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一丹个人资料 敬一丹:在字里行间回望

2019-03-1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敬一丹,那信,故事,那年,读者,记录,这些,一个,不同,方式本网原创●作家简介敬一丹1955年生于哈尔滨;小学就读于哈尔滨市文昌.国庆小学;中学就读于哈尔滨市第四十四中学;在小兴安岭清河林区度过四年半知青生活后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毕业后任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在北京广播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198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敬一丹个人资料 敬一丹:在字里行间回望三次获主持人金话筒奖;主持<感动中国>16年;主持<焦点访谈>20年.著有<我遇到你><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

敬一丹,那信,故事,那年,读者,记录,这些,一个,不同,方式

本网原创

●作家简介

敬一丹

1955年生于哈尔滨;小学就读于哈尔滨市文昌、国庆小学;中学就读于哈尔滨市第四十四中学;在小兴安岭清河林区度过四年半知青生活后进入北京广播学院学习;毕业后任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在北京广播学院获硕士学位并留校;1988年进入中央电视台。

敬一丹个人资料 敬一丹:在字里行间回望

三次获主持人金话筒奖;主持《感动中国》16年;主持《焦点访谈》20年。

著有《我遇到你》《我 末代工农兵学员》《那年 那信》等。

●图书简介

8月19日,敬一丹新书《那年那信》分享会在上海书展举行,今年63岁的敬一丹短发、黑裙,依然干练、精神。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敬一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为在场读者带来了关于《那年那信》的精彩分享。

敬一丹个人资料 敬一丹:在字里行间回望

敬一丹说,这是她第三次来上海书展了,三次带来了三本书,2015年的《我遇到你》,2017年的《我末代工农兵学员》,还有,就是今年的《那年 那信》。

2015年,敬一丹以一部《我遇到你》为职业生涯做了一个小结,书中回顾她在央视27年的心路历程,引起广泛关注。三年之后,2018年7月,其新作《那年那信》由磨铁图书倾力推出。这部作品跨越68年时光,浓缩1700封珍藏家书,存留了五代人的痕迹,是一部“家世”式的成长记录。

敬一丹个人资料 敬一丹:在字里行间回望

全书共30个篇章,敬一丹以“信中信”的方式与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后代交流,引出信的故事。从1950年的情书,到2018年的“微信控”,不同年代的气息渗透其中。在敬一丹看来,这些信里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代代都有故事,家家都有故事,千家万户的故事就像一块块小拼图,拼出了不同年代的世间图景。

敬一丹生于1955年,父母从事法律工作,父母的爱情和人生追求有着浓厚的时代色彩。敬一丹小时候就发现,家里床下有个木箱子,里边放着妈妈爸爸的信。这种留存习惯影响了子女后代。年深日久,家里的信也越来越多,近年整理时已有1700封。

对比网络覆盖、即时通讯的现代,那邮筒上绿色的记忆,那手写的、跋山涉水历经寒暑保留下来的信件,绝不仅仅只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在字里行间、岁月更迭中的回望。正如敬一丹所说,“回望,连接着昨天、今天、明天。”

这是一部关于家、关于记忆、关于回望的作品,在行文之中,敬一丹保持着一个媒体人冷静客观的风格。她说:“记忆是一个人的本能,记录是媒体人的自觉,而纪念体现了代际的传承。”敬一丹以平实、沉静的文字,与读者分享着这一切。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让读者从中看到的不只是别人的记忆,不同的人能读出属于自己的不同心境和心得。

读者翻开《那年那信》,会发现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书,书中38幅插图清新传神,描绘出生动情景。插图作者李小梅,与敬一丹是同龄同学同宿舍,两人的默契体现在文图之间。

《那年那信》通过一个个细节让人感受到家教家风的传承。一部好的作品就是这样,有人从中看到了历史,有人从中看到了将来,有人从中看到了温情悲喜,有人从中看到了家教家风传承。就如敬一丹父母所说“我们想象,面对这些信,年长的读者会觉得熟悉,儿女的同龄人会有共鸣。年轻人呢?如果他们能从中看到一代一代的来路,我们就很欣慰了。”

《那年 那信》

继《我遇到你》出版三年之后,敬一丹推出全新作品《那年那信》。这部作品跨越68年时光,浓缩1700封珍藏家书,存留了五代人的痕迹,是一部“家世”式的成长记录。

全书共30个篇章,敬一丹以“信中信”的方式与四世同堂大家庭的后代交流,引出信的故事。从1950年的情书,到2018年的“微信控”,不同年代的气息渗透其中。在敬一丹看来,这些信里记录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故事,代代都有故事,家家都有故事,千家万户的故事就像一块块小拼图,拼出了不同年代的世间图景。

1700封家书 承载了68年的时光

记者:是怎样的机缘使您整理家里的信件,写了这本书?

敬一丹:在我家里床底的小箱子里放了许多家人写的信,近年整理起来竟有1700封。当我妈开始怀旧的时候整理这些信,出了一本家人自己看的书,我们起名为《我爱我家》。当我看到这些信的时候,我跟我妈说太有价值了,后来慢慢有了一种念头,想与更多的人分享。我妈说这是咱们家的事,咱们自己家人看吧。

我年龄大了,越来越怀旧,再看这些信的时候,我觉得它们的价值不仅仅是在我们家。世间图景不就是一家一家的故事拼成的吗?谁家都有故事,不过我们家的故事很幸运留了下来。这得感谢我爸和我妈,我妈特别喜欢留纪念物,我爸的记忆力特别好。记忆与记录给了我们纪念,记忆是本能,记录是自觉。

记者:这本书的结构是“信中信”方式,读者看到您给家里晚辈写的30封信,信里引出更多更久远的家信,为什么用这样的方式?

敬一丹: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总有想象中的读者,比如我女儿、侄子侄女、外甥。他们都是80后、90后,我想给他们讲家信中的故事。一想到他们,我就有了更强的讲述愿望,这种感觉类似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对象感”。有了这种“对象感”,交流就更顺畅。从自家的孩子,到更多的80后、90后,他们是我最期待的读者群体。

我还写信给我家的第四代小孩子。童年的他们距离长辈写信的年代太远了,我的讲述能不能实现一种接力呢?这样会让代际传递更容易吧?

我盼望他们长大后能读懂这些文字,能感受血脉的力量。

时间愈久 记录的价值愈被认识

记者:《那年 那信》中写了您自己的感情经历吗?

敬一丹:没有。这本书里主要写了我父母的情感经历,其中收录的最早的一封信,是父母写于1950年的情书,读者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年轻人是怎样谈恋爱的。

记者:《那年那信》中《一个男孩的流水账》这篇文章读来特别感人,通过弟弟买菜、买年货这样的生活琐事来还原1968年至1972年的生活片段。当时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写这封信的?

敬一丹:对于大多数的80后、90后、00后而言,“紧缺经济”“票证年代”可能是生词,这些词却承载了当时12岁的大弟真真切切的生活体验和点点滴滴的少年记忆。

《一个男孩的流水账》是我的大弟写于1968年至1972年的流水账。1968年,我的爸爸、妈妈、姐姐先后离开了家。眼看着冬天就要来了,过了冬天春节也快到了,除了不安,我和弟弟不约而同地开始操心起买菜、买年货这样的生活琐事来。于是,1972年春节前,在当时的家信中,弟弟以记流水账的方式向爸爸妈妈汇报着:

“过几天就要过年了,家里的年货都买了,咱们哈尔滨,一个人买半斤鸡蛋,半斤大鱼,半斤小鱼,一户一只小鸡,半斤粉条,半斤花生,一个一个都是半。”

不同的人看这些流水账,也许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出不同的东西吧,譬如1968年至1972年的东北百姓民生;特殊年代“留守”少年的状态;春节市场供应情况。而我这个当姐姐的,在大弟的信中,还读出一种不安全感。钱、粮票、衣服、鸡、鱼、花生这些东西,今天有,明天就可能没了,所以那么在意。当年,那小男孩小心翼翼、仔仔细细的样子,让人心疼。

记者:在您已出版的八本书中,有两本都是以“信”为主要内容的。《声音》中所收录的是《焦点访谈》观众来信,《那年那信》中所收录的是家信,为什么看重“信”?

敬一丹:信,是有温度的文字,字里行间有着可感的气息。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们《焦点访谈》栏目每天都面对观众来信,那些手写的、从四面八方寄来的信,表达着各种诉求。有的信落款“信任你的人”,这让我感受到难以承受之重。成千上万的信形成持续不断的声音,众声喧哗。作为电视人,我听到了,我想让更多的人听到,于是把观众来信选编成书,传播放大弱者声音,以这种方式聚焦当年热点,也为后人留下当年的民意记录。

我的家信,是我从小习惯了的交流方式,为了亲情,自然很珍视。

信,这种特殊文本,写时是为了交流、沟通、表达,同时,它具有记录的功能。时间愈久,记录的价值愈被认识。

记者:这本书有一个特别之处:在《那年那信》的封三,有一封你给读者的手写信。有点儿意外,有点儿好奇,为什么用这种方式?

敬一丹:这是出版方建议的,是个好主意!

我动笔时才意识到,我也很久没有用笔用纸写信了。我们现在沟通多数用微信,我妈妈88岁了,她是个“微信控”,每天早上转发天气预报和新闻集锦。从妈妈每天的微信里,我可以知道很多事:家里来了什么客人,今天有谁过生日,今天有啥大事。

虽然每天都在用“微信”,但是,笔触到纸的感觉毕竟不一样。我面对信纸思绪万千,字斟句酌,像是面对一种仪式。

我会一直记得写信的那个夜晚。灯下,心静下来,选一张张纸,试一支支笔,郑重写下:亲爱的读者……

一张信纸,写不下那么多话,意犹未尽,这感觉挺好。(记者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