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王相岩 太行之魂王相岩

2018-08-08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王相岩,又称老道岩.宝泉岩,地处闻名海内外的"太行大峡谷"的西侧,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西南6 华里处.这一带山势陡峭,栈道凌空,流泉飞瀑,林木苍翠,其景色集"雄.奇.险.秀.幽.绝"于一体,如诗如画,因而被誉为"太行之魂".太行王相岩 太行之魂王相岩岩,小指岩石,大指岩石突兀的山峰.在林州地区,名称带有"岩"字的山峰很多,其中王相岩因环境幽绝且文化底蕴深厚倍受历代文人的关注.相传这里是殷商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的故乡,到了明代,林县

王相岩,又称老道岩、宝泉岩,地处闻名海内外的“太行大峡谷”的西侧,位于林州市石板岩乡西南6 华里处。这一带山势陡峭,栈道凌空,流泉飞瀑,林木苍翠,其景色集“雄、奇、险、秀、幽、绝”于一体,如诗如画,因而被誉为“太行之魂”。

太行王相岩 太行之魂王相岩

岩,小指岩石,大指岩石突兀的山峰。在林州地区,名称带有“岩”字的山峰很多,其中王相岩因环境幽绝且文化底蕴深厚倍受历代文人的关注。相传这里是殷商奴隶出身的宰相傅说的故乡,到了明代,林县知县张崇雅登岩题“王相岩”三字竖碑勒石,自此明清文人多有以“王相岩”为题的诗作,遂令“王相岩”之名得以广泛的传播。

太行王相岩 太行之魂王相岩

当地百姓所说的“老道岩”实际有两处:一是“夏馥洞”所在的山岩。东汉时夏馥受宦官诬陷治罪,面临杀身之险,“乃自剪须发,变形,入林虑山中,匿姓名,为冶家佣,亲突烟炭,形貌毁瘁,积二三年,人无知者”(《后汉书-党锢传》)。

明朝嘉靖年间,河北肥乡道士赵得秀在此选址建庙,掘地挖土时得一陶器,上有夏馥等五位同隐者的姓名。

经过三十余年的经营,夏馥洞附近成为一处由山门、玉皇阁、老君殿、药王殿、朝元洞、客楼、库楼等多处雄伟险要、美观玲珑的建筑构成的道观。为了纪念道士赵得秀发现夏馥隐居岩的事迹,后人便将住过的傅险岩,即县官题名“王相岩”的山岩。

这里也称“老道岩”的原因是,岩窟中遗有三个道士的墓冢。“宝泉岩”的得名则与这里的自然环境有关。露水河的碧波沿太行大峡谷呈南北走向,而位于大峡谷西侧的王相沟则大体呈东西走向。景区西南,宝泉水从峰顶深峡流出,石洁水清,悬流千尺,水势喷礴,望如白练,这就是太行大峡谷五大瀑布之一的王相岩瀑布。

王相沟入口建有王相岩牌坊。过了牌坊就是王相村,村前巍然耸立着傅说的雕像。再向前行,就可到达仰天池和水帘洞。

从仰天池出发,沿密林小道步千级石阶,攀至岩坪,就到了王相岩核心景区。这里有一久旱不竭的水井,传说为傅说所用,因称“王相井”。岩前还有数楹殿阁,是赵得秀所建。玉皇阁后有一座书斋楼,清代兵部督捕右侍郎许三礼幼年时曾在这里读书。

出岩西北有小泉滴沥,乘风飞洒,犹如细雨,阳光照射,时有七色。岩前庙基下有一九拱桥,为悬石桥,桥宽50 余米,是赵得秀在100多米深涧上凌空架起的一座飞天长虹。立于岩坪望及仰天池南,但见避暑岩、狮子岩、炼丹岩、将军岩等,争为异状。古人以为,这里的山可与嵩山少室、东海蓬莱、四川峨嵋、三峡诸峰媲美,因而在仰天池旁立一巨石,铭刻“仰止”两个硕大如斗的大字。

王相岩作为一个山岳丘壑型景区,文物遗存与遗址丰富,得“宝泉岩”之名也堪称名副其实。傅说名垂青史,“王相岩”深入人心,人魂与山魂融为一体,更能体现“天人合一”、人与自然高度和谐的理念。这就是说王相岩体会“太行之魂”的道理所在。

近十几年来,王相岩得以重修,在恢复原貌的基础上,还新建牌楼、铁索桥、摩天梯、玄梯等,并整修开发了灵芝岩,沿途铺设了红石台阶。络绎不绝的游人乘兴而来,满意而去。如果说“太行大峡谷”是太行老人头上的一顶皇冠,那么王相岩的景观就是这顶皇冠上的粒粒明珠。进太行大峡谷,触摸冠顶明珠,自然景观与人文沉淀如此密切地结合,这也是王相岩魅力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