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健和梁冠华矛盾 梁冠华:娱乐圈和艺术没什么关系 我分得很开
人艺建院60周年庆祝,《茶馆》再度上演,《茶馆》是北京人艺的“看家戏”,也是中国在国际剧坛声望最高的剧作,继于是之之后,梁冠华饰演的掌柜王利发被观众盛赞为“演出了精明的王掌柜,也带来了更多的惊喜”。从《茶馆》里的一名茶客到掌柜的王利发,梁冠华用了近十年的工夫。值此人艺建院60周年之际,记者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当年“戏虫儿”常偷戏
记者:老版《茶馆》在1992年告别演出后,北京人艺有7年没再上演《茶馆》,1999年第一次复排消息传来时,您当时是什么心情?
梁冠华:复排我觉得很有必要,7年中整个剧院也在思考,这个戏不能因为于是之老先生身体不好了就下马,这个戏毕竟是人艺的保留节目,一定要把它传承下去,所以当时听到复排消息很兴奋!于是之老师塑造的王掌柜形象和我差别太大了,这样一个角色让我演,说明导演对我有极大的信任,这种信任让我很感动也很激动,到现在都是这种情绪。
记者:《茶馆》太特殊了,特殊到于是之就等于王利发,一部很独特的经典,任何人重新塑造它,都会遭遇极强的排斥,您怎么去应对这种压力?
梁冠华:于是之老先生的王掌柜太深入人心了,换一个跟他完全不一样的形象,对院领导、对个人都有一种压力,排出来演好演不好都会被说这说那,作为我个人来讲压力更大,这个戏是中国话剧的一个代表,也是人艺的看家戏,所以有压力是必然的,不管人家说什么尽全力努力创作,让观众去评说,当时就抱着这样一个念头。
导演林兆华认为,于是之饰演的王利发太愁苦了,掌柜的要一直这么愁苦,茶馆是很难支撑下去的。他需要一个外表有亲和力、内在有幽默感的人来演王掌柜,我的形象阳光、喜庆,会让我的顾客觉得和蔼可亲。
从1999年到现在,我演了200多场王利发,对他最深的体会就是最后一幕,王利发向天发问——“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见谁都鞠躬,不过是为活下去!我可没有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就为这样一个单纯的生存权利,在那样的社会条件下,却走投无路被逼上吊。
记者:人艺很崇尚两句话,一句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话:“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另一句是“戏比天大”,这两句哪一句是人艺的剧院精神?
梁冠华:“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第一句!第二句话是近十年才频频被提的,前两天我还和杨立新聊起这句话,这句话有危机感,“戏比天大”——剧团每个人都应该知道,这是我们的职业道德,我们就是吃这碗饭的!大幕一拉开,任何事都要放在后面!之所以近几年频频被提到,和剧院现在面临这样一个功利化的文化娱乐市场有关。
记者:于是之演的王利发最有名,但他却对身边的朋友说,自己演得最好的角色是《骆驼祥子》里出场只有两次的老马。为什么大演员对小角色会有这样的理解?
梁冠华:每一段戏、每一个角色都有内在的东西,都可以把他演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要从各个面分析,不能因为只有一句两句台词就松劲儿,尤其像老舍这样的大家,一两句话就有很多含义在里头,比如《茶馆》里庞太监要买个孩子当媳妇,被卖的康顺子又饿又气昏过去,庞太监见状大叫:“我要活的,可不要死的!
”旁边正下棋的茶客“将!你完啦!”打了一个很长的“哎”,意义很深刻,在那样一个时代,国人的麻木不仁、见怪不怪 ,就被茶客一句词表现了,演好只有一句台词的这个茶客可不那么简单。
记者:听说老师们都管那时的您叫“戏虫儿”,赶上既没龙套也没小角色的时候,就在灯光间看老先生们演戏,跟他们偷戏,是这样吗?
梁冠华:呵呵,“戏虫儿”是后来演了一些小角色之后大家戏称的。演过一些小角色之后老先生说这小胖子有点心,不光能完成角色,还能让人物丰富一些。我觉得还是要归功于老师的教育。苏民老师是一位非常能够鉴别学生的老师,当初在班里选一个小角色我没被选上,就在日记里发牢骚,苏民老师批语:“选别人是因为他适合,没有任何人说你不好,你这种患得患失的感觉是不好的!
”“患得患失”这个词就是这样学会的,“患得患失的感觉是不好的”也成了我此后对生活的态度。
娱乐圈和艺术没什么关系
记者:“小角色·大演员”是人艺的精髓,在如今“出名要趁早”的娱乐圈,北京人艺这种独有的、当下已经非常稀少的精神也在被冲击,你觉得它还需要守住吗?这种精神在“全民娱乐”的当下的价值是什么?
梁冠华:在我心里头人艺和娱乐圈一直是分得很开的!娱乐圈是另外一个概念,是和艺术没有什么关系的,只能说是一个纯粹让大伙放松身心哈哈一乐就完了的事儿;人艺话剧舞台在娱乐大众的同时,还有寓教于乐,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反思。
记者:今天“演员”这个名词背后包含的更多是一种诱惑,是名利场和红毯上的曝光率。在这样的现实面前,人艺也在面临冲击吧?
梁冠华:在今天这样一个物质化的社会,就像王利发“人总得活着吧”,要有一定物质基础,就会参与到这个利益中去,在争取最大化利益的同时把自己生活搞好了,才能有更多精力来搞舞台艺术。一个有责任心的演员不但不会减弱这种创作冲动,反而会更强烈。
我很受刺激的是有些影视剧把那么浓缩的舞台精品拉成30集电视剧,一点用都没有的戏,正是看到外面这些注水太多的东西,更渴望回到舞台,也希望再出更多的精品,这种愿望是从内心深处呼唤的。在外面拍戏经济利益比剧院多很多,为什么团里很多演员在那么大利益面前、哪怕有很好的一个本子拿在手里,只要剧院一招呼就回来了?
记者:就话剧而言,您未来最想挑战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梁冠华:到目前为止我在人艺干了31年,我一直遗憾的是我们老院长曹禺先生的戏我一个没演过,曹先生的戏对演员的提高锻炼是非常好的教材,一个《雷雨》人物之间的瓜葛纠缠不清,作为演员太希望能演,太向往了!曹先生的《雷雨》在剧院演出次数最多,但一直没有机会,有些遗憾,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和好的导演、好的合作者实现这个愿望,我原来很想演鲁贵,现在觉得对周朴园的人物理解更深一层,哈哈。
对未来
每一个人艺人的心里都在拷问
记者:与焦菊隐以及顾威、任鸣等几代导演不同,1999年接棒导演《茶馆》的林兆华,无论从导演手法、舞台美术乃至表演方式上都有了较大创新。你对此有什么评价?
梁冠华:我人艺培训班毕业后80%的戏都是林兆华排的戏,在人艺演员里我也是跟他排戏最多的,首先他是一个“老戏虫子”,今年74岁仍然要排戏,有时各种戏剧活动不断,他的视角比较尖端、受众面比较小一些,深得人艺精髓又不拘泥于人艺固有的格局,是一个特殊形象的导演,他充分继承人艺老先生对剧本的深刻理解,又有现代意识去诠释他理解的优秀的精品,不可否认他有些东西走得有些远,也使他在院内争议不断,很矛盾。
记者:对于艺术个性鲜明、争议不断的林兆华,他的导演手法对人艺的“写实”传统几乎是颠覆性的,这种艺术风格的大胆探索,您认为是人艺未来的方向还是仅是一种丰富?
梁冠华:我个人觉得人艺从1952年建院,写实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现在人艺有一大部分老先生这种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上世纪80年代西方戏剧理论已经飞速发展出各种样式,可能林兆华太过激进,没有很好地揉进来、急于求成吧,可能这样就触碰了一些心理底线,他曾说想把《茶馆》改成就三个演员,三个老头聊,这还不得揭了顶了!他的思想很先进,他又不愿妥协。
记者:人艺的未来并非坦途,人才与观众的流失就是两大难题。在当下,人艺应该如何聚拢和培养新一代的“台柱子”“戏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