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门寺地宫
在1987年5月5日至12日,舍利地宫打开期间共发现有4枚舍利。其中两枚为白玉所制,另一枚为一高僧的舍利。这三枚都属于“影骨”,和“灵骨”放置在一起是为了保护后者。“灵骨”色黄而有似骨质的颗粒分泌物,经专家鉴定,这一枚就是真身佛骨。法门寺也随着真身舍利的出土而成为佛教的胜地。
![](https://pic.bilezu.com/upload/8/a3/8a34a8b9fd3baa0b74a351b2e3a5f825_thumb.jpg)
作为现存唯一的佛指舍利,陕西法门寺唐代地宫考古出土的五重宝函包裹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自1987年出土以来声誉全球,但与其同出秘龛的两枚水晶球却一直寂寂无闻。专家最新研究表明,这两枚水晶球是佛指真身舍利的感应舍利,体现着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灵骨、影骨和感应舍利“三位一体”的佛舍利体系的新特点。
![](https://pic.bilezu.com/upload/2/1b/21b7d72f036354cd2a976322149d3cd2_thumb.jpg)
法门寺地宫中珍藏的金银器多达120多件(组),具有很高的考古价值。这些金银器多是为皇帝迎送佛骨的活动而专门制造的礼器,做工极为考究,多刻有錾铭,为判断物主、断代提供了方便。其中还出土了许多的茶具,比如茶碾、茶碗等等,与今天日本茶道的器具几乎完全相同,证明了日本茶道来源于中国唐代。
![](https://pic.bilezu.com/upload/0/aa/0aab6f39b61efcf8c4a07f64bf050abd_thumb.jpg)
1987年,考古工作者在清理法门寺地宫文物时,发现有熏香品9件。据地宫内《物帐碑》记载,唐茹宗奉佛的香炉3件,唐禧宗供养的“香囊两枚,重十五两三分”。这是唐代皇帝在宫廷使用熏香器的明证。
琉璃即是今天的玻璃,中国的琉璃加工技术长期受西亚地区的影响,风格多是伊斯兰式的。由于难得,琉璃器同金玉之类一样珍贵。地宫中的琉璃器多是盘、碟、碗等承托器皿。共有20余件。
![](https://pic.bilezu.com/upload/3/b2/3b2dff047888d56ad0ec59f538d83e27_thumb.jpg)
在法门寺地宫开启前,对秘色瓷一直有各种说法,有认为秘色指的是一种釉色的隐秘,也有人认为是对一种颜色的叫法。地宫物账碑中记载,以及十三件秘色瓷器珍品的出土揭开了这个谜团。
唐朝时中国的丝绸织物已发展到一个高峰,地宫中的丝织品就成了很好的佐证。这些物品多是历代皇后所供奉的,其中还有武则天的“武后绣裙”一件。
法门寺现在所指法门寺中最早的佛经是武则天时的“千佛碑”所刻《大般涅槃经》,但现已无存。唐武宗时的灭佛运动焚毁了许多法门寺的藏经,但收集、修补佛经的工作一直在进行。真身宝塔半壁坍塌后,藏经得到了清理,所藏经卷有《毗卢藏》的全部资料、《普宁藏》的全部题记和《秘密经》的目录。
明代的13层宝塔上共有88个佛龛,每龛一佛,到1939年整修时只剩下68尊。后经清理共有98尊佛像,许多都装有佛经,为明代和民国的装藏。
法门寺地宫
监送真身使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养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函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等如后。重真寺将到物七件:袈裟三领,武后绣裙一腰,蹙金银线披袄子一领。水晶椁子一枚。铁录一枚。真身到内后,相次赠到物一百二十二件:银金花盒二具,共重六十两。
锡杖一枝,重六十两。香炉一枚,重三十二两。圆无盖香炉一副,并台盖朵带,共重三百八十两。香宝子一枚,共重四十五两。金钵盂一枚,重十四两三线。金襕袈裟三副,各五事。毳纳佛衣二事。
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碟子共六枚。新丝一结,百索线一结,红绣案裙一块,绣帕二条,镜二面,袜十双,紫靸鞋三双。绣幞十条。宝函一幅,八重,并红锦袋盛。第一重真金小塔子一枚,并底衬共三段,内有银柱子一枚。
第二重珷玞石函一枚,金框宝钿真珠装。第三重真金函一枚,金框宝钿真珠装。第四重真金钑花函一枚,以上计金四十七两二分,银二分半。第五重银金花钑作函一枚,重四十两二分。第六重素银函一枚,重四十九两三钱。
第七重银金花钑作函一枚,重六十五两二分。第八重檀香缕金银棱装铰函一枚,银锁子及金涂锁子七具,并钥匙钺链子等,共计银一十六两四钱。银金涂钑花菩萨一躯,重十六两。银金花供养器物四十件。内垒子一十枚,□罗子一十枚,垒子一十枚,香案子一枚,香匙一枚,香炉一副,并碗子钵盂子一枚,羹碗子一枚,匙箸一副,火箸一对,香盒一具,香宝子二枚,以上计银一百七十六两三钱。
真金钵盂,锡杖各一枚,共重九两三钱。乳头香山二枚,重三斤。檀香山二枚,重五斤二两。丁香山二枚,重一斤二两。沉香山二枚,重四斤二两。
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席褥幞头巾子靴鞋筹,共计七百五十四副。
银金花盆一口,重一百五十五两。香囊二枚,重十五两三分。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龟一枚,重二十两。盐台二副,重十三两。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茶槽子碾子茶罗匙子一副,七事共八十两。随求六枚,共重二十五两。
水晶枕一枚。七孔针一,骰子一对,调达子一对,棱函子二,琉璃钵子一枚,琉璃花碗托子一副,琉璃碟子十一枚。银棱檀香木函子一口。花罗衫十五副,内襕七副,跨八副,各三事,花罗袍十五副,内襕八副,跨七副,各四事。
长袖五副,各三事。夹可幅长袖五副,各五事。长夹暖子二十副,各三事。内五副锦,五副绮,一副金锦,一副金褐,一副银褐,一副龙纹绮,一副辟邪绮,一副织成绫,二副白,二副红络撮。下盖二十副,各三事。接袎(靴筒袜筒)五具,可幅绫袍五领,纹縠披衫五领,缭绫浴袍五副,各二事。
缭绫影皂二条,可幅臂钩五个,可幅勒腕帛子五对,方帛子二十枚,缭绫食帛十条,织成绮线绫长袎袜四十双,蹙金鞋五双,被褡五床,每床绵二张,夹一张,锦席褥五床,九尺簟二床,八尺席三床,各四事。
八尺踏床锦席褥一副、二事。赭黄熟线绫床罩五条,赭黄罗绮枕二条,绯罗香倚二条。花罗夹幞头五十顶。绘罗单幞头五十顶。花罗夹帽子五十顶。巾子五十条,析皂手巾一百条,白异纹绫手巾一百条,楷齿布一百条,细异纹绫夹皂四条。白藤箱二口,玉椁子一枚,靴五双,各并毡。
惠安皇太后及昭仪、晋国夫人衣计七副:红罗裙衣二副,各五事;夹缬(有花纹的丝织品)下盖二副,各三事,以上惠安皇太后施;裙衣一副,四事,昭仪施;衣二副,八事,晋国夫人施。
诸头施到银器衣物共九件:银金花菩萨一躯,并真珠装,共重五十两。并银棱函盛银锁子二具,共重一两,僧澄依施;银白香炉一个,并承铁,共重一百三两,银白盛香合一具,十五两半,以上供奉官杨复恭施;银如意一枚,重九两四钱,袈裟一副,四事,以上展弘照施;银金涂录一枚,重四十一两,僧智英施;银如意一枚,重二十两,手炉一个,重十二两二分,衣一副,三事,以上展明肃施。
以前都计二千四百九十九副、枚、领、张、口、具、两、钱、字等。内金银宝器衫袍及下盖裙衣等,计八百九十九副、枚、领、张、口、具等。金器计七十一两一钱,银器计一千五百二十七两一锱。
右件金银宝器衣物道具等并真身,高品臣孙克政,臣齐询敬、库家、刘处宏承旨,臣刘继与西头高品彭延鲁,内养冯全璋,凤翔观察留后元充及左右街僧录清澜、彦楚、首座僧澈惟应、大师清简、云颖、惠晖、可浮、怀敬从、建文、楚文、会师益令真志柔及监寺高品张敬全,当寺王纲义、方敬能、从諲主持真身院及隧道宗奭清本、敬舒等一一同点验,安置于塔下石道内,讫其石记于鹿项内安置。咸通十五年正月四日谨记。
金函一、重二十八两。银函一,重五十两。银□伽□□□□□两□□□□水碗一对,共重十一两。银香炉一,重二十四两。□□□台三□,共重六两。以上遍觉大师智慧轮施。
中天竺沙门僧伽提和迎送真身到此,蒙恩赐,归本国。兴善寺僧觉支书。
凤翔监军使判官韦遂玫、张齐果迎送,□□□当供养。真身使小判官周重晦、刘处权、吕敬权,□□□、张□□、右神策军营田兵马使孟可周,武功县有百姓□头王宗、张文建、王仲真等一百二十人各自办衣装程粮往来舁真身佛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