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假虎威相近的成语 叶公好龙与狐假虎威
本来不想对段君、韩啸打架事件置一词,因为围绕其展开争论实在没意义(围绕没意义的事争论肯定是"浪费时间")。段、韩冲突完全是私事,难以上升到"学术层面"探讨。如果想要帮段君(替段君抱不平)或帮韩啸(替韩啸说话),那就应该站队"约架"。
不过,貌似替段君抱不平的人数要远远超过替韩啸说话的人数——替韩啸说话的人可以说是寥寥。可以预计,结果是韩啸被段君的哥们儿打得头破血流。但是,真理未必掌握在多数人手里。谁有理谁没理,落到"理"字上面,自有(要)"公论"。别看很多人没有"直接表态",甘心做一个"可耻的看客"(我也是),但这并不代表其心中没有一杆秤。
讨论"段君、韩啸打架事件"没什么意思。但有人将其上升到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界现状的讨论就很有意思了。人们不妨将段、韩事件视为一根引爆埋藏在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界的定时炸弹的导火索。我也一直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现状有看法、意见,所以,在此一吐为快。
其实,近几年不断发生批评家和批评家、批评家和艺术家、策展人和机构管理人员(比如画廊老板、美术馆馆长等)之间起摩擦(交恶)的事。有些人喜欢讲,人和人起摩擦是因为人的问题(有时候是性格的,有时候是理念的,有时候是利益的),也有人动不动谈"处事"——上升到品评他人"人品"的"高度"。
在我看来,无休止的人身攻击和道德指责反映的并非"人际问题",而是中国当下艺术生态的问题。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事件"的发生证明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所谓"中国当代艺术"并非铁板一块,其并非谁谁谁一人说了算。
近日由段、韩事件引起的围绕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现状的一系列争论让我想起很早以前学到的两个成语:叶公好龙和狐假虎威。什么叫"叶公好龙"?什么叫"狐假虎威"?其意旨众所周知,无需说明。我用"叶公好龙"一词谈论"老批评家",而用"狐假虎威"一词谈论"新批评家"(新青年)。
很多人对待"批评"的态度让人觉得其不过就是"叶公好龙"。而令人大跌眼镜的是,很多所谓的"批评家"也恐惧他人对自己的"批评",但又口口声声称自己很"独立",并标榜自己为"批评家"。
说白了,其不过就是"虚伪"。了解一下,很多"老批评家"(老东西)似乎只剩下"呼吁"、"提倡"、"号召"批评的能力而彻底丧失了"独立批评"(批判)的能力。可真是虚伪啊!
一口一个"民主",一口一个"自由"、一口一个"批评"的人实际却奉行着黑帮的手段——成日干着拉帮结派、党同伐异的勾当。而"新批评家"(新青年)在忙着干些什么呢?狐假虎威!傍大腿。
中国人(包括我)在虚伪的道路上一路狂奔,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的社会愈来愈成为"谎言盛行的社会",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所以,请不要蔑视他人的"真话"——不敢说真话也不见得要恐惧"真话",当然,很多人早已*惯于"撒谎"——让一个精于撒谎的人接纳说真话的人那实在是困难。而"艺术批评圈"早已堕落为最虚伪的人群之一。
中国的艺术生态是"江湖艺术生态"。有人很享受走江湖的生活,但有人也反感走江湖,这因人而异。但是,指向未来的思考必然应将"江湖艺术生态"视为批判的对象。很多人想通过主张"江湖艺术"(所谓的"中国当代艺术")对抗"庙堂(官方)艺术",由是有了"庙堂(官方)艺术体制"和"江湖艺术生态"的对立、并立。
但"法制社会不容许江湖的存在"。倘若我们期望"法制社会",那么就请不要为"江湖"高唱赞歌。虽然有人从"江湖"走向了"庙堂",有人从"庙堂"走向"江湖",有人脚踩两只船(在"庙堂"和"江湖"间游离),但这不是人们鼓吹"艺术江湖"的合法依据。
请不要用现实否定理想!而现在我们需要的全新目标是"现代艺术动态管理"。
"人际文化"、"圈子文化"、"艺术江湖"……这些都是对"旧体制"、"旧生态"表达不满的词汇。我想起柏杨的批判词——"酱缸文化"。很多人津津乐道的所谓的"江湖文化"(江湖艺术、艺术江湖)不过是"酱缸文化"的精微化。
有人成日泡在酱缸里,很是享受,容不得干净或渴望干净的人。说起那些迷恋"酱缸"的人,我想起鲁迅《狂人日记》中的句子:"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
苏坚质问中国的艺术批评家:到底差什么?我的回答是:看看西方著名批评家,相较,中国"批评家"(甚至可以直接称其为"屁评家")什么都差。我曾写过,"放眼全球,关注世界学术动向,中国不管是体制内的御用文人还是体制外的江湖混混,都不过是过眼云烟,其所从事的许多工作不过是自欺欺人,没有丝毫学术价值。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的传统》)我不是装清高,我是知道自己的半斤八两的,人贵在有自知之明,人不能总往自己脸上贴金而往别人脸上抹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