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的儿子 探寻晏阳初的思想“火种”

2019-03-1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晏鸿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名誉院长,巴州区晏阳初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晏阳初传略><做世界新民><晏阳初画传><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发表了10余篇晏阳初及乡村建设研究的论文,参与并协助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拍摄晏阳初专题片,担任<晏阳初>电影历史顾问.晏阳初的儿子 探寻晏阳初的思想"火种"A 一份使命,传承晏阳初思想从四川巴中走出的晏阳初,身上永不

晏鸿国,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名誉院长,巴州区晏阳初博物馆名誉馆长,浙江师范大学农村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主要著作有《晏阳初传略》《做世界新民》《晏阳初画传》《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发表了10余篇晏阳初及乡村建设研究的论文,参与并协助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拍摄晏阳初专题片,担任《晏阳初》电影历史顾问。

晏阳初的儿子 探寻晏阳初的思想“火种”

A 一份使命,传承晏阳初思想

从四川巴中走出的晏阳初,身上永不褪去的是大巴山深厚的乡土本色。他始终力扛知识分子“到民间去”的大旗,播撒着平民教育永不熄灭的“火种”。

灵魂的高尚、思想的伟大,让身处大巴山深处的晏鸿国用一生探寻晏阳初的思想“火种”。2月6日,暖阳照射巴城,在巴师附小旁的一座居民楼里,晏鸿国正在书房里敲打键盘,用英文给远在美国的晏阳初的女儿晏群英写信,希望收集一些晏阳初生前的笔记、所读书籍等。“为了收集更多的资料,我自学英语,遇到不懂的词语或不会写的英文就多方求证,以求表达更为精准。”晏鸿国说。

晏阳初的儿子 探寻晏阳初的思想“火种”

作为晏阳初侄孙,从1988年至今,晏鸿国一直追寻晏阳初的脚步,记录他传奇的一生,传播他的平民教育思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位“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不仅对中国乡村建设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而且其科学性和普遍性被世界所认同。”晏鸿国说,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晏阳初逐渐被国人淡忘,呈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象。

晏阳初的儿子 探寻晏阳初的思想“火种”

1985年,晏阳初回国考察,人们才逐渐了解晏阳初。一时间,四川、重庆、河北等地的晏阳初研究会先后成立,有关书籍不断出版;中央电视台和一些地方电视台陆续推出有关晏阳初的专题片;四川巴中、重庆和河北定州相继建立了晏阳初博物馆。

在晏鸿国眼里,国人对晏阳初的了解还不够深入、全面,尤其是晏阳初用一生心血创造的乡村建设经验,对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大有裨益,进一步加强对晏阳初的宣传十分必要。

为伟人立传,需要胆略和气魄。晏阳初13岁离开家乡,外出求学阆中、成都、香港、美国,而后一生为他的平民教育事业四处奔波。1949年底,晏阳初离开大陆到美国、菲律宾等世界各地继续自己的事业。晏鸿国除了在1985年接触过一次晏阳初外,再也没有近距离的接触,要写出一个真实、生动、有血有肉、全面的晏阳初,不是易事,但晏鸿国并没有因困难止步。

在晏鸿国的记忆里,关于晏阳初的事迹大都是小时候从祖母、母亲的口中得知。由于时隔甚远,他对晏阳初的事迹只知一二。1989年,晏鸿国有幸参加晏阳初史迹展览馆的筹备工作,他到北京、重庆、成都、河北定州等地,与晏阳初的同事和学生、工作地的农民接触,晏阳初的事迹才被一点点放大,让他有了更深的了解。

“在研究晏阳初的过程中,有三件事对我触动很深。”晏鸿国介绍。1992年秋,晏鸿国受邀参加河北定州晏阳初中学开学典礼,到西安转车买了火车票后,不慎遭遇小偷,身无分文,一路饿着到了石家庄。在开往定州的汽车上,一个做生意的定州人知道晏鸿国的遭遇后,主动为其买了车票。

到了定州,车站一个擦皮鞋的残疾人听说晏鸿国是晏阳初的后人,跑来跑去帮他找接站的人,当得知他前一天就没有吃饭时,立即热情地请晏鸿国吃饭,接站的人来后帮忙还钱,他们坚决不要。“你是晏家后代,怎么可以收钱呢?”擦皮鞋的残疾人说。自此,晏鸿国深刻感受到了晏阳初在定州的影响力。

20世纪80年代末,巴中知道晏阳初的人还很少,晏鸿国在筹办晏阳初纪念馆时,有一次说起晏阳初,一位同事的女儿还以为是一个打灶打得好的人。“当时心里很难受,作为巴中人都不知道晏阳初,可见宣传好晏阳初是多么有必要。”晏鸿国说。

2008年秋,在巴州区晏阳初博物馆里,一名青年男子跪在晏阳初墓前,泪流满面,他说:“想起晏先生为祖国的乡村教育事业呕心沥血、倾其一生,让我们这些后辈备受鼓舞。”每每想起这一幕,晏鸿国既欣慰又难受,欣慰的是晏阳初得到世人的尊敬,难受的是巴中本地很多人还不知道有这样一位伟人。

晏阳初的事迹“墙内开花墙外香”。如何打破这一格局,晏鸿国28年不辞辛劳,6次到北京,多次到成都、重庆、河北等地收集晏阳初的生前资料,并常与晏阳初的儿女联系,整理晏阳初的生前事迹和资料。目前,晏鸿国著有《晏阳初传略》《做世界新民》《晏阳初画传》《民国乡村建设思想研究》等,发表了10余篇关于晏阳初及乡村建设研究的论文,收集晏阳初资料2000余件。

在晏鸿国看来,晏阳初的思想和精神好比埋在地下的宝藏,需要不断挖掘、整理、发扬。“我虽然没有晏阳初那样的能力为中国、为人类作出贡献,但我相信在了解晏阳初精神和业绩的人群中,一定有这样的有识之士能够继承晏阳初的事业。”

B 潜心考证,力求内容翔实

在晏鸿国写《晏阳初传略》之前,旅美华人吴相湘已有《晏阳初传》出版,初版于1981出版,大32开,共859页,由时报文化出版;再版于2001年出版,全书共55万字,由岳麓书社出版。

晏鸿国第一次接触《晏阳初传》是在晏阳初1985年回国时,那时晏鸿国也萌发了出版一本关于晏阳初传记的想法。经过多年走访和收集资料,晏鸿国于2002年开始动笔写《晏阳初传略》。为了写出新颖,晏鸿国在他人所传的基础上创新传述方法,避免前者学术性强之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力求通俗、易读,深入浅出,并更全面地反映晏阳初的一生,特别是晏阳初离世后国内外开展的学术、实践活动,增添了不少生活细节。

《晏阳初传略》于2005年由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出版,是晏鸿国1988年研究晏阳初以来的第一本专著,在四川省新闻出版局2005年度图书奖、出版奖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

记者了解到,该书是大陆第一本讲述晏阳初生平事迹的专著,书中介绍了晏阳初许多鲜为人知的事迹,内容丰富,史料翔实,知识性、可读性强,是一本对中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好教材。如今,该书已流传到全国数十个城市和美国、英国、法国、比利时、日本、加拿大、菲律宾等国家。

“这本16开本、30余万字的大气之著,捧之有沉甸甸之感。读毕全书,觉得作者此举有善功大功可表,所耗心血、所费时日非一时冲动、一般毅力可为。”一位读者感叹。

让晏鸿国骄傲的是,这本书更正了以前关于晏阳初的文献中晏阳初生年的失误。在很多文章中,有关晏阳初的生年写的是1893年,晏鸿国一直对此心存疑虑。在写《晏阳初传略》时,他多方求证,了解到晏阳初生于1890年,主要依据有四方面:一是族谱,晏阳初二哥晏海如于1934年9月13日在定县写明晏阳初的生日是光绪16年庚寅(1890年)9月17日酉时。

二是晏阳初生于庚寅年属虎;他大哥之子晏声鸿生于壬寅年,也属虎;他二哥之子晏昇东生于甲寅年也属虎,故当时巴中人称晏氏叔侄为“晏氏三虎”。

三是1934年在谈到晏阳初生日时,晏海如说出了晏阳初的足岁,当时在场的晏夫人许雅丽说晏阳初没有那么大,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晏阳初在一旁笑而不语。

四是旅美学者李又宁在写晏阳初《九十自述》时,曾去信向晏昇东打听晏氏族谱字派及晏阳初的准确生日,晏昇东将父亲的手迹复印了一份寄去,故《九十自述》中写道“究竟哪一年在巴中生了我,是个疑问。我一向以为,生于西历1893年10月26日,可是,近年家乡人来信,说我九十有三了,也就是生于1890年。”

虽有四证,但晏鸿国还是不放心,带着疑问向吴相湘求教。吴相湘在信中回复,晏阳初曾亲口对他说过:“因为身处西人之中,身材矮小,因此,便少报了3岁”,后来因一切均成定局,也就未作纠正了。由此可见,晏阳初的生年是1890年无疑。

“研究晏阳初,要字字斟酌。”这是晏鸿国近30年研究晏阳初的方式,也是他一直坚持的理念。“我希望我的后代向他老人家学习,推崇做实事,待人要诚实。”

C 一生一见,既陌生又熟悉

这一生,晏鸿国只见过晏阳初一面,而这一面成为他一生难以抹去的记忆,也是他一生最为珍贵的回忆。

1985年,晏鸿国收到晏阳初要回国访问的消息,心中无比激动。“从记事起,我就天天盼望这一天。”对于晏阳初,晏鸿国既熟悉又陌生。晏鸿国听母亲说,他出生在重庆歇马场,当时住在晏阳初住所后面的院子里,他的名字就是晏阳初起的。

当晏鸿国还在襁褓中,晏阳初便离开了大陆,因此对他十分陌生;然而,他从小听父母讲晏阳初的故事,因此又是熟悉的,但这样的熟悉是模糊的、片面的,只知道他是平民教育家,是一个有本事的人。至于什么是“平民教育家”,年少时的晏鸿国却一概不知。

为了了解晏阳初,晏鸿国曾到曾祖父的墓地去抄碑文,可惜没有保存下来。在晏鸿国的记忆里,只是记得碑文中对曾祖父送晏阳初到西学堂读书一事的称赞。

见到晏阳初的那天是9月14日上午,晏鸿国至今记得十分清楚,当时亲友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早早来到北京饭店,晏阳初在这里举行家宴。“当他从轿车里走出来时,我就认出了他,上前去搀扶他,在上台阶的时候,他大声着数着‘一二、一二……’。”在晏鸿国眼里,一个耄耋老人却有着天真的一面,让他倍感亲切。而今每每回想起那次见面,都觉得那幸福的时刻犹如昨天。

大家簇拥着晏阳初走进客厅,待大家坐下,晏阳初一一辨认。晏鸿国告诉记者,晏阳初当时已经95岁了,侄孙辈都是年轻人,看到儿孙绕膝,他十分高兴。晏阳初还打听在巴中的一些老朋友,表示有机会一定回巴中看看。“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幺爷爷,也是最后一次,虽然只有短短半天时间,却永生难忘。”

1987年,晏阳初再次回国。在接见巴中代表时,巴中代表曾邀请他回巴中看看。当时他已经归心似箭,但大女儿打听到成都到巴中有400余公里,且路况不好,最终未能成行。

一生一见,永生难忘。这一见,让晏鸿国更加坚定追寻晏阳初的步伐,矢志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