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煜全个人资料 王煜全:应立法保护个人信息安全 不能仅靠"自卫"
【提要】100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泄露,个人信息亟待保护。我们个人信息是如何被泄露的?谁在偷窥我们的隐私?谁在拿我们的个人信息赚取不义之财?网络时代,我们如何来保护我们的隐私不被泄露?
中广网北京11月14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不久之前,北京市公安机关破获了一起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的案件。在犯罪嫌疑人的电脑里,公安人员找到了大量的手机号码、网站注册信息等个人信息。而据犯罪嫌疑人说,买到这1000万个手机号码,他只花了800元人民币。
这些买来的信息会被用来做什么呢?根据犯罪嫌疑人的说法,他购买这些个人信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给他的客户。按照犯罪嫌疑人的交代,有些他的客户在办理正常的打印信函业务之外,还会提出要这些个人信息,而犯罪嫌疑人能给他这些信息就能做成这笔生意。而这些客户购买个人信息的主要目的是"发广告",做房地产、培训、会议行业的人需要得多。
这些信息来源于什么地方呢?有媒体报道,网上很轻松地就能搜到相关的资料,甚至还有专门的网站来出售。今年8月宣判的北京最大非法获取公民信息案揭开了贩卖公民信息产业链的冰山一角。这起案件的23名被告中,有7人分别来自移动、电信、联通公司内部,或者是其他公司派驻电信运营商的职员,他们是个人信息泄密源头。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个人信息的安全状况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提高,而一些知名的网站也出现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隐患。乌云漏洞平台前几天在官方微博发布报告说,当当网存在设计缺陷,可能导致所有用户的姓名,联系方式,地址等泄露。
当当网回应,这个漏洞经发现后已迅速修复,不存在大量用户信息被泄露的情况,用户可放心购物。虽然漏洞已被修补,但是隐患却值得我们大家注意。如何来避免我们的个人信息被泄露?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资深电信市场营销和战略咨询专家王煜全来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