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电子校报

2017-11-06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钱林茂同志先进事迹钱林茂,男,汉族,机械工程学院摩擦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71年6月出生,1993年9月入党,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英国机械工程协会会刊(J卷)等4个国际期刊编委,国际IFToMM摩擦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摩擦学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青联委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该同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在清华大学本科求学期间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毕业后,留学法国和香港,进一步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2002年5月,作为优

钱林茂同志先进事迹钱林茂,男,汉族,机械工程学院摩擦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71年6月出生,1993年9月入党,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英国机械工程协会会刊(J卷)等4个国际期刊编委,国际IFToMM摩擦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理事,摩擦学分会常务理事,四川省青联委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该同志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政治上积极要求进步,在清华大学本科求学期间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

博士毕业后,留学法国和香港,进一步学习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2002年5月,作为优秀人才引进,被学校摩擦学研究所聘为教授。自2002年12月起在该所从事纳米摩擦学研究工作。他讲责任、重创新、识大体、顾大局,学风严谨、学术思想活跃、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富有合作和开拓精神,是一位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

在科研方面,作为学校年轻学术骨干,他具有扎实深厚的学科理论基础,很强的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以及组织和实施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在过去十余年的时间里,他始终坚持摩擦学的基础研究,在纳米摩擦学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的成果。

先后主持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8项省部级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的核心成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60余篇,SCI他引600余次,单篇论文最高他引170余次。

申请发明专利13项,授权8项。
在教学方面,他注重教学研究与改革,积极参与全国十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建立高校本科生科研和工程实践创新体系的研究和四川省教改项目关于建立高校本科生科研与工程实践创新体系的研究的研究,依托重点实验室,结合自己承担的科研项目,先后指导多名本科生在实验室进行科研和工程实践。

该成果已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作为四川省青联委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他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建言献策、体现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他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四川省青年科技奖、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新世纪百千万国家级人选、四川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荣誉。

他领导的研究组于2010年入选四川省青年科技基金创新团队,2012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名第4)。他所在的团队获得学校创先争优优秀党员团队、学校2012年创先争优专项表彰先进党支部等称号。


钱林茂同志曾获得西南交通大学20092011年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和20102012年创先争优专项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李孝红同志先进事迹
李孝红,男,汉族,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9年7月出生,1996年7月入党,博士研究生学历。

曾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药学院、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进行博士后研究,是我校2004年的海外引进人才。
该同志自觉地按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党的纪律,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

不管工作有多忙,他都积极参加党支部组织的各种活动,时刻不忘践行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自己做出的承诺,努力完成自己承担的各项工作。作为研究生导师,他以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倾心于研究生培养,他是首届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人体组织修复及再生材料团队)负责人,2012年被评为西南交通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

近年来他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有15人次获得省、校级优秀论文,1名博士生被四川省推荐参加全国优秀百篇博士论文评选。

在教学工作中,他以高度的热情对待本科教学工作,他每年都承担2门以上的本科生课程(其中1门双语教学课程),除了认真研究教材,深入细致地备好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外,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他非常重视本科生在实验技能上的培养,面向本科生开辟了多层次的科研实践项目,先后指导了10项本科生工程实践项目和4项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SRTP项目),共计吸纳了40多位本科生参加,他指导的39名本科生毕业设计中有12名学生获校优秀毕业论文。

在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他还完成了本科教学教改项目2项。他提倡教书育人,不仅仅育学生之智,更重要的是要育学生之德。他先后担任了茅以升学院2010级5班的班导师及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生医2班的班导师工作,他经常深入学生之中,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积极追求进步的责任心。


在科研工作方面,他是一个杰出的科学工作者,作为高分子材料专家、生物医学专家,来交大后他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包括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国家863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基金、教育部霍英东基金等。

近年来,他以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有36篇,其中影响因子大于3的论文24篇,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先后获得教育部霍英东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及西南交通大学扬华之星等称号。

他以一流的工作业绩,成为生物医学工程系支部党员中的一面旗帜。
李恒同志先进事迹
李恒,女,汉族,1931年出生,1952年从部队转业致唐山铁道学院土木系,1955年毕业,1953年5月入党,1987年离休,现任离退处党委委员、离休北园党支部书记。

该同志虽然已经离开工作岗位多年,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直关心国家大事,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每天收看《新闻联播》并阅读各类报刊,还经常同家人进行讨论。作为支部书记,她坚决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关于建设学习型党支部的精神,坚持每月10日组织支部成员学习讨论各类文件和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这种学习制度自2010年5月党支部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至今。

在党的十八大召开第二天,她与其他支委就在离休科协助下从网上下载了报告的内容并复印好,及时将文件送到支部各成员手中,供老同志们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她积极联系群众,一向乐于助人,热心为大家排忧解难。对于别人希望能够帮忙的事,事无巨细,她都尽力为之。远的如帮在广州的王淑梅买药、帮从北京返蓉的郭淑英联系钟点工打扫卫生,近的如帮苏光同志及机械工程学院王元良等介绍保姆。

由于她患过肺癌,在接受治疗后也对一些病症和医学知识有所了解,因此有些人便向其咨询有关疾病治疗的信息,如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黄泉保、电气工程学院田东等,她都尽力帮助他们,为他们介绍医生,替他们排忧解难。其他如探望患病支部成员、慰问丧偶的支部成员亲属等她都尽力去做。


在家庭生活方面,李恒同志家庭生活的主要收入来源是离休工资,她在家庭开支上量入为出,积极参与各项公益和募捐活动,对生活上有困难的亲属给予帮助,平时善待保姆。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于合理收入,她主动争取,而那些不该拿的钱她一律不要。

如:今年二月份李恒同志已年满80周岁,应有护理补贴费用,但当时并未到账,经她本人反映后其二月份的护理补贴已于三月份补发;李恒同志在住房补贴中发现自己的工龄被多算了2年,她便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更正,将多余的补贴减去。

在教育后人方面,她有一对双胞胎孙子,自幼在其身边长大。平日里除了负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之外,对他们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劳动习惯的培养也十分重视,现在他们都已是中共党员。
李恒同志今年82岁了,在任离退处党委委员和离休北园党支部书记期间曾多次获得学校和离退处优秀党员。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只要我能为别人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不辜负共产党员这个称号,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相强同志先进事迹
李相强,男,汉族,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10月出生,2001年4月入党,博士研究生学历。


该同志政治立场坚定,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对所从事的工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全力做好各项工作。

在实际工作中,他始终按照优秀党员五带头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以及学院的相关工作方面积极主动,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致力于国防科技事业,长期从事高功率微波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勤奋努力、刻苦钻研,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近年来,他先后主持国家863计划项目7项、主研各类项目6项,是我校国防科学研究中的核心成员;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已成为国内相关领域最富有创新活力的团队之一,所开创的技术路线已成为相关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有望在后续的研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他在研究过程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究成果,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项(另有4项正在申请中),完成科技成果鉴定1项(第一完成人),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被SCI、EI收录40余篇);他同时还被聘为某技术专家组专家,并于2012年破格晋升为教授,成为学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作为物理学院高功率微波实验室的骨干成员,他积极投身实验室的团队建设工作。在学术带头人的带领下,积极谋划和组建学术团队,营造团结和谐的团队氛围,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在人才培养方面,他注重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充分掌握他们的思想动向;坚持让学生在实际的科研实践中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其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为其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成为有用的人才奠定基础。


作为学院分管科研工作的院长助理,他把提高学院的科研水平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实际调研掌握基本情况,以团队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抓手,促进学院各研究团队的融合及科研管理工作的制度化水平;近两年来,学院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和到校经费稳步增加,科研成果也有较大提升,各科研团队均具有良好的发展势头,圆满完成了学校下达的各项任务。


邹喜华同志先进事迹
邹喜华,男,汉族,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光子与通信研究中心教师,副教授,1981年8月出生,2005年1月入党,博士研究生学历。
该同志作为青年教师骨干,始终以五带头为标准,在支部建设与志愿服务、科研与学科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充分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担任通信工程系教工支部组织委员,积极组织支部成员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文件与政策;围绕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组织开展学习教育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工作会议的精神,提高教学质量的举措的支部活动。

同时作为信息学院研究生党总支委员,他承担研究生党员发展与培养的日常工作,做好研究生教学与培养中的日常安全与稳定、外出实习工作。

他还主动请缨,志愿参加援藏服务工作,克服困难,于2004年7月2005年1月,在西藏大学承担《光通信技术》教学教改任务及实验室建设工作,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出色完成援藏工作。
他自公派留学归来,在学校开辟了微波光子学这一新兴研究方向,以学术带头人身份负责研究规划、实验室建设、博硕士生培养;其所在的信息光子与通信研究中心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实验平台已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获得了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高校博士点基金-优先课题、霍英东基金等多项资助。

在科研中取得了多项国内外同行认可的突出成果,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一流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20篇(2区及以上13篇)、与他人合作发表SCI/EI收录期刊论文50余篇,以第一发明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5项。同时,近年主持国家、省部级课题7项,主研重大纵向课题2项,主持其他课题3项。

作为骨干,承担通信工程国家级特色专业、211工程三期子项目、特色985子平台、2011计划-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信息光子与通信研究中心的大量建设工作。

此外,他在国家留学基金委、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的资助下,先后3次在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合作导师- Jianping Yao,加拿大工程院院士、IEEE Fellow)、加拿大国家研究院从事科研项目合作,并赴美国、加拿大、荷兰、新加坡开展访问和交流10余次,为学院的国际合作与交流贡献自己的力量。

他还担任著名国际组织IEEE-Photonics Society的司库(Chengdu Chapter),以及11个国际SCI刊物的特邀评审专家。

邹喜华同志曾获得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基金奖励、四川省优秀博士论文奖、詹天佑科技奖专项奖、西南交大竢实之星、所在团队获得西南交大首届优秀研究生导师团队等奖励和荣誉。
梁德翠同志先进事迹
梁德翠,男,汉族,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1986年11月出生,2006年11月入党。


该同志在校期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发表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被SSCI、SCI 检索3 篇,参与编著2 部,主研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10余项。

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MC-Part 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roximate Reasoning 和Knowledge-Based Systems 等期刊的审稿专家。

目前是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ACM 会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粗糙集与软计算委员会会员。
2008年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保送为本校研究生,2009年获得硕博连读资格,2011年5月公派为加拿大University of Alberta访问学生。

师从国际著名专家、IEEE Follow Witold Pedrycz 教授。在留学期间,根据出国前研究计划,充分利用国外良好的科研条件,积极同Pedrycz教授探讨研究课题,作为合作者和主要完成者,参与完成7篇文献,1本专著和多项基金的申请工作。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担任经济管理学院2009级博士班班长,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协助支部书记开展党支部活动,以身作则,给支部党员树立榜样,体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积极为同学们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极大地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他积极服务同学,时刻关注学校和学院网站信息,及时向同学们通知并尽力帮助同学解决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担任班长期间,所在班级获班级建设基金2次和班级建设奖励基金1次,党支部获校优秀党支部称号1次。

除了自身努力学习之外,他也喜欢交流,乐于把自己摸索出来的学习经验与其他同学分享。在校期间,他作为主讲嘉宾,参加了妙语茶香研究生下午茶、08管工内部讲坛、管工系科研交流会、经管学院的博瓴论坛、2011级博士班级学术讨论会等,共同探讨科研心得。

一方面,他希望通过分享学习经验帮助其他同学在科研道路上少走弯路;另一方面,也寄希望通过每次交流,也能学习到其他同学好的学习经验。
梁德翠同志曾获得2008年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全国二等奖,2009年国际企业管理挑战赛全国三等奖,2012年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还曾获四川省优秀毕业生、校研究生标兵等荣誉称号,并获2012年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王友松同志先进事迹
王友松,男,汉族,峨眉校区后勤集团总经理,1970年1月出生,1993年4月入党,本科学历。

2005年1月至今一直任职峨眉校区后勤集团总经理,及校区纪委委员、后勤集团党总支委员等职务。
该同志热爱本职工作,工作有热情,工作扎实,态度严谨,勤政廉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带领全体后勤员工坚持以师生满意度评价为导向,以抓好标准化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为主线,以和谐校园建设、美丽校园建设为目标的后勤工作思路,在想干事、干实事、解难事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后勤集团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讲奉献的集团文化精神,确保了后勤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较好地做到了服务育人。

他坚持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面对后勤工作事务杂、任务重的工作性质,经常深入一线,做到了眼勤、嘴勤、手勤、腿勤,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负责地开展工作。

多措并举平稳学校食堂物价,切实维护了校区安全稳定。一是面对市场物价居高不下及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对学生食堂带来的双重压力,他和班子成员一道,深入市场调研,采取购买期货、农校对接、集团给予食堂直接补贴、强化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核算等方式,通过不断努力,2012年至今,在未动用校区学生食堂物价平抑基金的前提下,确保了伙食价格的稳定,学生在食堂的就餐率明显提升。

二是加强与师生沟通交流,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矛盾的产生。

通过组织学生代表参与采购、加工等环节,让广大学生了解市场行情,争取师生的理解与支持。三是通过多方筹集资金180万元(其中集团自筹近80万元),持续加大了对学生食堂改造工作的力度,尽全力改善用餐环境,师生满意度高。


以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和节能减排为抓手,积极建设美丽、和谐的峨眉校区。一是注重部门协同,取缔了长期困扰校园的无照经营摊点和流动摊点,拆除了影响校园环境的校内菜市场、半边街,彻底消除了枫林桥头乱搭乱建和脏乱现象。

二是通过回购生活广场经营权的模式,加强管理,规范经营,确保可控。三是在经费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加大了校区绿化美化改造工作的力度,几年来,校区新增草坪34000平方米,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四是积极推进校区节能减排工作。

争取教育部节能减排专项资金300万元,集团配套80万元,采用空气源热泵、全自动米饭生产线、节能灯管等措施,大幅度降低能耗,取得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王友松同志曾获20102011年四川省高校后勤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称号,峨眉校区20102012年创先争优活动专项表彰优秀共产党员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