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轮回转世真实存在的论证
非常高兴能够在雁塔论坛这个地方和大家一切探讨一下佛法,也非常感谢李老师能够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让我能够把我自己学佛的体会贡献出来和大家做一个分享。
我们这次讲座的题目叫《佛教轮回理论的现代诠释》,这个题目听起来是文绉绉的,实际上我们这次讲座只是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是试图搞明白到底有没有轮回转世。
为什么要讨论这个问题呢?主要是基于这样两个考虑,首先,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实在是太重要了。我们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死后有没有来世,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如果没有来世,我们就只有这几十年的光景,这几十年一过去,我们就呜呼哀哉了,就在也不能作为生命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
如果有来世,如果有轮回,那么每一个生命的结束都是另一个新的生命的开始,那么实际上我们就不会死,如果你把死定义成那种呜呼哀哉的话。
另一方面,轮回学说是整个佛教理论的基础,正如刚才李老师说的,如果没有轮回转世,那么因果报应、行善作恶、天堂地狱,乃至日后的解脱成佛等等就都没有了,都不可能存在了。所以到底有没有轮回,到底能不能从内心深处相信轮回,这是我们每一个学佛的人都必须要面对的,都必须要经过的一道门槛。如果不把这个问题搞清楚,佛教的其他理论也没有办法真正地搞清楚。
第二、讨论这个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大家都知道,佛教的轮回学说和目前在我们的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西方思想之间存在则非常大的反差。我们现代大都受过系统的西方教育,从小就开始学习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技术。也可以说西方文化已经先入为主地占领了我们大部分人的思想阵地。
反之,我们大部分人对佛教的了解仅仅是些一知半解的因果轮回学说,因此对佛教的误解也大都由此产生。比如认为因果轮回理论不过是神道设教以愚弄下民,所谓的善恶报应、轮回转世、天堂地狱等等纯属子虚乌有,不过是劝人为善的一种说教而已。
那么如何说服受过系统西方教育的现代人,让他们认同佛教的轮回转世这种古老的学说,或者至少让他们认为轮回理论是有一定道理的,并不能简单地斥之为迷信,对我们来讲的确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
基于以上两个原因,我认为大家都会对到底有没有轮回转世这个问题比较感兴趣。我本人对这个问题也非常感兴趣,而且还算是进行了比较周密的思考,并自认为已经将这个问题考虑清楚了。下面我就把我思考的结果拿出来和大家做一探讨,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这个讲座呢,我想分为五个部分来讲。首先还是要讲一下轮回转世理论的重要性,这个重要性我们在前面已经讲了一些,后面我们还是要再做一些加强,这主要是为了引起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重视,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趣。
第二个部分,我们将讲一下如何才能证明轮回转世是真实存在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探讨一下从理论上论证轮回真实存在的可能性,以及论证的方法和途径。第三部分,也是我们这次讲座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对轮回学说进行一番实际的论证。
我们试图给大家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就是轮回转世这个理论是有道理的和值得相信的。第四个部分,我们将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佛教的三界六道,轮回是在什么地方轮回呢?按照佛教的说法,是在三界六道之中轮回。
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自己轮回的去处,看看自己下一世可能会有什么样的经历。前面这些部分讲完之后,我想大家都会有很多的疑问,特别是关于三界六道方面的疑问,比如:如果说有轮回,有前生后世,为什么我们都不记得自己的前生呢?天人在那里呢?人类现在已经登上了月球,为什么没有看到天人呢?地狱在哪里呢?按照佛教的说法,地狱里的众生每天都要受到种种酷刑,比如被刀砍、斧剁、火烧、油炸等等,他们受到如此大的痛苦,为什么不死呢?在本次讲座的最后一个部分,我们将对此类问题做一回答,首先就我自己能够想到的问题,我把它们做了一个整理并进行了回答。
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希望能够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
下面我们开始正式讲这个讲座的第一部分,即轮回转世学说的重要性,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1、死后有无轮回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切身利益的一件大事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大家都明白的道理,那就是人总是要死的。
当我们翻开历史书本,就会发现那里面讲的基本上都是已经死去的那些人的经历,说的直白一些,历史就是那些著名的死者们的故事。不论他们曾经是多么的聪明睿智,雄才大略,有着多么辉煌的业绩,也都难以逃脱死亡这个必然的归宿。孔夫子已经作古两千多年了,和他同时代的那些先哲们,不管是中国的孟子、老子、庄子,还是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没有一个能够活到今天。
据称秦始皇为了长生不老,曾经派徐福率领三千童男、三千童女远渡重洋,去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寻找长生不老之药。不老之药自然是没能找到,徐福也不敢回来复命,就在东方的一个平原广泽之地自立为王,再也不回来了。始皇帝终究没有等到长生不老之药,在他49岁那年就撒手人寰,没等回到都城咸阳,就驾崩在了东巡的路上。
汉武帝也想万寿无疆,他采取了另一种方法,在建章宫里铸造了一个高达二十丈的金铜仙人。仙人双手过顶,捧着一个硕大的呈露盘。据称每天凌晨盘中都会有从北斗星上降下来的仙露,武帝便将这些仙露和着玉石粉一起吞下,企图达到长生不老,成仙飞升的目的。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和着玉粉的仙露并没能使汉武帝长生不老,说不定还起了一些副作用。总之,不管武帝心中有多么不情愿,他还是不得不抛下这大好江山,独自一人离开这个世界。
死亡并不仅仅是历史书本里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它也在随时随地在提醒着我们不要忽略它的存在。从记事的时候起,我们每一个人都曾经看到过或听到过自己所熟悉的人死去。我想我们在座的人,大都有过到火葬场去送别自己亲人、朋友或者同事的经历。同样任何一个神智正常的人,也都能很清楚地意识到这样的事情总有一天会落到自己头上。到时候就不是我们去火葬场送别人,而是其他的人到火葬场来送我们。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不曾看到不死的人,这是一件不可避免,同时也必然会降临到我们自己头上的事情。或者在几十年之后,或者几年,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死亡就会来临。
到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我们完全无法抗拒,甚至不能延长哪怕是一分一秒的生命。不是说你能够入住最好的医院,请到最好的医生,买得起最昂贵的药品,住进设备最先进的重癥监护室,就可以使你免除死亡。也不是你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别人见了你都得毕恭毕敬,就可以令死神退却。
在《教授胜光大王经》中做过这样一番比喻:比如若有四大山王,坚硬隐固成就坚实,不坏不裂无诸陨损,至极坚强纯一实密。摩天触地从四方来,研磨一切草木本于及诸枝叶,并研一切有情、有命、诸有生者。非是速走易得逃脱,或以力退,或以财退,或以诸物及咒药等易于退却。
就像经中所比喻的那样,当死神来临之时,如同四座大山从四方来,上面顶着天,下面挨着地,令你没有任何可以逃避的地方。不是你跑得快就可以逃脱,或者用力阻挡,或用金钱,或用权力,或用某种物品、咒语、灵药等等,就可以使你免除死亡。
既然死亡是不可不避免的,死后的归属也是我们每一个活着的人早晚将要遇到的,因此也是应该尽早予以认真思考的问题。可能有些人会说,既然死亡是一种自然规律,是不可避免的,你害怕也得死,不害怕也得死,考虑这个问题也得死,不考虑也得死,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思考它和惧怕它。
因为这没有什么作用,我们现在要做的只是好好地生活,至于死亡没有什么好怕的,反正每个人都得死,到死的时候去死就是了。这种想法看似潇洒,其实多半是一种心理上的自我安慰,抱有这种想法的人往往认为死亡距自己还十分遥远,并没有切实感觉到死亡的威胁,因此他们对死亡才会有一种所谓的无畏。
就好像人们在动物园里看到被关在笼子里的老虎毫无惧怕,并且高谈老虎有何可怕一样。
其实对几乎所有的人来讲,的确没有什么事情比死亡更大也更可怕了。人死的时候,他所能丢掉的一切东西一下子就全丢掉了,他的车子、房子、票子、妻子、孩子、名誉、地位、亲朋好友乃至身体,一样也不能剩下。若在平时,丢失100块钱都会让我们心痛半天,这和死亡比起来又算得了什么呢?
现代人对死亡往往并未予以足够的重视。不记得是哪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活的时候就没想到自己还会死,到死的时候又觉得自己根本没活过。这句话应该说是生动地描述了现在大部分人的心态。我们活着的时候终日忙忙碌碌,往往真的是忘了自己还会死,到临死的时候才发现,想潇洒地离开其实并没有那么容易。
大部分人都是在极度痛苦、极度恐惧的情况下离开这个世界。而且根据佛教的说法,一定是到了一个比这个世界更为恶劣的地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最好还是从现在起就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到底有没有来生后世,如果有,我们应该怎么才能为自己的来世做好準备,不至于到时手足无措呢?
2、对未来的预期,将极大地影响我们今生的人生态度
人是一死永灭,还是有来生后世。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和人生目标。如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哲学发展史?魏晋南北朝》卷中所说:人死后,是否还有某种生活,如果没有,那么人生前的善恶还有多少意义?如果有,那么人生前的行为对死后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一切,都要落实到人生前应如何行动,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的一生。
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只有这一生,此生的结束就意味着一死永灭,那么他的人生目标也就被局限在这几十年的时间里了。对死后的事情谁还会有多大兴趣呢?
这里我们举个例子。比如有一天你感觉不舒服,到医院里看了医生。医生给你做了详细地检查,然后他很坦率地告诉你,你得的是癌癥,而且已经到了晚期,现在的医学对此无能为力,估计你的生命也就剩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了。
你也用不着住院了,那没有什么用途,现在你就可以回家,想吃点什么就吃点什么吧。这时候你会怎么想呢?我们假设你还年轻,而且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在此之前,你给自己定下了宏大的人生目标,试图在将来的某个时候成为知名学者,政界要人,世界五百强企业高管,或者是其他什么不得了的人物。
那么现在你的这些宏伟理想很能够继续存在下去吗?你会想到你的英语还没有考过六级,準备在生命的这最后这三个月里好好背一背英语单词吗?或者还有一个数学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计划趁这个时候好好地研究一下吗?我想绝大部分人不会这样。
他们多半会抱怨老天不公,让自己年轻轻地就遭此噩运,想到自己以前的大部分经历都用来忙于工作学习了,没顾得上好好享受人生,现在银行里还存着几十万块钱存款没舍得花,準备买房子,现在房子还有什么用呢?赶快把这些钱取出来花吧,到这会儿了还给谁省呢?
同样如果生命就这么几十年,在我们活着的时候什么事情最重要呢?是我们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吗?是我们有乐于助人的精神吗?是为人民服务吗?我想大多数人不会这么认为,他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把在这个世界上是否享受到了舒适的物质生活,作为他的生命是否过的值得的一个重要标準,如果该吃的都吃了,该玩的都玩了,那也就死而无憾了。
因此他也就比较容易受到外部物质条件的诱惑,如果贪污、腐化没有人知道,可以巧妙地躲过法律的制裁,可以在享受到腐败给自己带来的好处的同时,又不受到任何形式的惩罚,为什么不可以贪污腐败一下呢? 如果做了好事,所得到的只不过是一些口头的赞誉,除此之外并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么做好事还有多少意义呢?
而对深信有来生后世的人,在他的日常行为中就要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我今天的所作所为,会不会对我的来世构成什么不良的影响呢?我用来世长远的幸福作为代价换取今天短暂的享受是否值得呢?因此他对自己的行为会有更多的约束,会更加自觉地去行善止恶,更加自觉地去作一个好人,而不仅是因为惧怕法律的制裁和他人的议论,不得不对自己加以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