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正惊天 “嫁人就嫁刘国正” 专为惊天逆转而生的武汉小伙

2018-11-0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刘国正说:"四年前,网络上就有'嫁人就嫁刘国正'这句话了,当时我没上网看,是朋友告诉我的.当时小,更不可能有什么领悟.我觉得每个人在他的生命中都会扮演一种角色吧,至少在打球中,我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可能就是让人放心吧."刘国正惊天 "嫁人就嫁刘国正" 专为惊天逆转而生的武汉小伙憨憨的刘国正有一张可爱的娃娃脸,根本谈不上英俊;他还没有取得一个单项世界冠军,没有张扬的资本.但这个专为惊天逆转而生的武汉小伙子,却在四年的时间里,从大阪到上海,用自己死水微澜般的冷静和干柴

刘国正说:“四年前,网络上就有‘嫁人就嫁刘国正’这句话了,当时我没上网看,是朋友告诉我的。当时小,更不可能有什么领悟。我觉得每个人在他的生命中都会扮演一种角色吧,至少在打球中,我扮演的就是这样的角色,可能就是让人放心吧。”

刘国正惊天 “嫁人就嫁刘国正” 专为惊天逆转而生的武汉小伙

憨憨的刘国正有一张可爱的娃娃脸,根本谈不上英俊;他还没有取得一个单项世界冠军,没有张扬的资本。

但这个专为惊天逆转而生的武汉小伙子,却在四年的时间里,从大阪到上海,用自己死水微澜般的冷静和干柴烈火般的热血,让对手在距离胜利的咫尺之遥无功而返;让两场“希区柯克式”的经典悬念在乒坛永恒地定格。

刘国正惊天 “嫁人就嫁刘国正” 专为惊天逆转而生的武汉小伙

对手扼腕悲凉,国人荡气回肠。

关于逆转波尔

如果用绝处逢生来形容四年前刘国正在大阪上演的奇迹,那么对手从廉颇老矣的金择洙换成了年富力强的波尔,四年后,刘国正在上海再次自导自演的大逆转也可以被称作是九死一生了。

刘国正惊天 “嫁人就嫁刘国正” 专为惊天逆转而生的武汉小伙

上场前,我不知道自己的胜率有多大,但我坚信,自己肯定能赢。我也没顾及外界怎么说,就想好好发挥,肯定没有问题。从1比0领先,到1比2落后,前6局,我俩每局的比分悬殊都很大。我从波尔的眼神看得出来,他的压力比我大。刚上场时,他击球的质量不行,但他比我打得还要好一点。我主要是无谓失误多,因为太想拿下比赛了。我这个人就是这样,表面上看不出来,其实心里非常想赢。

决胜局,在比分上我以3比8落后。当时拣球的时候,我发现肖指导已经被罚出场外了,而国梁就坐在离我最近的包厢上说:“搓长球,反拉,一定要坚决。”此前,我一直在用直线去控制波尔,但是控制不住,于是干脆就把球劈长了让他拉,反正那个时候他拉过来的球质量已经很低了。

3比8落后5分时,我的局势已经非常困难了。落后这么多分,我哪里还能有什么想法,就是能赢一分抓住一分,把比分咬回去。人吗,往往都是在领先或者距离胜利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容易侥幸和保守。但我当时已经不能保守了,横竖都是死,只有豁出去这一条道了。更没有想自己会输,当时就是一个赢的信念。

赢下来之后,我感觉那真是一种解脱。是的,我落泪了,但那是因为太激动了,是一种控制不住情绪的感觉。四年前赢金择洙,也是这样,就是被压了一个多小时,那种压力突然都释放出来了,完全是来自解脱的快感。

改发球一度想退役

2000年45届世乒赛团体决赛击败卡尔松,2000年悉尼奥运会进入男单八强,刘国正在大阪世乒赛之前的道路走得一帆风顺,所以,洒在大阪的泪,也许只是一种青春道路上的例行仪式。

2003年,经历了巴黎世乒赛被科贝尔逆转淘汰的噩梦后,刘国正似乎已经被球迷们淡忘了。2001年后出台的“无遮挡发球”规则,给刘国正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他一度在技术上走入了绝境。

刘国正坦言:“在那几年中,有些时候我遇到了技术上和比赛中的困难,确实想到过放弃。但好在,最终我坚持下来了。”

2003年,王皓横空出世,邱贻可一战成名;2004年,陈杞异军突起,郝帅来势汹汹。

变则通,通则久。在近乎狭小,并日益难以容身的生存空间中,刘国正爆发了求生的强大动力,已经形成定式数年的技术风格,被肖战和他肢解了。

应该说,1999年到2001年之间,我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技术风格,所以让很多对手都不适应。世乒赛之后,马上改了无遮挡发球,无论从心态,还是到局势、自我评价,我都像是从一个高点转到了一个低点上,但我一直感觉自己的球还行,就没有去尝试新的技术。

于是我尝试变化,但还没有全新的认识,变得不够彻底。就算平时练了不少,但是一到比赛,我就想用正手,就觉得正手有数,其实当时我的反手已经不错了。促进我在技术上进行改头换面的变化,还是卡塔尔团体世乒赛第一场险胜意大利的蒙戴罗。

他此前赢了吴尚垠,状态不错。我一上来0比2落后,最后3比2险胜。比赛中,一些好技术根本不敢用,就是怕输,就想赢下来。但是赢得比较狼狈,我当时就发誓,以后一定要尝试新的技术,就是要输,也要体现出新的技术风格。

2008,我也有机会

世乒赛,我没有拿到一个冠军,但是我坚信自己的实力,并不断地打下去太有帮助了。我的技术不是最先进的,年龄也没有优势,但最起码,2008年我还是有一定机会的,自己在希望不断地向上走。至于确定性的目标,我只能说,目标定在了2008年,成绩还是要去争取。但三年的时间,有很多突发性因素,这是我们不能预料的。另外,年轻选手的崛起给我们压力很大,可我是这种人,压力越大,我就在压力中越能发挥出自己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