛的功德,并以无碍的辩才加以宣说,说明这个学人的证悟境界也非同寻常,于斯也可见证发菩提心出生一切功德智慧。

首先赞叹佛的身业功德。佛光显赫,容颜庄严,佛的身相、光明,透显出威神功德无有限极。佛的炽盛光明是世间一切天人的身光无能比拟的。天地之间,日月的光明、摩尼宝珠的光明虽然光焰照耀,然悉被赫奕的佛光所隐蔽,如同一堆墨汁一样。

可见佛的法性光远超胜世间的业力光。世自在王如来的光颜容貌,超越世间一切众生,无与伦比。法藏比丘在此赞叹佛的身相光明,实则是赞叹佛的法身功德。何以故?无上正等正觉,唯寄寓于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中,透过相好光明即能体悟佛心。佛心者,大慈悲是。证知建造庄严如法的佛像,即能慈悲摄受救济众生,造像功德无量。

“正觉大音,响流十方。戒闻精进,三昧智慧,威德无侣,殊胜希有。深谛善念,诸佛法海,穷深尽奥,究其涯底。无明欲怒,世尊永无。”

这段偈颂是赞叹世自在王如来的口业功德与意业功德。世自在王如来已然契证无上正等正觉,由悲心愿力故,显发梵音,讲经说法,其说法的音声传响于十方无量微尘数佛剎。如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正觉实相显发的声音,无作妙用,不可思议。

法藏比丘进一步赞叹世自在王佛的意业功德。一切诸佛悉是由菩萨六度万行之因来圆成佛果的,世自在王如来亦复如是。持戒以止恶防非,调伏身口意三业,令身心得到清凉。博闻强记,了达诸多经教,用作自他二利之资粮。闻即信受,行持所闻之正道及助道善法,勤求不息,是为精进。

摄心在正道及诸助道善法中,与诸法实相相应,契入三昧禅定中,便可生出般若智慧。般若无知而无所不知,寂照一如。由于因地六度之行业,成就佛果的威德,超胜一切世间天人的威德。

“深谛善念,诸佛法海”,这是指佛自证的功德。“深”是深思,“谛”是谛观,向内求。世自在王佛培福载道,自证功德深广,深思谛观,觉照自性本源,契入诸佛平等一味的法性真如海。法性无边际,边际之体性则原来不动;无垢真如,普等统摄一切众生。

恒沙功德,寂用寂然。世自在王佛穷尽深邃真如海,尽彰自性之奥藏。断尽无明烦恼,贪欲瞋怒,一切永无,连残留的习气也没有,如劫火烧尽须弥山一般。而阿罗汉虽然断见思惑,然习气尚存,如舍利弗的瞋习,难陀的欲习等。

“人雄狮子,神德无量。功勋广大,智慧深妙,光明威相,震动大千。”

这段偈颂是总赞佛的功德。佛成就无量无边的福德智慧,乃人中之大雄,又如狮子王,无所畏惧,喻指佛具足十力、四种无畏、十八不共法等无量不可称数的功德。佛以威神愿力,普度群萌,离生死苦,得涅槃乐,功勋广大。在度化众生的过程中,来圆成自证功德,开启自性般若智慧,无限深邃妙绝。

由寂定三昧,引发光明威神之相,令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在光明威相所及之十方微尘剎土,世自在王佛示现八相成道,以种种名称、种种教法、种种善巧、种种寿命来教化众生。随众生心,应所知量。佛之本迹权实,妙法难思。

请看第二部分偈颂:“愿我作佛,齐圣法王。过度生死,靡不解脱。布施调意,戒忍精进,如是三昧,智慧为上。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上述偈颂赞叹世自在王如来的功德,下面是法藏菩萨禀白自己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愿。这个菩提愿由三个层次构成:第一是愿求获得如佛那样的功德;第二是愿求国土第一的功德;第三是愿求菩萨行功德圆成。

法藏菩萨见证到世自在王佛无量深广的功德,其誓愿作佛的菩提心更加坚固,由衷期冀自己也能与世自在王如来果觉功德齐等。自己出离,得大自在、大解脱。并令九法界众生离开烦恼的系缚,得大涅槃解脱之乐。

为了圆满成佛度众生的大愿,就得行持菩萨六波罗蜜。布施为六度之首,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通过布施的行持,扩大心量,制伏众生悭贪的烦恼。布施能三轮体空,即为波罗蜜(到彼岸)。凡夫众生大多对自己拥有的东西舍不得布施,这是悭吝;对他人拥有的财物想占为己有,这是贪心。

悭贪是凡夫普遍存在的烦恼,对治的良方就是布施,故云“布施调意”。持戒中有菩萨三聚净戒:摄律仪戒,断一切恶;摄善法戒,修一切善;饶益有情戒,度一切众生。

戒律是对治凡夫毁犯的习性。修持忍辱是度瞋恚。对人要忍,冤家对头碰面,各种怒骂、诽谤,甚至无理的毁伤,都得如如不动;对种种逆境要忍,对种种顺境也得心平气和,淡定观空。能忍者才是大力量之人。精进度懈怠。

一切世间和出世间的福德功德都端赖精进而获得。精进心是以菩提心、慈悲心做为动力机制的。东林寺实施的十天百万佛号闭关与昼夜经行念佛即是激活精进勇猛心,降伏放逸习气,用以增上念佛功夫。三昧即是禅定,三摩地,制心一处,息心静虑,澄浊返清,由定发慧。

在菩萨六波罗蜜中,般若智慧最为第一。了达诸法的空性,不住一切法,即住般若无分别智。智慧为何最上?前五度属于福德的范畴,五度如盲,第六度般若如目,有眼睛才能引领前五度的福德趋向出世间无漏的功德,所以智慧为先导。

没有智慧,便不能出离生死渊薮,是故智慧度愚痴。凡夫最大的烦恼即是悭贪、破戒、瞋恚、懈怠、散乱、愚痴,菩萨六度就是对治的良药。一切菩萨因地行持六度,便能成就佛果。法藏菩萨也发愿行持菩萨六度。

法藏菩萨发出弘深誓愿,愿证无上正等正觉,以成佛之大愿引导菩萨六度之大行,无量劫来,捍劳忍苦,难行能行,难忍能忍,自利利他,不疲不厌。从自利来看,修行菩萨六度,能令自己远离恐惧厄难,得到大安心、大安稳、大安乐;从利他来看,当自己福慧具足,便能惠与一切众生大安乐。

凡夫众生,悉皆生活在不同性质的恐惧之中,会深感自己的怯弱与无助。于此,他会本能地寻求一种救助的力量,这是人类普遍的宗教心理。如同沿海的渔民崇拜妈祖,寻找一种大海中的心理依托。

法藏菩萨深知众生的这种心理,要解除众生各个层面上的恐惧,从衣食住行资生的匮乏到生死大患,法藏菩萨都要给予相应的救助。建构西方净土,安立一切众生于无忧恼处。“一切恐惧,为作大安”即是阿弥陀佛大愿之眼目,是法藏菩萨大悲心的结晶。

请看经文:“假令有佛,百千亿万,无量大圣,数如恒沙。供养一切,斯等诸佛,不如求道,坚正不却。譬如恒沙,诸佛世界,复不可计,无数剎土,光明悉照,遍此诸国。如是精进,威神难量。”

这一段是较量发菩提心的功德。用推到极致的比喻,来凸显发心的功德最高无上。假令有百千万亿尊佛,以及证到圣果位的三乘圣人,数量如恒河沙那样无法记数。有人以种种香花、七宝等供养如此多的佛菩萨,其福德功德无量无边,然如是功德尚远远不如求证佛果坚韧不拔之心的功德大。

诚如《华严经》所云:“发心毕竟二无别,如是二心初心难,发心必能成正觉,是故我礼初发心。”始发菩提心与最后毕竟成佛,这二者并无本质区别,二者相比,初发菩提心更难。

因为发了无上菩提心,就必然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所以我要礼敬初发心的菩萨。法藏菩萨由此陈述初发心的功德:供养无量的诸佛,不如求菩提心功德大。如大心沙弥与小果罗汉公案所述,发大乘菩萨心远超声闻缘觉的果位。

譬如像恒河沙一样的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乃至复不可计,无量无数的诸佛剎土,我所成佛的光明普遍照到这些不可算计的剎土,救度一切苦难众生。这是诸佛如来度化众生的精进,其果地上的威神力不可思量。证知法藏菩萨因地把菩提愿放在首位,欲令成佛以后,酬愿度生,因心果觉,精进不懈。

请看经文:“令我作佛,国土第一。其众奇妙,道场超绝。国如泥洹,而无等双。我当愍哀,度脱一切。十方来生,心悦清净,已至我国,快乐安隐。”

这一段是求国土的功德。法藏菩萨仰祈世自在王如来的加持,令自己快速作佛,所建的国土殊胜超绝,在十方诸佛国土中,最尊第一。净土中所有的正报众生,容貌颜色悉皆奇特而微妙。依报的环境,一切万物严净光丽。阿弥陀佛的净土,全体悉是修道的场所,见色闻香,皆得种种法益;见闻觉知菩提树,悉能得到柔顺忍、音响忍,乃至无生法忍。

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修道增上缘具足,十方剎土中,超胜卓绝。“国如泥洹”,极乐世界体性如同涅槃,具足常乐我净四德。

国土无衰无变,天人相好庄严。百鸟池水咸宣法音,情与无情,同圆种智。如是愿力成就的法性土,能令十方往生者不断烦恼得涅槃分。法藏菩萨发愿,如是剎土,在十方无量微尘数佛剎中,独一无二,最胜无比。

我当以同体大愍哀心,度脱十方世界一切众生,乃至蜎飞蠕动的众生,都要以愍哀心去度脱,彰显法藏菩萨大平等的心愿。十方无量剎土求愿往生者,依凭信心喜悦与持戒念佛的功德作为往生的资粮。法藏菩萨见证到凡夫众生凭自力难以度越生死苦海,便发愿在众生贪瞋痴烦恼炽盛的心中,以强缘引发他愿往生的善根。

这就是善导大师所讲的水火二河白道啊!四五寸的白道铺设到众生的心中,吾人只要走在这个白道上,就一定能往生。证知十方来往生的众生,是全凭信愿持名来成就的。往生到我的剎土之后,就能获得大安乐、大安隐。这种快乐安稳即是自性涅槃德能的显示,远离现象界的无常逼恼,具足寂静妙常,光明妙德。

请看第三部分偈颂:“幸佛明信,是我真证。发愿于彼,力精所欲。十方世尊,智慧无碍,常令此尊,知我心行。假使身止,诸苦毒中,我行精进,忍终不悔。”

这是偈颂的最后一段,祈请世自在王佛印证。法藏菩萨向佛禀白,我发出这样的要作佛、国土第一、道场超绝、度脱一切众生的大愿,唯有佛能够印证我的心愿,佛的印证才能令我心安理明。如能得到佛的证明与加持,我将坚固自己的愿心,不令上述求作佛、求国土第一、求度脱一切众生的大愿退失。

要由愿导行,精进勤勉地修持,直到圆满大愿而后已。法藏菩萨志愿深广,不只祈请现前世自在王佛来印证,亦广请十方无量无边的诸佛来印证。十方诸佛同证一法身,十力智慧无有障碍,超越时空。我当下一念求印证的心,十方诸佛悉知悉见。恒常祈请十方世尊,知我上求下化之愿心,以及即将付诸实施之菩萨大行,惠以印证与加持。

法藏菩萨祈请世自在王佛以及他方世界诸佛印证心愿后,更发弘深誓愿:我速成佛道、建立净土、速度众生的大愿将坚固不退。假使我无量劫经受三途恶道乃至遭受阿鼻地狱的剧苦,我的这个心愿亦将精进勇猛,忍辱众苦,终不后悔退转。

这种推到极至的对自己身心约束的誓言,表达出法藏菩萨对众生深重如海的大悲心。要知道,这个心愿与相续实是很不容易的。观照我们自己在修行过程中,面对各种苦厄,常忍不住,生后悔意而退转。东林寺每月举办的一日一夜经行念佛,常有同修在深夜12点至4点之间,忍不住瞌睡疲倦而蹓回寮房休息的。

由此要发出纵然粉身碎骨也不退转、死就死在这句佛号上的誓愿,才能将悔转的烦恼降伏住。大家不妨试试,在身上、臂上燃香,或比丘烧戒疤供佛,其间的疼痛也是对我等凡夫极大的考验。

如果没有安忍于空性的智慧,身见烦恼亦是难以化解的。莲池大师在《缁门崇行录》中记录隋朝的普安法师,苦行忘身,常于草木丛中,脱光衣服以身血供养蚊虻。此等高行,唯契悟同体大悲者方能。法藏菩萨的纵使遭受诸苦毒、我行精进终不悔的大愿可谓动天地,惊鬼神。因为有了法藏菩萨如是称性大愿,我等众生远离恐惧、获至涅槃安乐的增上缘便成立了,这是何等欣幸之大事呀!

综上所述,法藏菩萨通过赞佛而发的菩提心,功德甚深难量。法藏菩萨为令如来种性不断故,为度脱一切众生故,为悉知一切众生三世智故,为悉知一切佛境界平等故,发于无上菩提之心。大智现前,悲心现前,即能广作佛事,圆成光中极尊、佛中之王的德能。我等众生当以法藏菩萨之因行为效法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