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剧大全 年轻理财师自编自演防骗情景剧
“2018年1月的一天,市民陈女士接到了一条来自邮局的短信,提示为紧急邮件,需本人收到短信立即拨打‘官方’电话核实,否则将延误当事人重要事件的办理。陈女士拨通了电话,发生了接下来的一幕……”这是近日在海军广场街道育才社区的理财报告会上,渤海银行大连中山支行三位年轻理财师自编自演的情景短剧开始的一幕,短剧生动形象地还原了一起电信金融诈骗的完整过程,让社区居民直观地了解到骗子的诈骗手法。
本报海峰财富工作室携手社区、银行推出“接地气的社区理财报告会”活动后,渤海银行大连中山支行的三位年轻理财师李晓菲、李金钊、陈丛接到进社区送理财知识的任务,三个年轻人琢磨:怎样才能让这场理财报告会更有意思呢?他们决定在报告会上,穿插一幕自编自演的情景短剧,就从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电信金融诈骗入手,于是,他们精心找好素材,一起讨论剧本、分配角色、进行排练,并在理财报告会上介绍基本的理财知识之后,表演了这幕短剧。
让他们没想到的是,虽然只有短短5分钟的短剧,却赢来了社区居民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居民们说,这些年轻人真有才,这样的宣传金融知识的形式很新颖很受用,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肯定就不会上当了。
在理财报告会上,李金钊负责讲解理财知识,短剧环节里,李晓菲担任旁白,陈丛扮演受骗者,另外还有几名该行员工扮演三个骗子,分别是伪装成邮局客服电话接线员的骗子、冒充公安局值班接线民警的骗子和冒充办案民警的骗子。三个骗子一步步“配合”,最终诱骗受害者打开他们发送的虚假链接,并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密码,骗子则通过钓鱼网站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信息后将其卡内资金全部转走。
理财师李晓菲说,除了短剧中这类恐吓型加钓鱼网站等诈骗手法,随着手机银行、移动支付等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其他各类金融诈骗也非常多,其中老年人受骗的案例尤其多。她建议,平时可以多关注法制栏目,了解骗局案例,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同时也要多学习理财知识,克服贪欲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