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诏刘世龙 刘世龙个人资料
刘世龙(1930- )安徽萧县人。1939年参加新四军。历任勤务员、通信员、战士、班长、排长、宣传队员、文工团员、戏剧队长等。这期间,他参演了40多出舞
台剧,如《兄妹开荒》、《白毛女》等。1951年由解放军16军保送,先后入西南人民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校学习表演,1953年毕业分配到长影演员剧团任演员。曾主演过《英雄儿女》 (饰王成)、《刘三姐》 (饰阿牛)、《鸿雁》(饰李方飞)、《战洪图》 (饰丁胜河)等15部影片。另外他还参演了多集电视剧。导演了电视剧《二林小传》和《追寻》等。
他9岁当兵成为小八路,他在抗日战争时送过信;解放战争时,他参加过剿匪,上过战场,指挥过战斗,曾掌握生杀大权,击毙过多名敌人;他扮演过英雄王成,他在拍摄《鸿雁》《刘三姐》《英雄儿女》《战洪图》时,为了真实,他不顾危险,或从9米高悬崖跳下,或无数次从烈火中穿过,燎光了眉毛,身上烧成大泡,他纵身跳入激流,他腰被摔伤过,他肩肘擦成道道血痕,可他一声不响,他不是英雄亦英雄……他就是刘世龙
人生历程:
穷家少年小八路
刘世龙,1930年生于安徽省萧县一个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刘宗锦有些文化,常代人写诉状。抗日战争爆发后,出于义愤,在1938年就参加抗日游击队,大刘世龙7岁的姐姐刘子珍,也随父亲到了革命队伍。母亲主持农村妇救会,刘世龙的家庭一度成为党的地下联络站。
刘世龙9岁时,父亲便把他带到部队,先是参加县宣传队儿童团,后在萧宿铜总队参加演出一些小节目,如《锯大缸》《小放牛》《老太太觉悟》等。部队首长看刘世龙年龄太小,便将刘世龙送到新四军所属联合中学学习,同时,在总务科当勤务员。
1940年联合中学组织成立黎明剧团,刘世龙从勤务员调到黎明剧团小鬼班(15岁以下)。1941年新四军东进,越过津浦路,开向湖泽湖地区。这时日寇扫荡频繁,将宣传队转为地方部队——萧宿铜总队,刘世龙成为总队宣传队队员。刘世龙这时已识简谱,会唱歌,成为宣传队骨干。
1943年抗日战争处在最艰苦时期,部队精兵简政,将年龄小的孩子动员回家。准备将刘世龙从萧宿铜总队划给县办事处(县政府)。部队首长沙笑阁说:刘世龙会唱歌,识简谱,可以留下教人唱歌,遂将刘世龙送到储兰小学,对校长马洪模特别交代:要对刘世龙特别保护。
这年寒假,他为县办事处送信,别人将信夹在两鞋中间,让他送到30多公里外的一个村子。刘世龙不怕天不怕地地连走带唱,越过了敌人封锁线。他正低头往前走,一老乡对他喊:“村里有鬼子。”刘世龙没有听出来,正往前走,突听有人在树上大喊一声:“站往!”随声从树上跳下两个人。原来 村里有人在树上放哨。
刘世龙被带到村里审问:“干什么的?”刘世龙谎说串亲戚。有人检查刘世龙的身上,没有翻出什么可疑线索。又检查他手里拿的一双鞋,翻出了那封信。刘世龙抢过来想吞掉,被人抢下检查。好在信的内容是讲教育方面的事,不涉及军事。
但认定了刘世龙是“小八路”。带到村里审问,并威吓他:“要枪毙你。”有人说:“把他栓到马尾巴上拖死他。”刘世龙一时心里没底,后来真的牵来一头马,不过没有把刘世龙栓到马尾巴上,而是让他坐在骑马人的前面,带到一个地方。
又经高一层的负责人审问,刘说自己是学生,只给别人捎鞋,不知有信。最后审问者认定:不是探子,而是被利用,将其释放。给他吃了一顿大馒头,使刘世龙留下深刻记忆。刘世龙回到教育科,放声大哭,叙说原委。领导问他挨没挨打,刘世龙详细汇报经过,之后领导送刘世龙再入校学习。
1946年刘世龙重回部队,成为武工队员,并担任文化助教、文化教员,由战士升为干部。在徐州一带活动。不久,他又随队执行一次任务:清剿拒不受降的日本兵。结果被敌人包围,三天三夜没有吃饭,队伍打散,刘世龙冒着生命危险,只身逃了出来。
他走到一个村子,在一片高粮地里窥探情况,被人发现,发现刘世龙是八路军,好在抓他的两个人也曾是八路军,对刘世龙有些同情,没有使他吃苦,放了他一把,不过他身上带的一副墨镜和6块银元全被没收。
刘世龙不知怎样摸到家里,他妈妈看了看他的脚,脚被扎得满脚是剌,妈妈从他一只脚上就挑出40多根剌儿。养伤多日,重找到部队。
1947年,刘世龙被编到7纵队19旅56团,进军大别山,解放运城、开封,参加淮海战役。后又被编入2野16军48师文工团,随军进军大西南,到达川西泸州一带活动。时任文工队长的刘世龙,剿匪中任中队长,到泸州一带剿匪。
川西泸州一带土匪猖獗,刘世龙在剿匪中多次与土匪遭遇。在泸州参加过多次战斗,击毙敌人多名。在他独立带领战士打仗时,遇有紧急情况,来不及向上级请示,他说将哪个人击毙,就可将哪人击毙,一时握有生杀大权。刘世龙可说是泸西剿匪中的英雄,只是没有评而已。
刘世龙的父亲和姐姐都1941年入党,刘世龙1946年入党。姐姐于1943年牺牲。刘世龙一家为革命作出了贡献。
跨入影界演英雄
刘世龙于1951年被部队保送到西南人民艺术剧院戏剧系学习,一年半以后,又被西南军区推荐到中央电影局北京电影学校(北京电影学院前身)学习。1953年秋毕业,分到东影任演员。
刘世龙到东影后,先后在《沙家粮店站》《董存瑞》《复试》《女社长》《黎明河边》扮演通讯员等群众角色,在《妈妈我要出嫁》《并肩前进》《草原晨曲》《海上神鹰》等影片中扮演男主角或较主要角色。1960年在《鸿雁》中扮演雷锋式的人物模范乡邮员李云飞,引起影坛的注意。
李云飞是吉林长白山区的乡邮员,他以顽强的意志,战胜严寒和风暴,开辟了通向长白山顶的新邮路,并为当地群众作了很多好事,成为山区群众的“采购员”和“代销员”。这部戏拍摄难度很大,不仅要在严寒的天气里在高寒山区拍摄,而且有几个惊险镜头。
如李云飞为探找新的邮路,从无路的莽莽林海雪原中寻找可通山顶的道路,有时不得不从悬崖上跳下。一次要拍李云飞从9米高崖上跳下的镜头。刘世龙根本不把危险当回事,从后山费九牛二虎之力爬上跳点,面对皑皑白雪,作好了跳崖的准备。
导演赵心水面对这么高的悬崖,心里在有些没底。问刘世龙:“刘世龙,你觉得行吧?”刘世龙不加思考地答道:“没问题。”赵心水说:“那你准备好,实拍。”随后要求各部门检查好,争取一次成功。
各部门都报告“准备完毕”,赵心水再次提醒刘世龙:“刘世龙,准备好,实拍。”刘世龙答:“已准备好。”赵心水遂喊:“预备…开始!”刘世龙纵身从9米高崖腾空而下,由于他喜游泳,常练跳水,那姿态颇有些像跳水运动员“跳冰棍”,受到在场的人的称赞。
可他这个动作,却吓坏了摄影师,他竟弃机而逃到远远一个地方。他跳到雪地,他像锥子一样定在那里,再也不动一动——原来, 人们谁也没有想到过:其前,雪会融化,融化后又被冻实,冻实的雪又被新雪覆盖,这样,刘世龙等于跳到一个白雪覆盖的冰盖上戮下去。
插到冰盖中。全组人员顿时紧张。导演赵心水急问:“刘世龙,怎么样?”刘世龙定了定神,冷静地清醒下意识,心想:“我没有死。”他摇晃了一下身子,觉得四肢没有大的变化,忙回告:“没有事儿。”赵心水和全组人员的心一下落了下来。
刘世龙晃了晃身子,费力从冰壳中拔出来 ,人们伸手从雪地里将他拉到机器旁边。导演细问:“没事吧?”刘世龙又动动四肢,感觉感觉回告:“没有事儿。只是腰有点儿疼。”
吓跑的摄影师忙回到摄影机旁,看了看机器,不知拍的效果怎样。摄影师听刘世龙说:“没事儿。”便悄悄走到刘世龙面前商量说:“刘世龙,咱再拍一条怎样?”性急火暴的赵心水听摄影师提出再拍一条,气从中来,果断地:“合格!
不再重拍。”这样拍摄了这个难度较大的镜头。刘世龙当时感觉“没事儿”并不是真的“没事儿”,腰部被严重挫伤,不敢着力。为此后的拍摄带来困难。刘世龙不吭不响,拍完了所有镜头。直到1964年,刘世龙下乡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睡了一个冬天朝鲜族老乡的火炕,腰部痛疼才基本消失。这是后话。
刘世龙在拍内景时,不仅要克服腰部疼痛,使他感到要咬牙克服的是饥饿。60年代初,正是我国最困难的时期。吃粮紧张,人们都在挨饿。刘世龙身体素质好,喜欢运动,平时就常常感到吃不饱。在摄影棚拍戏,一拍几个小时不出棚,常常感到受不了。
想回到家里猛吃一顿,可家里能吃的东西却是有限的。后来,刘世龙每从摄影棚出来,先骑自行车奔长春西郊大屯,找一片高粮地,从雪地里扒出高粮楷,翻出掐剩下的瘪高粮穗,直到把带去的兜子装满,才登车回家。
到家他母亲给他送上昨天捡回来的高粮壳子粥,再加上一点米饭,刘世龙可饱餐一顿。第二天照样如此。时过不久,附近的几处高粮地全被他翻光了,他得另想他法。后来,他发现每天傍晚厂的食堂猪圈里有豆腐渣,刘世龙感到这也是好东西。
此后,他每天拍完戏,带一个兜子,悄悄跑到猪圈后面,趁人不注意,装个一兜半兜带回家,交给他的老妈,让妈妈加些食盐,煮熟当饭吃,吃得倍觉香甜。他妈问:“孩子,这是从哪弄来的?可不要拿人家的东西。
”刘世龙若无其事地说:“妈,你想哪去了。是同志给的。”他妈信以为真,不再追问。后来,天冷,豆腐渣被冻成块儿,刘世龙每次去时,还得另带一块砖头,用砖头敲开之后,才能装到兜里,带回家吃。
长白山区冬季奇寒,经常达到零下40多度。运动员那时有明太鱼供应,《鸿雁》摄制组在山区拍戏,只能吃冻罗卜和朝鲜咸菜。由于营养不足,上山走上几步路身子无力,刘世龙扮演的乡邮员,每天跑山路,刘世龙要一次次拍摄,所付出的力气可想而知。由于刘世龙总感到吃不饱,一次他走到一家饭馆,看有卖油饼的,一斤粮票一张,刘世龙竟连吃5张,使卖饼的人感到吃惊。这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在吃的方面创造的一项惊人纪录。
阿牛哥桂林历险
《鸿雁》刚刚拍完,刘世龙接受导演苏里邀请,在《刘三姐》中饰刘三姐的情人阿牛哥。这是爱情戏,又能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出外景,他感到非常开心。说来这个角色来之不易:开初,《刘三姐》由长影和由长影援建的广西厂合作拍摄,合拍协议中明确规定:演员主要由广西担任,广西选不出来,才从长影演员中选择。
为此,刘三姐、舟妹、莫老爷、歌迷等演员,都由广西演员出演。广西选不出来的阿牛哥、老渔夫、罗秀才、莫管家等,才由长影演员刘世龙、张巨光、李万城和贺汝瑜分别担任。
确定刘世龙这个角色的时候,摄制组大队业已出发,刘世龙是“后撵”直往桂林。摄制组剧务给刘世龙买好了去桂林的火车票:一张直通桂林的硬座,一张到达北京的硬卧票。剧务知道刘世龙有点“马大哈”,特别提醒刘世龙说:“刘世龙,你拿好这两张票,某日哪趟车的,千万不要误了车。
”刘世龙满口答应:“没问题。”接过车票装到上衣兜内。二天后,刘世龙到长春一家大商店给儿子购买生日礼物,一掏钱,一个什么东西掉在地上。
售货员眼尖看得清,告诉刘世龙:“你什么东西掉在了地上。”刘世龙感到和他毫无关系,说:“没有。我兜里什么东西都没有。”售货员认真地说:“我看得很清楚,肯定掉了个什么东西。你找找看。”刘世龙一看地上,确实有两张硬纸板,捡起来一看,吃惊地:“车票?去北京、桂林的车票?”一看日期,惊叫:“呀,就是今天的!”
他丢下想买的东西,挤出商店,找到自己的自行车,拼命地往长春站急赶。车快如飞,20分钟后,赶到了长春站。他将自行车连同5角钱(那时看车5分钱),一把推给看车的老太太,说:“几天后,谁打开车你就让他推走。”说完,还没等老太太醒过腔来,刘世龙早已快步穿了捡票口,当他跑到站台时,开往北京的他这趟列车已经启动。
他像侦探片中的飞车手,一把抓住车把手,飞快地上了车。列车员感到奇怪,检查他的车票,车票车次吻合。问他:“你是怎么回事?”刘世龙气喘嘘嘘,一时说不出话来。
刘世龙找到座位,从邻座找来信纸信封,简要草写一封信,要他朋友到车站将他寄存的自行车取回,随信将钥匙装入信内。车到四平站,托人寄出。刘世龙就这样身着短衣短裤,身上没带几元钱,经北京狼狈地到达桂林,叙讲经过,成为全组人一时的笑谈。
刘世龙扮演的阿牛哥,任务完成得很好。他形象漂亮,表演成熟,演起阿牛分寸得当,内涵丰富。无论是在船舱初见三姐时,三姐叫了声阿牛哥,他不好意思地突然跳到了江心所表现的腼腆矜持;还是结尾时二人唱:“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那见树缠藤。树生藤死缠到老,树死藤生缠又生。”及“连又连,我俩结交定百年,那个九十七岁死,奈河桥上等三年。”所表现出的深情,都颇有看头。阿牛哥使刘世龙在观众中留下深刻印象。
这部戏的导演苏里老八路出身,关心群众,平易近人。一天他看到摄制组的人员抬一桶开水上山行走吃力,前去帮忙,他一用力,失去平衡,一桶满满的开水都浇到了苏里的两腿上,造成严重烫伤。摄制组不能停工,苏里每天躺在担架上指导拍摄。
从此,抬担架的事几乎由刘世龙包下来。时值七月,天似流火。没有戏的人可跳到水里泡个凉快,苏里不行,虽有遮阳伞避日,也总是大汗淋漓。刘世龙、梁音等人没有戏,就主动担负起为苏里煽风的任务,晚上回到驻地,又帮苏里擦身,使苏导演尽量减少些痛苦。
刘世龙在摄制组演戏和帮助同志,都受到称赞。摄制组外景安排紧张,刘世龙等到桂林多日,还没有到市内观光过。一天休息,刘世龙与李万城、贺汝瑜3人到市内转悠,先看了解放桥,然后去看七星岩,3人都会吸烟,路上刘世龙买了3盒火柴,每人一盒。
到了七星岩天色已晚,人家将要关门下班。3人跟人家软磨硬泡,说进去看看就出来,人家回绝说:“不行,时间来不及。”刘世龙不死心,趁李万城跟那人磨及不注意的工夫,从后面钻进了洞里。李万城和贺汝瑜见刘世龙偷偷进洞,觉得“阴谋得逞”,不再磨及。值班人员顺手关了灯,与李 、贺一同离洞下山。
刘世龙进洞后,一看洞内宽敞奇特,钟乳石千姿百态,犹如到了神话世界。他信步走去,不觉已走出了几十米。他正看得兴致正浓,突然,洞内灯灭,刹时一片黑暗。刘世龙像掉到了无底深渊,心想:“这下坏了。我必死无疑。”他定了定神,转而想:“我不能死,我得想法出去。
”他想了想可借助的东西,摸了摸兜里的火柴,掂了掂手中的一把雨伞。他用雨伞敲地摸着向“前”走。深一脚浅一脚,不敢迈步,他划一根火柴照点亮,摸出几步,一根几步向“前”摸。
划掉了近半盒火柴,他发现他前边都是火柴棍,意识到:自己走个圆圈。他冷静了一下又向相反方向摸,也不知走了多远,敲了多少下地,突见前方有一线亮光,心想:“我有救了。”他摸出洞口后,发现自己像个黑瞎子,身上手爪全是黑的。
这时他发现兜里有两个早已压扁的茶蛋,三口并作两口吞掉。他一看自己这样像个逃犯,索性跳到水塘里洗个澡。正当李万城和贺汝瑜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刘世龙九死一生,狼狈已极地回到了住地。
演好英雄王成非易事
武兆堤在拍《英雄儿女》选择男主角王成时,首先请剧团提出推荐人选,剧团提出了两个人,可两个人中并没有刘世龙。武兆堤感到那两个人都不太理想,提出要刘世龙出演这个角色。当时的剧团的负责人竟明确地说:“刘世龙演不了英雄。
”武兆堤问:“这是为什么?”剧团负责人告:“刘世龙思想严重右倾,曾受留党查看处分。要控制使用。”原来刘世龙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说过一些过头话和牢骚话,那时把这些话看得过重,党委给予上述处分。
导演武兆堤并不把问题看得这样严重,他认为刘世龙形象气质好,9岁参军,在部队滚了多年,又参加过剿匪战斗,扮演英雄王成具有优越条件。可他又不好顶着来。武兆堤就采取了迂回办法说:“我先试用,不合格再换,怎样?”剧团不好过分坚持,双方达成试用协议。
刘世龙被试用到《英雄儿女》组后,武兆堤对刘世龙说:“刘世龙,王成就是你,你要给我演好,你要再到部队去当兵。”刘世龙表示:“请导演放心,我一定演好,我是不蒸馒头争口气。
”说完打起背包到长春郊区他原来所在部队16军某部下连当兵。到部队后,站岗、放哨、投弹、剌杀、大比武的许多项目,他都一项不漏地参加训练,3个月下来,刘世龙满身充满了英雄的气质。导演武兆堤一看露出了笑脸。
刘世龙为演好英雄王成,仔细阅读了文学剧本和分镜头本,反复体会了《导演阐述》中对人物的要求,对王成这个人物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发展脉络都作了详细的分析,对重场戏的表演层次、动作都作了充分考虑。到了拍摄现场,刘世龙处处表现出英雄样,人们都敬而待之。
单是拍摄王成冲过炮火硝烟的镜头,刘世龙就吃尽了苦头,没有点英雄气,就很难完成。练习时,不能点燃火药和烟幕弹,只注意奔跑路线,这倒容易作到。可到了实拍,刘世龙就要在不断有爆炸、遍地燃烧的火海里冲过去,跑了一遍,眉毛就烧光了,鬓发也被燎去一片,胳膊烧成了多处大泡,疼痛难忍。
一遍不行,再来第二遍,化妆需要重新沾眉毛,修鬓角,刘世龙顾不了胳膊上已烧成的多处水泡,咬着牙再次从火海中奔跑冲杀过去,这样两遍下来,刘世龙胳膊、身上的水泡就难以计数了,刘世龙把自己真的当成英雄,对此不声不响,下来敷上一点红药水之类,就算没事。
这样每天拍戏结束时,别人身上都干干净净,而刘世龙却满身硝烟未散,被薰得像个煤黑子。
当时长影大客车刚换新的靠背套,司机爱护靠背套,怕刘世龙给坐脏了,一见刘世龙脏兮兮的疲惫走来,不顾刘世龙不悦,大声喊:“刘世龙,你坐你的专车吧。”刘世龙不以主演自居,不生司机的气,乖乖上了他那辆专车——拉道具的大卡车,站在上面没有人挤,他反到自得其乐,觉得这样松快,还可以自由的吸烟。
说到吸烟,刘世龙倒是有点大主演的派头,那时人们通常都吸几毛的一盒的“大建设”“大生产”“迎春”“熊猫”之类,刘世龙原来也是只吸这些普通烟中较好一点的,这时他心想:我现在一天这么累,抽烟还不可以抽点好的?于是他下狠心吸当时最好的两个名牌——兰羚或牡丹。
工资不够花,就厚着脸皮从摄制组里借一点钱,一部戏下来,刘世龙不觉欠下摄制组70多元钱。
可能有人会想70多元钱算啥?可在那时却要刘世龙一个月的工资呢。刘世龙很想早些还上这笔欠款,可却拖了很常时间。直到若干年后,他与新婚妻子提起此事,是他的新妻为他还上了这笔欠款。说来令人难以置信。
人们常常将刘世龙看成英雄王成,每当遇到这种情况,刘世龙总是特别强调:“王成是英雄,我是刘世龙,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扮演了英雄王成。”不过,我们可以公正地说:刘世龙为演好英雄王成,却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他为演好英雄历尽艰辛,不以主角自居而总把自己当成普通人,不顾危险,不用替身拍摄危险性较大的镜头,这也应属英雄的品质,刘世龙将英雄王成演得像现在这个样感人,应当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刘世龙不是英雄亦英雄。
与洪水博斗中显英雄
1963年河北省发了一次特大洪水,河北人民为战胜洪水表现出英勇豪迈气概。国家主席刘少奇在京观看到河北省话剧院创作演出的话剧《战洪图》,感到非常好,指示文化部要将此剧拍成电影。文化部立即将此任务交给长影著名导演苏里,片中演员主要由河北省话剧院演员担任,但片中第二男主角丁胜河,是个重要人物,必须水性好,导演苏里几经比较,最后确定由喜爱游泳的刘世龙扮演这个人物。
刘世龙深知肩上担子重,这个人物来得不容易,又是同河北省话同演一片,一定不能给长影和导演丢脸,暗暗下决心要把这个人物演好。
《战洪图》拍摄工程浩大,外景在河北省高碑店水库拍摄。当时,这个水库水质不佳,北京市的脏水未经治理流入到这个水库。水里都能见到漂浮物。为了表现丁胜河决堤放水的效果,刘世龙必须在纵身跳入闸门下的瞬间,迅速提升闸门,洪水倾泄而下,汹涌的波涛将刘世龙翻卷到上面。
而且人要面对镜头,要露出“沿河一中”的背心。闸门的立壁和地面都是水泥垒造,而且壁面地面都十分粗糙,人跳下去喘急的水流冲撞力很大,人体很易被严重擦伤。
又因为是夜景,更增加了危险。摄制组来到现场,导演苏里对水质不洁就让演员一遍一遍地跳下翻上感到过意不去。对跳下翻卷到上来的过程会遇到的危险也心悬在喉。导演苏里先征求刘世龙的意见,说:“刘世龙,这里水质不太好,但找不到比这更符合要求的地方,你觉得可以吗?”刘世龙毫不犹豫地说:“导演,没关系,我也不在这里游泳,不就是跳几次吗?我看可以。
”苏里导演又说:“跳下翻卷上来会有危险,你可要多注意呀。”刘世龙更信心十足地对导演说:“苏导,没有关系,我游泳已有20多年,也常常练习跳水,没有问题。
你把心装到肚子里就是了。”这样刘世龙和全组对拍摄中会遇到的危险都有充分的准备,几台大灯照亮水库半边天,准备动机开拍。导演让刘世龙先试跳两次,刘世龙纵身跳入水中的姿态优美,受到全组人的称赞,看出他确有跳水基本功。
导演确定实拍。刘世龙第一次纵身下跳,提闸门的人提得稍慢,刘世龙从水中翻卷出的时间迟缓,翻卷出的效果不好。第二遍提闸时间恰到好处,翻卷效果亦好,刘世龙难以把握方向,背对了镜头,看不到“沿河一中”的背心。
第三次,跳入提闸时间都好,可背心被水冲掉,光着膀子上来,如此反复多次,拍得都不合要求。刘世龙每跳一次,身上肩肘总要被擦出条条血痕。
拍了3个多小时了,刘世龙跳得的次数亦难已计数,拍得都不理想,时间已到午夜时分。人们身上发冷,刘世龙也有些瑟瑟疲惫状,这时,导演苏里看到刘世龙身上的条条血痕,再望望翻滚水库流下的水中漂浮物,真有些不忍心让刘世龙继续跳下去,生怕出了大的危险。
导演每到这个时候就要下狠心:拍下去,直到合格。在苏导的鼓励下,刘世龙毫不厌倦松懈,喝上几口“老白干”,一次次跳下翻上,跳下翻上,这一个镜头竟拍了差不多一夜工夫。
直到东方微白,总算拍得一个合格的镜头。刘世龙这一夜表现,令全组人员无不称赞。有人说:“刘世龙,你要遇到王成所处情境,我们相信你你会像王成一样与敌人火拼。”《战洪图》内景在棚内拍摄,刘世龙也受罪不少。
在十冬腊月每天与水打交道,脚蹬两只大水靴,身披一件棉大衣,随时准备跳到水里,一拍数个镜头,一连拍了两个月,辛苦可想而知。第一男主角丁震洪的扮演者鲁速身体本很强壮,但也几次病倒。刘世龙年纪轻些,总算支持下来。
《战洪图》于1966年6月初制作完成,未及放映,“文化大革命”便开始了。印成的拷贝便到仓库睡大觉。
转眼到了1973年,“文化革命旗手”江青发现了《战洪图》拍得不错。说:“这个戏很好呀,我怎么没看过呀,这也得重拍一下,里边要加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根据“首长”指示,文化部下令该片重拍。摄制组仍是原班人马,刘世龙又随导演苏里到山东微山湖,再拍《战洪图》,这次拍摄比起首次拍摄,条件大为改善,所有水上的戏,都在微山湖拍摄,微山湖水域广阔,刘世龙喜欢游泳,没有他的戏,他可尽情享受在天然大的湖泊里游泳的乐趣,拍戏中所经受的辛苦,也就微不足道了。
影片拍完,导演苏里虽然经受了被批判的波折,1974年春节影片在全国放映,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刘世龙扮演的丁胜河也受到称赞,这使苏里和刘世龙都感到欣慰。
刘世龙的家庭生活
刘世龙的第一次婚姻带有浓浓的苦涩:1954年他与一位在电影学校的上海籍的同学结婚,1958年在一次下乡劳动中,妻子不慎失足,之后越陷越深,虽然刘世龙极力挽救,最终还是感情破裂,1962年离婚,留有儿子刘小龙跟父亲生活。小龙长大参加炮兵,干得正好,1990年突遇车祸牺牲,年仅36岁。“黄叶未落青叶去,白发人送黑发人”,给刘世龙极大的悲伤。
刘世龙的第二次婚姻却非常甜蜜:新妻莽双英小刘世龙9岁,是北京舞蹈学校的高材生,省歌舞剧院的尖子演员。莽双英本与刘世龙的一位朋恋爱遇到波折,刘世龙前去做思想工作,莽双英发现刘世龙是她要选的郎君。刘世龙工龄长于莽双英,可工资却低莽1级,不敢高攀;而莽双英认为合适,不考虑“低就”,俩人很快确定下关系。
1966年5月1日结婚。婚后两人恩恩爱爱,体贴入微,使刘世龙感到无限幸福。1967年4月喜得儿子刘晓阳,现在晓阳在长春电视台,儿媳高辉在省广播电台工作。
2002年1月生了孙子刘羽琦。一家本其乐融融,不幸莽双英于2001年6月突患白血病,虽经多方医治,终不免与南非总统尼雷尔和戈尔巴乔夫夫人赖莎一样,无法治愈,于2002年3月1日,告别亲人,撒手人寰。
刘世龙与莽双英共同生活了34个年头,每提起莽双英,刘世龙都表现出深深的眷恋。刘世龙虽年过七旬,而身体硬朗,看来比他的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祝愿刘世龙老年生活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