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 历史上的盗跖是谁?
作为历史爱好者,我尝试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悟空问答上,我看到很多人都在问一个问题:为何历史学家总是将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归到陈胜吴广身上?难道在夏商周和春秋战国时代没有奴隶起义吗?其实是有的,只不过大部分规模都很小,很快就被镇压了。
在春秋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经常打得不开交,各国的史书重点记录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和外交等事情,没有哪个诸侯国会记录被镇压的奴隶起义事情,除非有奴隶起义规模很大,大到动摇了诸侯国君的统治地位,大到威胁到了国家王权的安全,这些起义才会被记录下来,甚至即使官方不记录,民间也会通过口头传说将这些起义英雄的事迹流传下来。
而盗跖,就是一位传说中的奴隶起义的英雄和领袖。然而,我们前面说了,官方史书很少会记录这些事情,所以我们很难通过官方文献资料来了解这位被神化的英雄人物。而在诸子百家的一些零星记载中,我们也许能够窥探到被历史迷雾掩盖的身影。
我们如今了解的盗跖这个人物,他的事迹被记载在何处?盗拓” 的名字,始见于《孟子》《商君书》和《庄子》, 在《荀子》中也曾经提及,但是在记述战国初期墨家创始人墨翟言行的《墨子》中, 以及前此的记述春秋史实和言论的一切著作中, 都从未提到“盗跖”这个名字,而在《孟子》以后的典籍中,很多都记载了“盗跖”的名字和事迹。
墨子生活在战国初年,大约是在公元前480年至前420年左右,如果作为当时影响力非凡的墨家典籍不记载盗跖的事迹,在墨子之前的典籍中更看不见盗跖的事迹,那么这个人是否在春秋时代存在过就很可疑。
荀子曾经说过:“盗跖吟口, 名声若日月”,这句话并不一定是史实,当成一种论据看待更合适一些。而《庄子-盗跖篇》中则用大量篇幅描写了盗跖这个人,以及他和孔夫子的辩论,将老人家贬得体无完肤,很多人就据此认为盗跖与孔子同是春秋时代的人。
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庄子的很多文章,都是寓言性质,瞎说八道的比较多。与其说是盗跖和孔夫子打笔仗,不如说是道家的庄子在攻击儒家的孔丘。把一篇寓言当成史料去看,很不靠谱的。
(柳下惠)
而柳下惠,是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春秋时代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叫展禽,也叫柳下季,生活的年代在公元前720年—公元前621年,属于春秋早期,盗跖即使是孔子同时代的人,也不可能与柳下惠是亲兄弟,他们二者之间差了近两百年。
那么到底历史上有没有盗跖这个人呢?他生活和起义的年代到底是什么时候呢?根据史料记载,盗跖这个人应该是存在的,只不过与柳下惠没有任何关系,也没有与孔夫子搞过辩论。“盗”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和封建主对游民的污蔑称呼,而“跖”字则是泥腿子的意思,是对奴隶和农民的一种贱称。“盗跖”只是一个被污蔑的名称,这个起义领袖到底真名是什么,已经不可考。
李奇注《汉书》说,盗跖是“ 秦大盗也” ;《皇览》说: “ 跖冢在河东大阳” , 大阳在今山西平陆县, 战国时属魏地。《括地志》又说: “ 今齐州平陵县有盗跖冢” , 平陵在今山东历城县, 战国时属齐地。
《酉阳杂沮》说: “ 高堂县南有鲜卑城, 城傍有盗跖冢。” 高堂即今山东章丘县, 战国时也属齐地。可见,盗跖领导奴隶起义是在战国末期,并且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北方,覆盖了山西、河北和山东地区。由此可知,盗跖是一个被史书有意忽略的战国时代的奴隶起义领袖,毕竟他没有对战国时代的诸侯国造成毁灭性打击,他自己的事迹被湮灭也是必然的。
不像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就要了大秦帝国的命,即使陈胜吴广不想留在史书中,也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