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舞台激光灯 77岁老船工用现代舞台“复活”非遗“涪江船工号子”

2018-12-1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四川新闻网遂宁10月21日讯(记者 赵权军 摄影报道)10月18日,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杂技比赛在遂宁市隆重开锣,平均年龄75岁的涪江号子工们利用现代声光电艺术,表演了一曲旋律悠长.场面华丽的舞台剧<龙船号子>,博得数千名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这些号子工所表演的节目是已消失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涪江船工号子,"我们要让祖宗传下来的艺术再获新生!"表演者梁崇康表示.现代舞台激光灯 77岁老船工用现代舞台"复活"非遗"涪江船工号子"涪江上的老

四川新闻网遂宁10月21日讯(记者 赵权军 摄影报道)10月18日,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杂技比赛在遂宁市隆重开锣,平均年龄75岁的涪江号子工们利用现代声光电艺术,表演了一曲旋律悠长、场面华丽的舞台剧《龙船号子》,博得数千名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这些号子工所表演的节目是已消失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涪江船工号子,“我们要让祖宗传下来的艺术再获新生!”表演者梁崇康表示。

现代舞台激光灯 77岁老船工用现代舞台“复活”非遗“涪江船工号子”

涪江上的老号子工模拟拉纤场景。

30余名纤夫拉艘大船“每天要吃7顿饭”

今年77岁的梁崇康,是这支表演团队中年龄最大的演员。虽然演员们在舞台上是模拟各种拉纤场景,但对梁崇康而言每个动作和场景都十分熟悉,因为50多年前他就是名拉船的纤夫。上个世纪中期,因遂宁地区的铁路运输尚未发展,公路运输尚存在于规划设计方案中,遂宁、蓬溪等地的商铺货物运输均靠涪江上货船维系。“当时遂宁人吃的食盐、棉花、煤炭等生活物质都需大船从外地运输过来。”

现代舞台激光灯 77岁老船工用现代舞台“复活”非遗“涪江船工号子”

“一艘大船需要七八十个纤夫才能拖动,而村里是一艘60吨重的小船也需要二三十个壮劳力拉纤。”梁崇康回忆说,那个年代涪江成为川中遂宁地区连接外界唯一的途径,他的家乡蓬溪县金桥镇与涪江毗邻,拉纤是村里的大多数劳力们的谋生技能。当时年仅10多岁的梁崇康子承父业,成为一名船工,因其喜爱唱歌,自然做了号子工中的领唱者。

现代舞台激光灯 77岁老船工用现代舞台“复活”非遗“涪江船工号子”

船工们吃住都在船上,他们赤身裸体地扛着纤绳,拖着几十吨重大船行进。“每过一个险滩就要喊一曲号子,以激励号子工们使劲用力,齐心协力将大船拖出险滩,进入利于行船的水面。”梁崇康说,“那时号子工的生活艰苦,二三十个壮劳力拉艘大货船,每过一个水流湍急的大险滩就得吃两顿饭,每天只能行进十多公里水路,船工每天要吃7顿饭才够。”

由于当时涪江上的通航条件差,江面上滩多弯急,每艘大船无法仅靠船桨划动,而号子工的角色不仅是纤夫,还是码头装卸工人。号子工拖着空船从遂宁犀牛提码头出发后,逆水而上到绵阳装好蓑草、棉花等土特产,再拉着大船顺江而下,直抵重庆的江北码头,卸完货再装好一船煤炭、食盐等货物,最后再次逆流而上回遂宁,如此往复拉船出港一次就要花费一月。

“拉船、种田累了就喊一曲号子”

梁崇康回忆,为便于拉着沉重的大货船行进,号子工只能穿一件长衫外套,若遇水位较深的河段需脱光衣服,一只手将外套高举过头顶,另一只手拽着纤绳,所有人都躬身扛着纤绳,吃力地向前迈步。“船越重,滩越险,就少不了号子工的传唱的‘号子’了。”他说,每首“号子”的作用都是鼓舞士气,让号子工用力拖船,其功效类似于军歌。

上个世纪70年代,已在涪江两岸拉纤行走了十余年的梁崇康迎来人生一次转折,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涪江两岸的公路贯通后,从遂宁去绵阳和重庆有了大客车,加之涪江沿线水电站数量增多,落后的船运被快捷公路运输取代。“号子工失去用武之地后,纷纷上岸种田或经商。”梁崇康上岸后,组建家庭养育三个孩子,但吟唱船工号子是他毕生的爱好,“种田累了就喊一曲‘号子’,总能激愤人心,鼓励自己努力种地。”梁崇康笑呵呵地说。

2002年,梁崇康老家村委会看中他喜欢喊“号子”的爱好,就让他成立一支村民文艺宣传队,负责帮村委向村民普法或宣传党的好政策等,同时还得帮村委搞好村里的文娱生活,每次搞活动梁崇康都会教人一起喊船工号子,而他教村民们演唱的“号子”就是遂宁涪江船工号子的经典曲目。

涪江船工号子,是号子工在漫长的水运劳动中,产生发展并流传下来的劳动号子。生动地反映了当时船工们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表现了船工们运输途中的艰辛和劳累。涪江上的船工在水运劳动中所唱的劳动歌曲,属套曲形式。

在21世纪初,涪江船工号子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悉,涪江船工号子传承至今有近30首,不仅有《三转弯》《边桡》《打艄号子》等悠扬甜美的曲目,还有出水、逆水使用的曲目,每一首号子都非常好听,传唱起来也是朗朗上口,简单易记。

利用舞台艺术让涪江船工号子“复活”

为将涪江船工号子继续传承下去,2008年已年逾六旬的梁崇康组建了一支涪江船工号子表演队,但在组建队伍之初就遭遇了无人报名的尴尬。他说,从前拉纤的号子工现在已年逾古稀,而绝大数人都不愿赤裸臂膀来“拉纤”,即使是仅在舞台上模拟表演拉纤的场景,“他们认为表演是需要收费的,所以最终我勉强凑齐10多个村民。”梁崇康说。

“如今年轻人不懂船工号子,也不了解涪江船工号子的悠久历史。”为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涪江船工号子,梁崇康每年带着团队奔赴遂宁各地表演。在现代舞台的声光电技术之下,老号子工们凭借着各自的记忆,将几十年前的拉纤和喊号场景融入到现代舞台艺术中,将一首首曲调悠长、感染力十足的涪江船工号子淋淋尽致地展现给了观众。

梁崇康说,虽然现在关于涪江船工号子的表演活动增多,但队里的演员年龄逐渐增长,活动中不少费力的表演技能已无法实现,而更令他担忧地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学这个,非遗项目涪江船工号子苦于找不到年轻的传承者!”梁崇康曾找到村里的几名年轻人,表示让其学习喊号子和表演拉纤却遭其拒绝,“这些年轻人认为学这个不能挣钱,所以愿学习这门古老艺术的人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