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是谁平定 周亚夫 平定七国之乱却为何绝食而亡
当文帝移驾至周亚夫的细柳营外时,却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只见营门外面,甲兵林立,军容整肃,好似临敌一般,文帝正在暗暗惊叹之时,先驱侍从已回报文帝,说是车驾被营门兵拦住,无将军令,车驾不得入营。文帝于是取出符节,交于侍从,命他入营通报。
周亚夫这才传令开门,迎文帝入营,在文帝御驾刚要入营之时,营门兵嘱咐道:“将军有约,军中不得驰驱。”文帝闻此,也只好按辔徐行。等文帝的车驾到了营门里,周亚夫才从容出迎,但却只是对文帝作了一个长揖,并未跪拜,说道:“甲胄之士不拜,军营之中当按军人之礼,请陛下勿怪!
”文帝不禁动容,劳军已毕,文帝又嘱咐数语,然后便出营回宫。而周亚夫却并未出营相送,待文帝退出,仍然紧闭营门,严整如故。文帝见此景,不禁感叹道:“这才是真将军啊!霸上、棘门的将士,好似儿戏,怎可御敌,还是亚夫治军严谨,无隙可乘!”
周亚夫细柳成名,待匈奴兵退去,文帝遂擢升亚夫为中尉。三年后,亚夫的兄长胜之杀人获罪,爵位被夺,然文帝念周勃开国有功,便选亚夫继袭爵位,封为条侯。一系列的重用升迁,足见文帝对周亚夫的赏识器重,在文帝弥留之际,嘱咐太子刘启(即汉景帝)道:“周亚夫缓急可恃,如将来天下有变,尽可使他掌兵,不必多疑!”
汉景帝 刘启(公元前188年-公元前141年)
文帝可能是已经预感到自己死后,吴王刘濞必反,所以才给儿子留下了这样一个严谨持重的将才,而周亚夫也确实不负众望,在接下来的平定七国之乱中大展身手!
公元前154年,隐忍多年的吴王刘濞终于发难,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发动叛乱,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向关中杀来。景帝闻变大惊,此时想起父亲的遗嘱,便立刻宣周亚夫入朝觐见,命他督兵讨逆,周亚夫直任不辞,景帝大喜,遂擢升亚夫为太尉,令其统兵出讨吴楚。
此时吴楚叛军主力正在攻打梁国,兵锋正劲,梁国独木难支。而这梁王刘武又是景帝的亲弟弟,所以他数次写信向景帝告急,请调周亚夫支援,景帝无奈,也只得催促亚夫驰援梁国。然而周亚夫却已事先制定好了退敌的策略,他向景帝上书献计道:“楚人剽悍,难于争锋,现只可将梁国舍弃,使他固守,待臣先断敌粮道,再一举击之,敌军必败!”
景帝此时尚需倚仗亚夫,便也只能让他依计而行,梁国的安危就只能靠梁王自己了。这刘武倒也并非庸才,见周亚夫不来驰援,虽然愤恨,但也无奈,只得靠自己了。他亲临战场,日夜激励士卒,一意死守,并选中韩安国协助守城,这韩安国也是个持重善守的人才。最终,梁国还真的被奇迹般的守了下来!
而此时的周亚夫已领兵走蓝田,出武关,进抵洛阳,直入武库,趁其不备,迂回到了吴楚军的后方,断其粮草。吴楚军闻听粮道被截,又惊又恼,遂回师与亚夫军决战,经几番鏖战,最终不敌,溃败而逃。亚夫遂指挥将士,荡平吴楚大营,吴楚兵无路可退,只得缴械投降。
平定七国之乱周亚夫行军路线
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立下不世之功,班师回朝,风光无限。所谓“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志得意满之时更应谨慎小心,收敛锋芒。可是周亚夫似乎不通此道,他在朝中还像在军中一样,不知对上恭顺,正是他的这种性格把他一步步的逼入了绝境!
一日,汉景帝朝议废立太子之事,决定废掉太子刘荣,朝堂上,条侯周亚夫、魏其侯窦婴先后诤谏,力保太子刘荣。怎奈景帝心意已决,并未听从周亚夫和窦婴的进谏,最终还是将太子刘荣废掉,改封临江王。想那窦婴正是窦太后的侄子,论起辈分,景帝的儿子都是他的外甥,无论立谁为新太子,窦婴也是他的舅舅,不太可能出现立场问题。
但你周亚夫就不一样了,你不姓刘,也不姓窦,你现在极力拥护太子,就等于反对未来的储君,而你又是战功显著的将军,当世罕有敌手,你既然已表明立场,自然不能留你!
或许周亚夫想不到这么多,自古废长立幼,取乱之道,他作为一个臣子,也只是在尽他的职责罢了。但是,政治有时比战场还要凶险,杀人于无形,不知不觉,刀子就可能已经架到你的脖子上了。这次力保太子已经为周亚夫埋下了杀身之祸,景帝也因此对周亚夫提高了警惕,逐渐疏远了。此时丞相陶青病免,景帝便擢升周亚夫为丞相,所谓的“出将入相”,实则是剥夺了他的兵权。
可叹周亚夫仍未窥破玄机,还是一味地顶撞景帝。景帝先后就皇后兄王信和匈奴降将的封王问题和他商议,没想到他不仅坚决反对,还拿出高祖“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的遗训据理力争,惹得景帝大怒,周亚夫也赌气称病辞官,景帝竟不挽留,立刻准了辞请。虽说屡次犯颜,但此时的景帝还是念在他平乱有功,暂时没想动他。
然而梁王刘武却是一直对周亚夫怀恨在心,想那梁国虽然守住,也是九死一生,而周亚夫见死不救,刘武岂肯放过他,恰逢亚夫屡触逆鳞,刘武便经常伺机向景帝说他的坏话。所谓“不怕没好事,就怕没好人”,梁王的话进一步加深了景帝的疑虑,终于,景帝决定最后试探一下周亚夫。
一日,景帝在宫中设宴,邀请亚夫赴宴,亚夫奉诏入宫,行了拜谒礼,景帝便令其入席,并与亚夫聊了数语。宴席排摆已毕,亚夫面前只摆了一整块的大肉,别无它食,景帝令亚夫进食,可却未给其准备切肉的刀子和筷子。亚夫暗思这必是景帝有意戏弄,不免怒意勃发,但他毕竟不敢向景帝发怒,便顾视席间侍者,喊道:“可取箸来!
”哪知这侍者早已由景帝叮嘱,装聋作哑,对亚夫的话全然不顾。亚夫见侍者无动于衷,正要再次发作,偏景帝此时向他笑道:“这还不能使君满意吗?”亚夫又恨又愧,不得已起身下拜,免冠称谢。哪知景帝才说了一个起字,亚夫便立即起身,转身离去!景帝无奈目送亚夫出门,不禁叹息道:“此人绝非少主之臣啊。”此时景帝杀意已决。
此宴之后,周亚夫常郁郁不乐,老态日显。其子恐父年老,便预做准备,提前购买了五百付甲盾,用作护丧仪器。但私置甲兵是被朝廷严禁的,所以便有人揭发周亚夫私制兵器,意图谋反,而此次汉景帝不会再放过他了!
周亚夫在接受审问时,却一言不发,官吏无奈,只得如实禀奏景帝,景帝怒斥道:“我何必要他对答呢!”遂将周亚夫移交廷尉,廷尉问亚夫道:“君侯何故谋反?”亚夫此时方才辩解道:“我儿子买的都是送葬的用具,怎能是谋反呢?”哪知廷尉竟讥笑道:“君侯就是不在地上谋反,也是要到地下去谋反,不必再言!”周亚夫生性高傲,怎受得了如此揶揄,索性瞑目不言,也不进食,一连饿了五天,终至呕血数升,气绝而亡!
纵观周亚夫一生,治军细柳,平定吴楚,军事才能毋庸置疑,但其功成名就之后自满自足,虽能谨守臣子的节操却不知对上恭顺,缺少基本的政治敏感性,屡触逆鳞,终至绝食而亡,确实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