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傅作义 傅作义与阎锡山

2019-06-2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附带说一句,阎锡山的十三太保和冯玉祥的十三太保有一点大不相同,冯的十三太保都是行伍出身,大老粗,而阎的十三太保全是保定军校毕业生,这大概跟阎锡山自己也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有关吧.阎锡山傅作义 傅作义与阎锡山阎锡山在民国军阀中属于有思想有能力有作为的一个人物,治理山西很有成就.但此人有一个突出缺陷,就是器量狭窄,地域观念太强烈.当时晋军中有三大派系,五台定襄系,惇县(今原平)系,晋南系.阎锡山重用晋北人,尤其是老家五台以及定襄等县的人.阎锡山傅作义 傅作义与阎锡山当时有句流行语,"会说五台话,就把

附带说一句,阎锡山的十三太保和冯玉祥的十三太保有一点大不相同,冯的十三太保都是行伍出身,大老粗,而阎的十三太保全是保定军校毕业生,这大概跟阎锡山自己也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生有关吧。

阎锡山傅作义 傅作义与阎锡山

阎锡山在民国军阀中属于有思想有能力有作为的一个人物,治理山西很有成就。但此人有一个突出缺陷,就是器量狭窄,地域观念太强烈。当时晋军中有三大派系,五台定襄系,惇县(今原平)系,晋南系。阎锡山重用晋北人,尤其是老家五台以及定襄等县的人。

阎锡山傅作义 傅作义与阎锡山

当时有句流行语,“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就是这个意思。他的亲信徐永昌、杨爱源、王靖国、赵承绶、李服膺、周玳、傅存怀等都是五台及周边地区的人,其中尤以杨、王、赵最为亲信。

晋南乃至外省人也有不少在晋军中身居高位,但阎从内心深处是不信任他们的。长期担任阎锡山参谋长的河北人郭宗汾对此看得很清楚,他说:“阎锡山不信任外省人,一做到军长,就要被卸去兵权。”尽管傅作义功勋卓著,忠心耿耿,仍然不能使阎锡山消除对这个晋南人的猜忌。

中原大战时,阎锡山任命傅作义为第四路军总指挥,指挥李生达等6个军沿津浦线北段进军。傅部旗开得胜,很快占领了济南,随之挥军南下,形势一片大好。这时,阎锡山突然成立了一个第二路军,由张荫梧率领,指挥王靖国、李服膺两个军,来到济南,成立个二、四路军联合指挥部,张荫梧任总指挥,傅作义任副总指挥,这让很多人感到意外,也让傅作义很恼火。

张荫梧是傅作义保定军校同期同科同学,毕业后同时分到晋军,但两人关系一向不睦。

张荫梧任北平警备司令时曾辱骂傅作义是降将,没有气节,不配与他同列。这次,张荫梧看到傅作义大军进展顺利,又是妒火中烧,就给阎锡山发密电,诬告傅作义与张学良张群等人举行秘密会议,有叛变投敌之嫌。阎锡山于是对傅作义产生怀疑,特派张荫梧前来分夺傅作义兵权并监视傅作义。

张荫梧来后,对傅处处掣肘,不给傅部分配弹药给养,造成部队军心涣散、离心离德,最后两军不得不分开作战,被蒋军各个击破,造成了阎冯联军的失败。从这件事儿上,傅作义开始感觉到阎锡山不信任他了,与此同时,外面又传言这次战败责任都在他身上,一时间傅作义心灰意冷想不开,拔枪自杀,幸被夫人及时发现,把枪打掉,才捡回条命。

中原大战后,张学良负责改编晋军部队。从涿州之战开始,张学良就跟傅作义成了好朋友,傅作义被软禁时,张学良对他百般照顾。后来北伐军击败奉军,张作霖退回关外,张学良负责断后,被北伐军包围,是傅作义派兵护送他出关的。这次,张胜傅败,形势颠倒个个儿,张学良就投桃报李,将晋军缩编为四个军,任命傅作义为35军军长,随后又推荐他任绥远省主席。从此,傅作义开始形成一支相对独立于阎锡山的势力。

阎锡山对傅作义脱离自己颇为不满,但又无可奈何。因为傅的独立是在他离开山西期间进行的,而且得到张学良乃至蒋介石的支持,而且傅作义现时羽毛已丰,他也只有承认现实了。好在傅作义对他还算尊重,名义上还接受他的领导。

不过,他有机会还是要搞点小动作,捣捣乱什么的。1932年,阎集中大量编余官兵,组成屯垦部队,到绥远的河套地区,开垦肥沃土地,种植大量鸦片,以获取厚利。傅作义本身是最痛恨吸毒贩毒的,但对老长官的做法只能装作视而不见,不仅如此,还将自己在河套修建的水渠命名为百川渠,以取悦老长官。

抗战开始后,阎锡山被蒋介石任命为二战区司令长官,傅作义任二战区第7集团军总指挥,再次成为阎锡山部下。阎锡山就利用职权,假公济私,报复傅作义。

大同会战失败后,傅作义想回绥远,作为绥远省主席,他守土有责。但阎锡山就是不让他回去,非要让他守山西,同时改派赵承绶代理绥远省主席,态度很蛮横,不容傅作义商量。这让傅作义很郁闷,但又不得不服从。

忻口战役失败后,阎锡山知道太原已经守不住了,开始准备南逃。但太原作为山西省会,有象征意义,不守一下不好对国人交代。按理说,守太原应该由熟悉地形的杨爱源第6集团军执行,但阎锡山不肯损失自己嫡系部队的实力,又想诿过于人,就让傅作义守备。傅作义本是客军,其第7集团军各部队也都被阎锡山调开,只剩下一个残破的35军,阎锡山明显是想借刀杀人,除掉这个受蒋介石青睐而自己又难以驾驭的老部下。

傅作义在太原顽强拼守了7天,完成了阎锡山指定的守6天的任务,最后率伤亡过半的部队主动撤退,赶到临汾谒见阎锡山。阎锡山脸拉得很长,指责傅作义当年守涿州守了3个月 ,而守太原则只守了7天,是丢山西的人,对部队的整编补充则一字不提。

这让傅作义很惊恐,不禁联想到他参军时的老团长蔡荣寿,因为在抗击樊钟秀入侵山西时作战不力,被阎锡山给枪毙了。前不久,阎锡山还枪毙了隶属于自己第7集团军的61军军长李服膺。如果阎锡山现在以丢失太原为名杀他,他只能含冤而死了。

就在傅焦急无措的时候,早就欣赏他很久的蒋介石救了他一命,任命他为二战区北路军前敌总司令。蒋介石此令一发,阎锡山没办法了,只好允许傅作义率部到晋西北作战。但在傅作义与日军打了几仗之后,阎锡山却借整编为名,撤销了他3个旅的编制,还扣压武器弹药,军饷被服,最后又把傅的35军划归由南路军杨爱源、孙楚指挥。

对于阎锡山的打压,傅作义都默默承受了,但与此同时,他还是悄悄派人到重庆活动,设法离开阎锡山的指挥。

1938年底,蒋介石任命傅作义为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绥远省主席,并在绥远设立副司令长官部,这次任命对傅作义的命运而言,是一次决定性的转折点,从此,傅作义正式脱离了阎锡山的羁绊,投入蒋介石的怀抱。而蒋介石远在大西南,对傅作义鞭长莫及,这使傅作义获得了一个相对广阔的活动空间,得以施展自己的才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绩。

尤其是1940年3月的五原大捷,轰动全国,是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方面第一次收复失地,战斗中击毙的水川中将,还是继八路军击毙阿部规秀之后,我军击毙的第二名日军中将。

傅作义由此获得青天白日勋章,成为继蒋介石之后第二个获得青天白日勋章的将领,其声望如日中天。蒋介石特批将他的35军扩编为3个军,这在杂牌军中是极罕见的。

几年后蒋又提升他为12战区司令长官,国民党中央委员。此时,阎锡山则因发动晋西事变被八路军打败后,龟缩在晋陕交界处的一个角落里,喝着老陈醋,酸味浓浓的看着自己以前的老部下一飞冲天。

解放战争开始后,阎锡山的势力进一步衰落。八路军攻打他的大同时,他没有能力去救援,而近在咫尺的傅作义对老同学楚溪春身处困境则隔岸观火、不动声色。这时,蒋介石出面把大同从阎锡山手里划归12战区,于是傅作义立刻率军驰援,解了大同之围。

阎锡山眼看着自己的地盘落入傅作义之手,却无可奈何,谁叫自己无能呢,只好认栽。不久,蒋介石派中央军嫡系进攻张家口,受到共军顽强阻击,无法前进,便故伎重演,又把11战区的张家口划归12战区,于是傅作义再显神通,强力出击,攻下了这座我晋察冀解放区的首府,地盘进一步扩大。

蒋介石一看,这个傅作义指哪儿打哪儿,真有两把刷子,干脆,任命他担任了华北剿总总司令,统揽华北五省军政大权,这一下,连老长官阎锡山也成了傅作义名义上的部下了,阎锡山那个憋屈啊,没处诉说。

不过,与不共戴天的共产党相比,傅作义好歹还算自己人,阎锡山也就不说什么了。傅作义更是不为已甚,山西的事儿绝不插手,给足老长官面子。后来,傅作义北平起义,阎锡山南逃台湾,傅阎的二十年斗法才算落下帷幕。

如果说1949年之后两人的斗法仍有余音缭绕的话,傅作义仍然是胜者。他在新中国担任水利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阎锡山在台湾只是总统府资政、中评委委员。更重要的是,傅作义一直在工作,为国家的水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阎锡山则无所事事,挖个窑洞住里面,写点反共小册子解解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