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耀烨陈一鸣分手原因 陈耀烨棋风:让力量派一筹莫展 却有意外苦手
世间每一个人,都有其行事的独特风格,政治家有保守派和激进派之分,军事家有谨慎型也有大胆型,艺术家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而作为一项介于艺术与竞技之间的古老项目来说,围棋棋手的风格也是种类繁多。近代围棋,日本的“美学”大竹、“刽子手”加藤、“宇宙流”武宫,韩国的“柔风快枪”曹薰铉、“最强攻击手”刘昌赫,都给棋迷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在中国,大气磅礴的聂卫平,细腻精巧的马晓春,力大无穷的刘小光,留下的棋谱也成为了不朽的篇章。
而随着围棋竞技化的不断发展、强化,追求艺术感的“完美主义”似乎越来越吃不开,“功利主义”则大行其道,从小林光一到李昌镐,其作为胜负师的面目是最为人所熟知的。尽管中间穿插着李世石、古力、崔哲瀚这样的“暴力大师”,但当90后甚至95后棋手们登上大赛舞台之后,我们才发现,围棋正在沿着功利主义的道路越走越远。而从最广大棋迷的视角来说,“现在的棋没有以前好看了”,就是这一变化的最好注脚。
没有办法,现代围棋以竞赛为基础,早已摆脱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助兴娱乐、日本棋道探寻的阶段,“胜者为王”才是硬道理。而随着网络围棋咨询及对弈平台的不断普及和发展,如今的围棋已经越来越缺少独特的创新——今天你走出来的新手,三天后就会成为全世界都知道并且开始研究的变化,种种套路甚至可以绵延百余手。
最夸张的时候,一个所谓的定式走下来,四分之一个棋盘已经没有了。同时,竞赛就要尽可能地保证公平,从前那种不设时限的对局方式也早已被摒弃,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短的比赛用时。
从3个小时到2个小时、1个小时,甚至一上来便读秒,这样的生存环境也在逼迫职业棋手放弃一些看起来有些遥远的“艺术性”,转而挑选自己最为拿手的变化,在各种训练和比赛中不断实验、演练,以求达到万无一失的效果。
作为新生代棋手最早的成名人物之一,也是网络围棋兴盛受益者的一员,陈耀烨的棋风也不可避免地留下了这样的印记。在2005年LG杯八强战中击败李昌镐一举成名后,棋迷们越来越发现,陈耀烨对于实地有着近乎偏执的喜爱,序盘阶段下在二三路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先把实地捞足再不断地破坏对方的潜力,成为了陈耀烨棋风的一大特色。尽管喜爱实地是年轻棋手的共同特点,但是在此道中被视为登峰造极者,非陈耀烨莫属。对此韩国棋手纷纷表示非常头疼:明明是我的大模样,被陈耀烨几个子扔进来就是杀不死,最终输掉比赛。随着这样的棋局范例越来越多,陈耀烨也成为了韩国围棋圈内人士口中“最会摆出两只眼”的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