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蝉子前9世被佛吃掉 金蝉子转世九次为何皆被沙僧吃掉

2018-12-03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根据原著,沙僧的脖子上应该挂着九个骷髅头,而86版电视剧当中沙僧的脖子上挂了大约20个,显然,当年,主创人员并没有参透九个骷髅头的含义同样的,86版电视剧中,渡唐僧的法船只有红葫芦,而根据原著应该是九个骷髅头和红葫芦按九宫排列才对西游记的一个重要细节,引起读者的广泛讨论,那就是,金蝉子转世的前九次,应该均为沙僧所吃掉,可是,观音菩萨为什么直到第十次才出手相救呢?我们先看一看,为什么说,金蝉子转世的前九次皆被沙僧吃掉呢?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当中提到,观音菩萨领法

根据原著,沙僧的脖子上应该挂着九个骷髅头,而86版电视剧当中沙僧的脖子上挂了大约20个,显然,当年,主创人员并没有参透九个骷髅头的含义

同样的,86版电视剧中,渡唐僧的法船只有红葫芦,而根据原著应该是九个骷髅头和红葫芦按九宫排列才对

西游记的一个重要细节,引起读者的广泛讨论,那就是,金蝉子转世的前九次,应该均为沙僧所吃掉,可是,观音菩萨为什么直到第十次才出手相救呢?

我们先看一看,为什么说,金蝉子转世的前九次皆被沙僧吃掉呢?西游记第八回“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当中提到,观音菩萨领法旨寻取经人,和惠岸行者一起途经流沙河,遇到一个妖魔,从水中出来,要吃菩萨,被惠岸行者挡住,互报家门以后,妖魔跪拜菩萨,说出了自己的身世:“菩萨,恕我之罪,待我诉告。

我不是妖邪,我是灵霄殿下侍銮舆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了玻璃盏,玉帝把我打了八百,贬下界来,变得这般模样。

又教七日一次,将飞剑来穿我胸胁百馀下方回,故此这般苦恼。没奈何,饥寒难忍,三二日间,出波涛寻一个行人食用。不期今日无知,冲撞了大慈菩萨。”(黑体字为原著原文,下同)菩萨问他愿不愿意给取经人当徒弟,他说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菩萨,我在此间吃人无数,向来有几次取经人来,都被我吃了。

凡吃的人头,抛落流沙,竟沉水底。这个水,鹅毛也不能浮。惟有九个取经人的骷髅,浮在水面,再不能沉。我以为异物,将索儿穿在一处,闲时拿来顽耍。

这去,但恐取经人不得到此,却不是反误了我的前程也?”这一段说明,沙僧曾经吃过不少取经人,其中有九个很特殊,他们的骷髅能够浮在水面不沉,这与金蝉子转世九次暗合。更加重要的是,这流沙河,“鹅毛也不能浮”,当唐僧来时,怎样过去呢?第二十二回“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当中,答案见分晓了。

唐僧、悟空和八戒初见沙僧时,他“项下骷髅悬九个,手持宝杖甚峥嵘”,再次提到了这九个骷髅。悟空和八戒屡战沙僧不胜,行者就去南海去找菩萨。

菩萨即唤惠岸,袖中取出一个红葫芦儿,吩咐道:“你可将此葫芦,同孙悟空到流沙河水面上,只叫悟净,他就出来了。先要引他归依了唐僧,然后把他那九个骷髅穿在一处,按九宫布列,却把这葫芦安在当中,就是法船一只,能渡唐僧过流沙河界。

”惠岸闻言,谨遵师命,当时与大圣捧葫芦出了潮音洞,奉法旨辞了紫竹林。有诗为证,诗曰:五行匹配合天真,认得从前旧主人。这一段和后面的证诗非常重要,按照佛教的因果理论,那九个失败的取经人的骷髅代表了唐僧的过去,正是那些“因”,成就今天的“果”,他便能够顺利地渡过流沙河了。

后面跟着的证诗更是说明了这一点,说那些骷髅果然“认得从前旧主人”,将他渡过河去。综上所述,几乎可以肯定,沙僧吃掉的那九个取经人,即是金蝉子的九次转世。

可是,为什么,直到转世第十次,菩萨才出手相救呢?我想,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佛祖认为金蝉子错误严重,如果轻易再度修得正果,恐怕不足以服众。其实,仅仅是第十世的化身唐僧,就要苦历八十一难,又何尝是那前九世呢?本人在前篇解读当中曾经提到,金蝉子很可能是在某一次非常重要的场合不听佛讲法,当然,最有可能的是大约五百年前的那次兰盆会上,也就是镇元子与他相识的那次,因而,在镇元子心目当中,印象才那样深刻。

第二,取经的真实任务,尚未落实到位。在镇压悟空成功后的安天大会上,佛祖取经的思路基本形成,明为去佛地取经,实为消灭西天路上的一些重要魔王,比如牛魔王和狮驼岭三怪,这些地方,供魔不供神佛,严重影响神佛信仰。可是牛魔王家族与道界关系密切,大鹏精是佛的亲戚,如果不达成一致,痛下决心,取经任务不可能完成。

第三,取经队伍未能配齐。五百年前,安天大会上,取经路上的重大护法,孙悟空,在佛祖心中算是有了人选,这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因为只有悟空这样的战斗意志,方能够一路斩妖除魔,全终全始。当然了,八戒、沙僧、白龙马,还有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也都非常重要。一路上,八戒常常吵着分行李,沙僧甚至也曾一度动摇,因而,佛祖识人识相,定下悟空,配齐队伍,才让唐僧正式西天取经。

综上所述,取经事大,千头万绪,不仅是观音菩萨直接分管,佛祖、玉帝、老君也常亲自参与,因而,金蝉子转世的那九次,皆因时机未到,菩萨不可以出手相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