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都去那啦 时间都去哪了 家庭档案告诉你

2018-08-09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阳春三月,正值玄武湖最动人的季节.南京市民刘伟与爱人同游鸡鸣寺,共赏樱花景,在湖边同一个位置连续第四年拍下合照."这是我们相爱的第四个年头."满面春风的刘伟笑言,之所以坚持这件浪漫小事,源于2014年"春晚"节目展现的网友"大萌子"的30年家庭影集.刘伟也想用照片.影像等形式记录家庭的成长,将美好的记忆留存,看看时间都去哪了.时间都去那啦 时间都去哪了 家庭档案告诉你书信里的爱情见证着家和万事兴76岁的周扬洲家中有一个珍贵的小木盒,存着不能给子女

阳春三月,正值玄武湖最动人的季节。南京市民刘伟与爱人同游鸡鸣寺,共赏樱花景,在湖边同一个位置连续第四年拍下合照。

“这是我们相爱的第四个年头。”满面春风的刘伟笑言,之所以坚持这件浪漫小事,源于2014年“春晚”节目展现的网友“大萌子”的30年家庭影集。刘伟也想用照片、影像等形式记录家庭的成长,将美好的记忆留存,看看时间都去哪了。

时间都去那啦 时间都去哪了 家庭档案告诉你

书信里的爱情

见证着家和万事兴

76岁的周扬洲家中有一个珍贵的小木盒,存着不能给子女看的“秘密”——30多封书信。这些信记载着周扬洲和妻子潘素英50年前相识、相知、相恋、相爱的全过程。

他俩自1965年相识开始便两地分隔,一个在四川,一个在江苏。直到1971年潘素英调回南京工作,这段长达6年的鸿雁传书才以团聚结束。

时间都去那啦 时间都去哪了 家庭档案告诉你

独自生活的6年里,潘素英保存着二人来往的每一封信。想丈夫、儿子了,就拿出信看看。后来,这些信件跟着潘素英从四川来到南京,又从江南搬到江北。“50多年来,我们搬了8次家,她每次都会把这个小盒子放好,生怕搞丢了。”周扬洲说道。

时间都去那啦 时间都去哪了 家庭档案告诉你

除了书信,周扬洲家中还有3个盒子,分别装有证件、照片、票据。厚厚的家庭档案,记载家庭的过往岁月,也记录着时代的发展变迁。

南京市档案局工作人员崔立平介绍,家庭档案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音像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如日记、书信、手稿、照片、录音、录像、证件、票据等。

近年来,南京市档案局广泛开展家庭建档宣传,开展相关培训讲座共计21场次,覆盖2800人次。截至目前,南京市共有3000多户家庭参与到家庭档案的活动中来。

档案里的家风

传承勤奋善良美德

来自江苏南通的朱群建,在女儿出国留学那年,郑重地送给她一份成长档案。这份成长档案涵盖了从她幼儿园到高中毕业的全部学习、生活记录,包括成绩单、学杂费单、报告单、通知书、荣誉证书等。1976年,朱群建高中毕业时,也从父母手中接过一份相似的成长档案。“这是我家的一个传统。”她说。

2007年,朱群建决定为父母整理人生档案。她按年代梳理父母的工作资料、工作笔记、生活资料、获奖勋章等。电脑普及后,她将材料逐一扫描存入电脑,刻成光盘。在朱群建看来,家庭档案反映家庭成员过往生活史,是后辈人了解先辈生活轨迹和思想的第一手资料。

“家庭档案是家庭成员的集体记忆。”崔立平介绍说,它既是维护家庭合法权益的法律凭证,是家庭日常生活管理的得力助手,更是传承家风、建设和谐家庭的有效载体。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档案的载体形式和具体内容发生明显变化,数码照片、视频成为主要记录家庭档案的载体。江苏省档案部门于2015年开通线上“家庭档案馆”软件,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

教案里的坚守

弘扬无私奉献大爱

南京市莫愁湖街道沿河社区的马克辛、庞美琴夫妇在乡邻中很有影响力。他们每天奔波于社区服务站的辅导室、图书室,用庞美琴的话说,“我们忙得很呢。”

马克辛退休后投身社区服务事业。2004年开始,他在社区建立的春蕾校外辅导站中担任第一任教师,一干就是14年。“沿河社区贫困人口多,家长文化底子薄,孩子们课后需要一个安心学习的场所。”马克辛说道,“我们辅导站是免费的,对整个社区居民敞开大门,也有其他社区孩子慕名而来。”

庞美琴2010年退休后加入丈夫的公益事业,帮助他批改作业、整理习题。此外,她还借助自己的专业优势和资源建立沿河社区图书室。

家中14个盒子里存放的资料是夫妇二人辛勤付出最有力的证明。至今,800多个孩子从辅导班走出去,每一个孩子的材料都有迹可循。看着孩子们成长成才,他们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

庞美琴说:“若干年后我们老去,这些材料传给我们的继任者。请他们告诉下一代,我们沿河社区虽然经济上不发达,但精神上不落后。”

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友华认为,一方面,家庭档案发挥家谱的功能,增强家庭成员凝聚力与认同感;另一方面,家庭档案是对个人的规训。而这种规训,也是一种心理暗示。作为行为主体的个人考虑到自己的一言一行被记录下来,将按照社会标准要求自己、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使其更符合规范,为后人的行为示范。

2016年,马克辛一家获得“市级最美家庭”“市级书香家庭”“区级最美家庭”“区级书香家庭”4个奖项。他们的行动感染着沿河社区居民,13名志愿者在感召下走进图书室为老年人读报、为百姓服务。借由这些形式多样、不断丰富的家庭档案所记载和见证,家庭小爱汇成社会大爱,和谐家风串起文明乡风。(作者:姚雪青 吴 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