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愁予乡愁 郑愁予:我的乡愁在背包里
有人问郑愁予,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邮票,您的乡愁呢?
第一次见到郑愁予,是在2016年4月底,南京最好的时节,暮春适逢艳阳,柳絮不飞,只有馥郁芬芳。那个周末的傍晚,郑愁予在一屋子读者的翘首以待中如期而至。江苏文艺社2016年3月出版了郑愁予在大陆的第一部诗集《郑愁予的诗:不惑年代选集》,成为这次相聚的美好由头。挤在人群中翘首望他,和很多人一样不舍得坐下,只为离他更近一些。
83岁的他,清瘦矍铄,戴鸭舌帽、黑框眼镜,整洁的深色西装露出衬衫硬挺的衣领,一丝不苟地打着领结,眼神沉稳。他被读者围在中间,从耄耋老人到懵懂少年,都安静聆听。他见台下听得仔细,讲得愈发起劲,一次次地起身,打着拍子,以字正腔圆的男中音抑扬顿挫地诵读自己的诗,“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他在台上大声读,其他人在台下小声和……郑愁予的很多诗被谱成民谣传唱。他就有这种魔力:你也许不能完全读懂郑愁予,但你无法不为他着迷。
几天前又见到他,盛夏如火的金陵,世界杯决赛的傍晚。活动开始前两个小时,书店活动区已经坐满了手捧《郑愁予的诗》的人,在闷热的暑期,心无旁骛地读着诗,静候诗人。书店是由地下室改造的,通风不好,加上人越聚越多,室温已经高过了户外,让人喘不过气来。
碍于室内条件,讲台两边只放了两台聊胜于无的电扇,我们忐忑着八十多岁的郑老如何能在这种恶劣的环境里完成讲座。 “告诉郑老现场有红酒,他会开心。”先头部队、宝岛台湾知名诗人颜艾琳小姐支招。
踏着整点,郑老翩然而至。依然鸭舌帽,西装革履。他并不立即入座,而向大家鞠躬致意,笑说,“天这么热,有两种办法解热。一是心定自然凉,二是脱下外套。”他脱去西装,入座,抿一口红酒,开始讲座,主题是“青青子衿”。他极其认真地准备了课件,讲解“青”在汉字中的独特用法。
酷暑的周末傍晚,乌压压的人们在密不透风的书店里一边挥汗如雨,一边聆听。当郑愁予的男中音条分缕析地解读文字之美、诗歌之妙时,所有人如被催眠般地沉醉其中。
辗转海峡两岸,漂泊南北半球,一直被冠以游子、浪子之名,有人问他,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枚邮票,您的乡愁呢?他站起身,重新把背包背上,双手熟练地握住两边的背带,“我的乡愁就在这个背包里,走到哪我都背着它。”活动不仅没有提前结束,反因读者的热情延长到深夜。郑老也兴奋得像个活力无穷的孩子,酷热和饥饿都抛在一旁,眨巴着眼睛倾听读者提问,再用加倍的热情一一回答。
活动第二天,我们去酒店看望郑老,想请他再为异地读者们签一些书。他精神饱满地出现,照旧背着他的“乡愁”。看见我们在桌面上摊开了一摞他的诗集,他说其实不喜欢一个人埋头签书,完全不如读者手捧着书,待他签完,满意离去。
我们转移话题问郑老,觉得自己的诗更像李白还是杜甫,他毫不犹豫地答: 杜甫。他是郑成功的后人,从小在战乱中随母亲颠沛流离,后来也从过军,一路漂洋过海求学任教,对于古诗里的“闺怨诗”最有感触,这也是其成名作《错误》的缘起。他强调自己诗作的理性、知性,对意向的精确捕捉,对于汉字音与义多重性的拿捏与再造,每一个字、一个音的斟酌推敲,绝不是很多人评论的那样仅为“柔美抒情”。
在嗜酒这一点上,郑老倒像极了李白。任何场合,有酒方可助兴,但绝不至醉。讲座如此,闲谈亦然。但凡郑老稍露倦意,同行的颜艾琳小姐便取出备好的威士忌,他接过酒杯优雅轻抿一口,声音愈发磁性,笔下的字也愈加灵动起来。(孙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