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申府简介 周恩来朱德入党介绍人张申府
1935年夏,在清华大学花木扶疏的照澜院9号寓所前,张申府全家留下了珍贵的合影:
他身着西装,白色长裤;夫人刘清扬身着素花旗袍,一手执扇,一手放在大女儿刘方明肩头;小女儿刘方清怀抱洋囡临母亲席地而坐。
李石曾、吴稚晖等人在法国巴黎筹办了一所里昂中法大学, 张申府应聘前往教逻辑,1920年底到达法国巴黎。他还肩负着一个重要使命,即受陈独秀、李大钊委托在海外建立发展中共海外组织。1921年他先后介绍刘清扬和已先期到达法国的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不久,在巴黎成立了共产党小组,并与国内的陈独秀常有书信往来。1922年,到了德国,与周恩来一起介绍已到德国的朱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3年底,经请示党中央后,离开德国,经莫斯科回到祖国。
图为在德国与留学生的合影,右面第一位为朱德
图为张申府、罗隆基、沈钧儒在讨论国事
这是张申府的家。原来花木扶疏的照澜院9号寓所已物是人非,清华园教工还在斑驳的墙门上挂起了红灯笼,让人们永远记着他。
张申府(1893年—1986年)的名字,年轻人都很陌生。他参加过五四运动,曾任《新青年》编委,与李大钊等人筹建了我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批党员。他又是中国罗素研究的第一人,是黄埔军校教官中的中共第一人,是中国第一个推介爱因斯坦的人,是一二·九运动的幕后总指挥,是《新青年》杂志的编委,是民盟的创始人和领导者,又是毛泽东在北大图书馆时的领导,是周恩来、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也是活得最久的中国共产党创党元老之一。
他的祖父濂公是清末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当选国会议员。父亲早年在家乡读私塾,14岁到北京求学。1893年,张申府出生在河北献县,少年时非常勤奋,在小学住校时,同宿舍的七八人中,有几个纨绔子弟,整日吃喝玩乐,不务正业,而他不予理会,一心苦读,以名列前茅的成绩考入北平顺天高等学堂中学班,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学习哲学。
1917年在北大毕业,留校做助教,教逻辑和数学。蔡元培先生任北京大学校长,实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大力提倡思想自由,在他的主持下,北大厉行改革,气象一新。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在此前后,张申府参加了少年中国学会、新潮社的活动,并任《新青年》编委,参加了《每周评论》的创刊工作。1920年初,参加了党的早期创建工作, 在“南陈北李”间奔走串联,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
19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张申府列席了会议, 因讨论党的纲领与人争执,后负气提出退党,他认为:“在党内因意见分歧,发生龃龉,反而多所妨碍”,“在党外仍当与党配合工作,永远同党保持友谊关系似更妥”,表现出传统士大夫那种“合则即,不合则离”的态度。
后来先后在暨南大学、中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任教。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 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2月,他被捕入狱,直至5月,经冯玉祥先生保释和社会各界的声援营救,才获释,回到清华大学不久,即被学校解聘。
离开清华大学后,他仍致力于抗日救国运动,后作为救国会的代表参加民主政团同盟,并任中央常委,为了推进国共合作, 他与其他民盟领导人一起,作为第三方面斡旋国共间的和平谈判。
共和国成立后,在周恩来总理的关怀下,他被安排在北京图书馆任研究员。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文革”中受到冲击,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才获彻底平反,后任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1986年辞世,享年93岁。
图为张申府的著作《张申府文集》,共分四卷,以作品的撰著时间为序,收入了张申府先生从1917-1985年的重要政论杂著、学术译述、散文随笔等,近400篇。第一卷收录了发表于各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政论、杂文等;第二卷收录了关于哲学、数学的论文、书评书介等;第三卷收录了关于哲学、人生、社会的散文、随笔和回忆文章等;第四卷收录了翻译罗素等人的文章。
其中有相当数量的文章属首次公开出版,较全面地反映了张申府先生一生的思想生活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