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可辛三分钟感悟 陈可辛的三分钟让iPhone X火了 拍摄什么最重要
临近春节,许多IT厂商纷纷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春节广告,以进一步消化产品存库。这几天最火的春节广告,莫过于Apple公司推出的片名为“三分钟”的小电影。电影名字是《三分钟》,但片长却有7分钟左右,乃是陈可辛导演使用Apple公司的iPhone X拍摄所得。
为什么我们手持iPhone X却拍不出像陈导一样优秀的电影?真的是想法不够的问题吗?我们最熟悉的单反相机还比iPhone X强N倍呢!真要面壁思过了吗?
拍好作品器材重不重要?
不管你有没有看过陈可辛的电影,也不管你有没有用过iPhone X,我都建议大家看看这部名为《三分钟》的小电影。《三分钟》由真实故事改编,片长仅S君个人从欣赏电影的角度去看,这部电影情节扣人心弦,即使不是“广告”,我们也应该向春节期间战斗在一线的全中国服务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显然,《三分钟》之所以牵动大家的心,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Apple的广告,而是因为它的情节,它的剧本,非常的巧妙--毕竟春运就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事情。
广告电影播出之后,大家除了感慨短片剧情外,更热的一个话题便是,原来手机也能拍出这样的电影。不过很快,该片的拍摄“工具”迅速就被“人肉”了。随后官方拍摄花絮也放出来了,除了iPhone X本机之外,还有一大堆“开挂”器材提供辅助。
这些用于辅助iPhone X拍摄的工具包括:专业的航拍无人机、专业转接镜头、监视器、稳定器、摇臂系统等等。不得不说,除了挂在小孩身上的支架只需要几十元就能买到之外,其余所有辅助工具的价钱都吓你一跳。是的,大家抢着买来装X的iPhone X几乎就是所有器材里最便宜的。也是最没有存在感的。
影片中,也有采用转接镜头取代iPhone X固有视觉来拍摄的部分。确实一个等效28mm的镜头是不可能完成一部电影的。导演的这个做法,其实也从侧面告诉了大家,想真正拍广告大电影,就别指望手机了,多元化的拍摄手段是必要的。不过,iPhone却是可以拍摄日常普通视频的。陈导也证明了一个事情,好作品器材还是很重要的,但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所以,陈可辛的iPhone X和你的iPhone X是有很大的不同,但别以为有器材就行。一部好的短片,映入观众眼帘的“角色”也是要经过筛选的,虽然《三分钟》改编自真实故事,但演员的演技、颜值等都是好片形成的最重要因素。加上一票工作人员,所以大导演用iPhone X拍电影和你拍抖音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本质上不是在干着同一件事情。
拍好作品什么更重要?
iPhone X的摄影功能,其实并没有多么的出神入化。摄像头依然是1200万像素,最大光圈为f/1.8,全面支持光学防抖。视频拍摄功能方面支持4K 60fps最高规格拍摄,并支持1080P 240fps慢动作拍摄。
看上去这些参数确实挺全面的,但对于拍摄电影来说,它连最基本的log格式拍摄都不提供,这就为影视后期带来最大的障碍。不过《三分钟》里确实也有用到iPhone X自带的延时摄影、慢动作等功能,也算是把这台手机发挥到极限了。
单反相机比iPhone X的成像强,却也和iPhone X一样,不能单靠个相机就能拍出大电影。自近十年前的尼康D90之后,单反相机就多了一个拍摄视频的功能。很多同学喜欢拍视频,就喜欢拿个单反去录像,却发现总是不能拍到电影的效果,会归咎自己没有大导演的潜质。如果你也是有这样的想法,那么我要告诉你,愿意投身影像事业,那就向着专业的电影方向去深造吧。器材只是一个工具,更多的创意还是来源于思想。
《三分钟》的成功还是离不开陈可辛深厚的导演功力。一个导演最大的作用就是统领全局,每一个镜头画面的形成都是十分严谨的,导演就是用演员来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没有陈可辛,就没有这样的画面感。如果不说器材,光是剧本、演员、导演这些组成,都是一部好的电影缺一不可的组成。
所以,所有的这些当中,iPhone X是最不重要的。然而,Apple也说了,这段小电影旨在告诉大家,新春,用iPhone X记录难得的团聚而已,并没有让大家拍真正的大电影。老铁没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