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充当了几年皇帝 昏庸“皇帝”王世充为啥总是花样百出?

2019-04-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隋朝的东都洛阳,是王世充的重要资本.不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观念上,拥有洛阳,就可以傲视群雄.王世充本姓支,是西域胡人,因母亲改嫁王氏,所以改姓王.从才学上说,王世充是很杰出的,他不仅懂得儒家经典,也精通历史,还擅长兵法和法律,甚至明了龟策.推步之术.王世充当了几年皇帝 昏庸"皇帝"王世充为啥总是花样百出?这龟策.推步之术,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就是算命之类的事.王世充还有一个特长,就是特别善于辩论,史书说他"辞议锋起,众虽知其不可而莫能屈",就是说,虽然他没有道理,但是

隋朝的东都洛阳,是王世充的重要资本。不论是军事上,还是政治观念上,拥有洛阳,就可以傲视群雄。王世充本姓支,是西域胡人,因母亲改嫁王氏,所以改姓王。从才学上说,王世充是很杰出的,他不仅懂得儒家经典,也精通历史,还擅长兵法和法律,甚至明了龟策、推步之术。

王世充当了几年皇帝 昏庸“皇帝”王世充为啥总是花样百出?

这龟策、推步之术,听起来很专业,其实就是算命之类的事。王世充还有一个特长,就是特别善于辩论,史书说他“辞议锋起,众虽知其不可而莫能屈”,就是说,虽然他没有道理,但是口才十分了得,大家就是无法辩过他。如此说来,王世充还真算是一个文武全才。

王世充当了几年皇帝 昏庸“皇帝”王世充为啥总是花样百出?

王世充还很会溜须拍马。他当江都宫监,就是隋炀帝在插州的行宫长官时,想尽办法让皇上高兴,隋炀帝别说多信任他了。在隋炀帝雁门被突厥包围的时候,王世充得到勤王的命令后即刻从江都出发,日夜兼程奔赴雁门,夜不卸甲,日不洗漱,蓬头垢面,无数次大哭。

王世充当了几年皇帝 昏庸“皇帝”王世充为啥总是花样百出?

虽然对于解除雁门之围,王世充并没有立下具体的功劳,但他表现出来的耿耿忠心,连隋炀帝本人都大受感动。如果只是一味地媚上,终究只能做亲信而已,可王世充还擅长驭下,每次统兵出征,战利品一概赏给士兵,于是大家都特别愿意为王世充卖命。有了皇上的信任,有了士兵的拥戴,他具备了做领袖的基本素质。

隋末大乱开始了,王世充的机会来了。王世充多次平定过农民起义,深得隋炀帝的信任。所以,当洛阳遭到李密的多次重创之后,隋炀帝命令王世充率领主力从江都前往增援,王世充与李密大战,成为当时各个战场中最激烈的战役。双方互有胜负,而李密也被牢牢地困在洛阳,无力他顾。

隋炀帝死后,王世充很快控制了洛阳,接着打败李密。李密逃往关中,属下多投降王世充,他的势力进一步扩张。王世充又获得了许多头衔,最得意的是被封为郑王。作为相国,他也能够在短时间内表现出一副亲民爱民的姿态,因为更大的野心在日夜鼓动着他。

上有所好,下必有应。一个叫做桓法嗣的道士捕捉到了郑王的心理,献了一个叫做《孔子闭房记》的东西,好像是一幅图画,上面画着一个人手持木杆在赶羊。这个道士解释说,隋朝的皇帝姓杨,一个木杆就是王字,这说明在隋朝的后面就是王姓得天下,所以相国应该取代杨氏为天子。

王世充很高兴,让这个道士当了谏议大夫。为了制造舆论,王世充让人抓了许多鸟雀,在绢帛条上写下对自己当皇帝有利的文字,绑在鸟颈上,然后把这些鸟放飞。结果有人再度抓到这些鸟,就来报告,说飞鸟颈上有如此这般的字条,真是不可思议,难道这是天命之征吗?王世充就大赏这些捕鸟的人,于是有更多的人再去捕鸟。

公元619年的春天,洛阳一带的飞鸟真是倒霉透了。像小鸟一样被王世充玩于掌心之中的,还有皇帝杨侗。他当然不愿意把帝位让给王世充,挣扎一下,力量悬殊,只好放弃。这一年的四月,王世充登上帝位,国号郑,年号为开明。他的王姓兄弟子侄,一个个都封了王.奋斗了几十年的王世充,攀上了他人生的制高点。

王世充初当皇帝,很激动,一度下决心好好工作。开始听政的时候,王世充真的很认真,可是没有过几天,他就开始厌烦了,因为朝政千端万绪,无穷无尽。他行至大街小巷,老百姓稍微回避一下即可,并不像其他皇帝那样要清道。

他对百姓说:过去皇帝高高在上,民间的事情什么都不了解。我不是贪图地位的人,主要是为了拯救百姓。现在虽然是皇帝,但同刺史一样,凡事亲自过问,与百姓一起评论朝政.因为担心宫闱制度严格,百姓有事不能上达,所以他决定在宫外听朝。听到这个消息,百姓很踊跃,每天上书的人有几百名,涉及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王世充坚持了几天,再也没有了踪影,一定是又厌烦了。

皇上易骗,百姓难欺。像王世充这样善于哄骗皇上的人,在官场上几乎是平步青云,但是同一个人却无法应付天下百姓。为什么?因为演戏的方法只是对上有效。

也许,内部的问题让王世充没有了演戏的兴致。许多人开始叛逃,关中的李唐成了理想的方向。王世充加大司法打击力度,他设立五家相保制度,一家逃亡,四家诛连。王世充担心有人出城就会逃跑,所以规定:凡领兵出战者,先把家小押往宫中做人质。

偌大的洛阳城变成了杀人场,洛阳宫则变成了大监狱。

如此内政若不招来外敌,一定天理不容。何况不论是河北的窦建德还是关中李唐,对于洛阳这个兵家必争之地,早就虎视眈眈。

从王世充称帝的第二月, 619年的五月,王世充与窦建德就开始兵戎相见,形势明显更有利于窦建德,因为他拥有广大的河北地区,而王世充的洛阳正在变成饥饿之都。逃出洛阳,成了许多人的一线生机,于是王世充开始限制百姓出城名额,但是来自生存的压力太大,人们依旧想办法逃跑。也有不逃,等到的是人食人惨剧的发生。公元620年七月,唐朝终于派出李世民为首的大军,王世充皇帝的好日子可以数指而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