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真迹 为什么王羲之一幅真迹也没留下?

2019-02-07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中国书法史上大神级的人物,被后人无比崇敬的.中国书法古典传统的开创者,书圣王羲之竟然没有一件真迹传世.真是悲哀啊.那么,王羲之的真迹都去哪儿了?话说还得从王羲之出名那天说起.王羲之坐上书坛盟主后,他的书法就已经很值钱了.据说他在老妪卖的扇子上随手写五个字,扇子就能由原来的二十钱卖到百钱.写一篇经文,换白鹅一群,绝对的点纸成金.王羲之真迹 为什么王羲之一幅真迹也没留下?但东晋的时候,还没有人公开买卖王字,桓玄收集王字,靠的是"逼夺",当然也收了不少假货.那时候的造假者也蛮拼的,既要学好王

中国书法史上大神级的人物,被后人无比崇敬的、中国书法古典传统的开创者,书圣王羲之竟然没有一件真迹传世。

真是悲哀啊。

那么,王羲之的真迹都去哪儿了?

话说还得从王羲之出名那天说起。

王羲之坐上书坛盟主后,他的书法就已经很值钱了。据说他在老妪卖的扇子上随手写五个字,扇子就能由原来的二十钱卖到百钱。写一篇经文,换白鹅一群,绝对的点纸成金。

王羲之真迹 为什么王羲之一幅真迹也没留下?

但东晋的时候,还没有人公开买卖王字,桓玄收集王字,靠的是“逼夺”,当然也收了不少假货。那时候的造假者也蛮拼的,既要学好王字,还要把纸做旧,技术要求很全面。

梁武帝时,宫中藏的王字已经有不少赝品。梁武帝经常和著名道士陶弘景通信,讨论王字的真假,陶弘景很大方地告诉梁武帝哪件靠谱,哪件不靠谱。

王羲之真迹 为什么王羲之一幅真迹也没留下?

梁武帝对宫中藏品鉴定一番,然后将认定的真迹复制,分发给宗室子弟学习。复制的方法是钩摹向拓,具体操作方法咱们下次再聊。

唐太宗比梁武帝还喜欢王字,据说将天下王字收罗殆尽,还从智永弟子辨才那里骗来《兰亭序》真迹,然后让褚遂良主持鉴定。唐太宗在这件事上,唯褚遂良的意见是瞻,所以,我们今天看到的被认为是真迹的王字,都是褚遂良认定的,而那些挑出来的赝品到底啥样,我们不得而知,因为都被销毁了。初唐最杰出的的书法家,欧、虞、褚能有所成就,很大原因就是他们这一时期任职宫中,能接触大量珍贵的书法真迹。

王羲之真迹 为什么王羲之一幅真迹也没留下?

唐太宗推广王羲之,还是用临摹向拓的方法。当时宫廷中知名的拓书人有汤普彻、冯承素、诸葛贞、赵模、韩道政。这些与底本相差无几的复制品,后来逐渐扩散到民间,所以王字的临摹品大盛于唐。我们今天看到的王字有两类,一类是拓书人的向拓本,如神龙本《兰亭序》;另一类是虞世南、褚遂良等名家的临本。

由上,其实我们可以看出,南朝、唐朝,王羲之的真迹还是很多的,流传也广,只不过大都在宫廷。

后来,后来就没了。

原因很简单:正是因为一千多年来人们对王字的喜爱崇拜,才导致书圣真迹的毁灭殆尽。

罪魁祸首就是那些聚敛王羲之书法的帝王们。皇权时代,至高无上的地位为他们提供了绝对的权力和财力来搜集王羲之书法。可是,一旦改朝换代,兵刃相残,生灵涂炭,生身父母亲生儿女都无法顾及,何况内府那些书法。所以,太平盛世被搜集在一起的王书,待到改朝换代之际,也容易被集中销毁,聚敛得愈多,销毁得愈惨。

桓玄的一投

历史上第一次集中销毁王字,是在东晋末年。当时桓温之子桓玄操纵朝政,此人极其猥琐,篡权做了几天皇帝,即狼狈下台,仓皇逃命之际,把携带的二王书法都投进长江。背后的阴暗心理是:我得不到的你们也别想得到。

梁元帝的一烧

梁武帝搜集王字相当有收获,得到二王书迹七十八帙七百六十卷。这批真迹幸运地躲过了“侯景之乱”,但在544年,西魏军围住江陵,梁元帝见大势已去,出门投降前,放了一把火,把梁朝积攒了五十年代的王字,连同图书十四万卷全都烧毁了。

真是做恶啊。

唐太宗的一句遗嘱

唐朝时能搜集到的王字已经不如梁朝了。唐太宗生前喜欢王羲之,死后也没放过他。据说李世民死前再三叮嘱高宗,要将《兰亭序》陪葬。可是五代的温韬盗开昭陵后,列出的盗宝名单上根本没有《兰亭序》。到底是《兰亭序》藏得太隐蔽,温韬没发现,还是高宗根本没有按照太宗的意思做,我们已不得而知,《兰亭序》的失踪之谜也成了书法史上最大的悬案。

北宋初年,宋太宗敕刻《淳化阁帖》,所收王字,连真带假一块统计也不过一百六十余帖。北宋末期的宣和二年,皇宫所藏王字被记录在《宣和书谱》中,有二百四十三帖。

靖康之难,北宋亡国,徽宗、钦宗被金兵掳走,皇宫中所藏的王羲之真迹也下落不明,从此以后,王字真迹再也找不到了……

真迹没了,所以元明以来唐朝的摹本就被当成珍品看待。清朝,即使将公私收藏的王羲之墨迹都统计在内,数量也不过几十纸。在王羲之离开人世一千六百年后,唐人的摹本也成了凤毛麟角。

遥想当年,王羲之一手开创了中国书法的新方向,坐上书坛盟主之位,引得众人纷纷效法。可是盛名之下,帝王贪婪的聚敛等于聚毁,使得千古书圣竟没有只字片纸留下,正是所谓“名”存“实”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