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天寿山水 潘天寿画山水 其中意境你可懂?
潘天寿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
潘天寿(1897-1971),字大颐,号寿者.1945年任国立艺专校长。1959 年任浙江美术学院院长。他对继承和发展民族绘画充满信心与毅力。为捍卫传统绘画的独立性竭尽全力,奋斗一生,并且形成一整套中国画教学的体系,影响全国。
他的艺术博采众长,尤于石涛、八大、吴昌硕诸家中用宏取精,形成个人独特风格。不仅笔墨苍古、凝炼老辣,而且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他曾任中国美术协会副主席、全国人大代表、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
著述有《中国绘画史》、《听天阁画谈随笔》。他是一代艺术大师和美术教育家。爱好字画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淳道字画的微信公众账号:淳道字画(chundaozihua),里面有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的更多有关字画的知识。
溪山烟雨 镜片 设色纸本 1920年作
潘天寿艺术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具有大胆的创造精神,他常说:“荒山乱石,幽草闲花,虽无特殊平凡之同,慧心妙手者得之尽成极品。”作为吴昌硕的入室弟子,潘天寿不囿于吴的格局范式,每作必有奇局。此幅溪山烟雨的树叶山石皆以浑点点染而成,墨韵浓、重、焦、淡相渗迭,突显出用笔凝炼和沈健。
以极突出的块面来分割取势,留白留黑处,落笔大胆,点染细心。整个画幅的结构颇具匠心。两颗树身自中向上背向倾斜,左侧树帽至树干向左上倾斜出画面,暗含画面绵延无尽之意藴,在左上靠边空白处题款,将势收回。
近景树帽与中景之间的雨后溪流,自左而右;中景上方山石相接未接之间留有空白以透气。潘天寿的画材虽属平凡,但经重新布局却产生出不平凡的艺术感染力,显示了画家出奇制胜的构图才能,也表述了其对平凡事物的内在情感。
爱好字画的朋友也可以关注淳道字画的微信公众账号:淳道字画(chundaozihua),里面有小编精心为大家准备的更多有关字画的知识。
长风白水图 指墨 设色纸本 镜片 1922年作 (181.5万元,2005年12月西泠秋拍)
画中林木在秋风劲扫下折枝弯腰,残叶飘零,林间奔流的溪水由远而近,挟势而去。纵观全图,一股激越之气满溢全纸。左上端首绝句:残叶残叶千林摧,长风劲扫圆空开。奔流独许三万里,此水源从天上来。平仄自然,意境天成,恰题而大气。一幅信马由缰的指墨山水经此绝句点题,精神立出。
仿八大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1924年作
潘天寿推崇的八大,在图式语言上对他成熟期山水画作的影响不明显,但由此幅《仿八大山水》画中可以看出他早期确曾对八大绘画下过一番功夫。此图并没有取形似,而是化皴为线,化酣畅为肃严,全图意境犹在清人之间。画作中并没有在形式上锐意张势造险,但已经可以看出他后期绘画中对画面形式构成的雕琢意识。
现存早期潘天寿早期画作无多,因此对潘天寿早期绘画的认知都停留在粗率豪放的层面,《仿八大山水》一图对笔墨的运用和对空间的切割处理等,都堪称其早期经意之作。
听秋图 立轴 设色纸本 1928年作
款识:去冬,颐渊师约来白马湖,属写听秋图,匆作未应。翌年重到驿,正木樨开侯,小住听秋老屋,漫涂此帧,报命而已。戊辰秋,阿寿。钤印:寿
上款颐渊,即潘天寿在浙江一师的老师经亨颐,故尊称颐渊师。潘天寿早期画风颇受吴昌硕影响,构图疏简,笔墨粗放,但吴缶老不擅山水,故潘天寿直追前人,取法石涛、石溪。潘天寿19岁那年,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该校教员阵容极盛,如刘大白、李叔同、夏丏尊等,校长经享颐。
潘天寿独钟奇崛凝重的碑帖,既是个性使然,也是受经亨颐影响。经亨颐先生临写的二爨,尤其爨龙颜碑,结体如山岳雄浑,颇似家乡的雷婆头峰。形成潘天寿独具风貌的书法风格。
潘天寿治印,得益于经亨颐的指点和鼓励。潘天寿积极参加李叔同组织的篆刻研究“乐石社”。经亨颐与李叔同等对金石素有研究,俱属西泠印社社员。毕业前夕,潘天寿去拜见经亨颐先生,经为其书写字对“幽居少人事,太宇有天光”。
1927年,经亨颐邀请高足潘天寿到白马湖寓所听秋老屋,请当时已经颇有声望的潘天寿画听秋图。潘天寿性格里的严谨是与生俱来的,恩师之瞩令他既惊喜又担忧,为了画好这幅画,他没贸然动笔,第二年再次来到白马湖才完成了这图,自谦云“漫涂此帧,报命而已”。
听秋图用笔凝重朴厚,结构疏密有致,正可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萧木红叶掩映之下,听秋老屋,恩师秉烛批阅,意境清幽,颇有古意,乃潘天寿早年流传世不经见之精品。潘天寿字大颐,但是老师经亨颐字颐渊,老师在世时,潘天寿从来不用大颐字,实为退避三舍,对老师尊重有加。
拟石涛笔意 镜心 水墨纸本 1929年作
款识:石溪开金陵,八大开江西,石涛开扬州。匹马驰驱,各有奇径。其一笔一墨全从蒲团上得来,世少特出之士,怎不斤斤于虞山娄东之间。曾见苦瓜和尚本,即背拟之,病后把笔,力不随心,未悉能得其大略否耶。十八年秋分前一日,三门湾人寿并志。钤印:阿寿(白文)、三门湾人(白文)
潘天寿是中国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大师,殊不知,其很多山水作品也往往高人一筹。画山水须得山川之要领和奥秘,又须得驾驭整体之能力。潘老极善从“荒村古渡,断涧寒流,怪岩丑树,一峦半岭,高低上下,欹斜正侧”等不经意处发现其姿致之天然,意取之清奇纯雅,品质之高华绝俗,觅得幽深静穆之美。
中国画讲求境界格调、气骨神韵,而最后都要归结到画面的笔墨表现上。潘天寿用笔、用墨均十分精到,既有传承,又能超逸。这幅仿古山水,虽为摹古,实际上他并没有刻意追求古人所强调的皴法,而是以自已特有的劲健明豁的笔线勾勒,无论山石、树木、水流、楼舍,在表现中都强调取势,追求笔简意远的艺术效果。
所以说,潘老的山水画是明豁严实,笔意奔放,超逸空灵而韵味无穷。
这幅仿古山水《拟石涛笔意》以淡逸的笔墨描绘淡远的山间小景。近景溪水潺潺,树木参差错落,有疏有密。中景房舍掩映山林、山路蜿蜒而上。远景山峦叠嶂,气势磅礴。这是一种全景式的深远构图,既有传统又不无自我面貌。
1929年潘天寿作此画时年方32。从画风看,则深受明末清初遗民画家石涛、石溪、八大等人的影响,山石笔线转折顿挫,通篇布局留白守黑十分严谨,画面极为整体又十分丰富,显示出深厚的传统功力。
这是对传统文人画“温柔敦厚”的挑战,敢言“一味霸悍”,用笔方硬,造型夸张,有浙派遗风。从其自题可知,潘天寿对艺术的追求:取石溪、石涛之长,又融八大之法,结合时代特点而化为自己的笔墨结构,使得这幅仿古山水不但面目一新,又十分耐看;虽不及其五六十年代成熟期,但“霸悍”之风已现,确为潘老早期难得之山水佳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