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平杨玄感之战 轰轰烈烈的杨玄感兵变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2018-11-14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隋炀帝的倒行逆施导致隋朝国力逐渐衰弱,民怨沸腾,杨玄感在此时起兵反隋可以说时机把握得很好,他也得到了多方响应,就连自视甚高的李密也前来投奔.那么最初顺风顺水的杨玄感兵变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隋平杨玄感之战 轰轰烈烈的杨玄感兵变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李密李密来到杨玄感大营之后, 杨玄感是非常高兴的,因为杨玄感在青少年时代就与李密相认识,而且很敬佩李密的才识.李密来了,当然就是军师了.当杨玄感询问李密关于病变的意见的时候,李密就跟杨玄感说:我给你献上上中下三策,哪三策呢?隋平杨玄感之战 轰轰烈烈的杨

隋炀帝的倒行逆施导致隋朝国力逐渐衰弱,民怨沸腾,杨玄感在此时起兵反隋可以说时机把握得很好,他也得到了多方响应,就连自视甚高的李密也前来投奔。那么最初顺风顺水的杨玄感兵变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隋平杨玄感之战 轰轰烈烈的杨玄感兵变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李密

李密来到杨玄感大营之后, 杨玄感是非常高兴的,因为杨玄感在青少年时代就与李密相认识,而且很敬佩李密的才识。李密来了,当然就是军师了。当杨玄感询问李密关于病变的意见的时候,李密就跟杨玄感说:我给你献上上中下三策,哪三策呢?

隋平杨玄感之战 轰轰烈烈的杨玄感兵变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第一, 北据幽州,断隋炀帝后路。第二,西入长安控制潼关。第三,进攻洛阳,胜负难测。李密建议西入长安,去控制住潼关。长安是首都,占据长安,那个政治意义不用我说,谁都明白。而且这个地方要是关陇集团的大本营。

隋平杨玄感之战 轰轰烈烈的杨玄感兵变为什么最后以失败告终?

他们在这儿会获得广泛的支持。退一万步讲,即便是与在隋炀帝的战斗中受挫。只要把守好这个潼关,他们可以做到进可攻,退可守,以图再举。这是所谓中策。下策是进攻洛阳,胜负难测。李密提出这样的建议 意思是要充分利用当时的形势。

隋炀帝一意孤行,执意的伐辽,已经造成了整个天下民怨沸腾。无论是老百姓还是关陇集团贵族子弟都对他非常的反感。杨玄感你现在就应该利用这个情绪。北上一股作气把隋炀帝歼灭了,天下底定,就完事了。所以在李密提出的建议中把北据幽州做为上策听出来就是这个用意。

但是问题就在这儿了,杨玄感这个人虽然平时是很敬佩李密的,但是自己现在雄兵在握,好像大有一点儿那种自信心爆棚的感觉。因此,他对李密提出的上中下三策看起来大不以为然。

杨玄感对李密说,你给我提出的上中下三策中,我认为你提出的下策乃是上策。因为洛阳市隋炀帝伐辽东时候的大本营。因此,后宫也好,百官的亲属也好都在洛阳城里边。我现在如果占据了洛阳城,就把他们挟持为人质,这样敌人可以不战自溃。所以杨玄感认为里面说的下策乃是上策。李密认为他现在自己只是一个军师,杨玄感才是首领,所以李密也没有办法。

于是杨玄感开始马上调兵攻打洛阳,结果一打洛阳城,果然如李密之所料,攻打洛阳城失利了。洛阳乃是隋炀帝继位之后精心打造的新的都城。不是原来的汉魏洛阳城是一座新城,城墙高厚,是非常难打的。 攻打城池本来就是个慢活,如果说长期围困,慢慢的蚕食,最后把城墙打下来,这也可以。问题是你有这时间吗?所以说我们说杨玄感的战略目的和他采取的战术是矛盾的。失败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