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市委书记张文:河源要成为广东的“绿野仙踪”

2018-09-22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人民网河源8月12日电(吕绍刚 夏凡)"我们要建设'绿野仙踪'的河源,成为深莞惠经济圈'后花园'."8月10日,河源市委书记张文在接受中央驻深记协调研团采访时指出,"绿野"代表的是河源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仙踪"指的是客家古邑丰富的文化积淀.河源市委书记张文:河源要成为广东的"绿野仙踪"有东江.新丰江泽被,有万绿湖涵养,"但我们是富饶的贫困."张文说,尽管拥有良好的生态,但河源的经济始终欠发达:2015

人民网河源8月12日电(吕绍刚 夏凡)“我们要建设‘绿野仙踪’的河源,成为深莞惠经济圈‘后花园’。”8月10日,河源市委书记张文在接受中央驻深记协调研团采访时指出,“绿野”代表的是河源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仙踪”指的是客家古邑丰富的文化积淀。

河源市委书记张文:河源要成为广东的“绿野仙踪”

有东江、新丰江泽被,有万绿湖涵养,“但我们是富饶的贫困。”张文说,尽管拥有良好的生态,但河源的经济始终欠发达:2015年,河源人均收入排名全广东倒数第一,GDP总量、人均GDP倒数第三;全市5个县都是省级贫困县,年收入40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达4.24万户,共计近12万人。

河源市委书记张文:河源要成为广东的“绿野仙踪”

“河源要实现2018年脱贫奔康的目标,既要靠自身努力,也要借助外力。”张文强调,河源将抓住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和深圳全面对口帮扶河源的机遇,推进创新驱动,积极融入深莞惠经济圈,着力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推动振兴发展。

河源市委书记张文:河源要成为广东的“绿野仙踪”

抓住两个“主引擎”

暗红色的外墙、整齐敞亮的窗户,中兴通讯(河源)基地崭新的大楼已拔地而起。目前,该基地一期工程已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33.8万平方米厂房、宿舍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将于2016年底前建成投产,2020年全面竣工。届时,项目预计年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

“中兴通讯来河源,有市场因素,但离不开政府的推动和支持。”河源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总指挥钟荫腾表示,受深圳高成本的影响,中兴通讯计划搬迁生产基地,已经考察郑州等多个城市,但在深圳市政府的建议下,最终落户河源。

与深圳的产业共建,是河源发展的重要机遇。钟荫腾说,如今深圳经济的外溢效应不断扩大,产业转移不再只是五金厂、制衣厂等低端落后产业,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众多优势企业也在流出。“河源要把‘池塘’挖好,等他们流入后,我们才能接得住。”

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即河源高新区)就是“池塘”之一。该工业园由深圳、河源两市采取一园多点的方式合作共建,预计2017年、2020年园区产值分别达到1000亿元、2000亿元以上。2016年,两市确定28个园区共建项目,总投资205亿元,目前23个项目已动工建设。除了中兴通讯,在深圳(河源)产业转移工业园内,有70%的入驻企业来自深圳。

4次大型推介会、50次专题招商活动、拜访900多家企业和商会,2014年以来,在两市的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资金进入河源。2016年1月以来,深圳企业到河源的投资量呈井喷式增长,仅最近四个月即达33个项目330余亿元,占到河源同期总引资量的八成以上。

一方面是外来的转移、共建项目,另一方面,深圳企业也根据河源的特点,顺势而为,开发众多与生态、绿色相结合的产业。

巴伐利亚庄园。(夏凡 摄)

青翠的山坡上,一排排色彩鲜艳、尖顶的欧式建筑鳞次栉比,几架巨大的风车正随风旋转……这犹如欧洲小镇的风景,就在河源市境内。巴伐利亚庄园是深圳对口帮扶河源三个重大项目之一,占地5平方公里,投资100亿元,是融合旅游、生态农业、医疗教育等多领域的休闲度假乐园。

2014年11月试业以来,庄园实现税收2.32亿元,解决就业1100人,累计接待游客超150万人次。“这个项目创新融合多种业态,充分利用河源青山绿水的环境资源,有效解决地方就业,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该项目负责人、深圳DD集团总裁郑勇军介绍,未来随着深赣高铁的通车,项目距离深圳将仅有30分钟车程,届时效益将会成倍增长。

“这么好的水资源,不发展生态农业太浪费了。”考察时,酷派集团董事长郭德英就看中了河源的绿水青山。7月1日,酷派集团、深圳市前海弘稼科技有限公司与河源市源城区签约,协议建设科技型农业综合生态园。7月15日,华大基因与河源市政府签约,协定在河源建设华大基因活库,并建设现代立体农业,力争3-5年内实现1000亿元产值规模。

河源目前拥有一个国家级高新区、一个国家级农业示范区。“这是河源发展的两个主引擎。”张文说,河源的振兴,并不是要成为下一个深圳、珠海,而是要用好“绿野仙踪”的特点,“优一强二旺三”,走出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

全力当好“施工员”

万绿湖。(夏凡 摄)

雨中的万绿湖烟雾迷蒙、满目苍翠,水波荡漾起深不见底的浓绿。湖区总面积1600平方公里,其中森林覆盖面积110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370平方公里,蓄水量约139亿立方米。作为水源地,它供养着粤港地区4000万人口。“万绿湖水达到地表水Ⅰ级标准,捧起来就能喝。”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交通组组长、河源市交通局副局长吴泽森说。

但这广袤的湖区却给居民带来极大的不便。比如湖区最深处的东源县锡场镇,四周多山,居民开车去市中心耗时近3个小时,比去外地还远,只能靠船。“县里计划过建围湖公路,后来因担心对环境造成影响,就放弃了。”东源县水运局局长杨南波感叹,为了保护万绿湖,周围的居民牺牲了许多。

不同季节,万绿湖水位落差达31米。“码头建在近岸,旱季就得穿过500米的泥潭去搭船,很不方便。”深圳来的干部发现这一问题,主动帮助村民想办法,为他们建设“趸船码头”。“码头可以通过轮轴伸缩,雨季时收在岸边,旱季时可以向外延伸500米,方便船舶停靠。”吴泽森介绍。

如今,每天早上、中午,各有一班船往返锡场镇和湖对岸的新港码头,居民到市中心只需要一个小时。不仅生活方便了,还有企业家看中锡场镇的美丽风光,在镇里建起度假酒店。

目前,深圳共计投资近400万元,对东源县锡场镇、半江镇、新回龙镇、东星村等4个码头进行整治改造,可解决库区3万多群众出行难。

在深圳的支持下,河源交通建设不断发展。2014-2015年,河源启动7个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协调推进汕湛高速、大广高速河源段建成通车,2015年实现“县县通高速”目标。

除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圳还启动十大民生项目,帮助河源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加快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共计拨出2.552亿元用于社会民生帮扶工作。这表明,深圳进入全面对口帮扶河源的新阶段。

全面对口帮扶以来,深圳、河源安排两市59对学校及11对医院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共选派300多名骨干教师和医生到深圳挂职研修,举办“深圳名师送培训”等各类培训、讲座210场次,培训河源市骨干教师20000多人次。

深河中学俯瞰图。(资料图)

今年11月,深河中学将动工建设。该校是深圳民生帮扶河源的最大项目,总投资1.35亿元,其中深圳民生帮扶资金投入1亿元。这所河源市直属公办初级中学,位于市区东城西片区东江湾畔,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办学规模为60个班、3000人。预计2017年秋季建成招生。

7月底,河源市明珠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工程量的30%,该项目占地21.3平方公里,一期总投资约6600万元,建成后生活污水日处理量预计可以达到5万立方米。投资94.6亿元的深能源河源电厂二期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主要技术线路方案基本确定,预计明年3月动工……几年来,河源的城市面貌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给钱、给人、给项目、给政策,深圳对河源毫不吝啬。2013年11月至2016年5月,深圳共有276名干部在河源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其中精准扶贫驻村干部214名。除扶贫“双到”资金外,投入各类帮扶资金39.71亿元,其中市级财政帮扶资金27.

2亿元,远远超过广东省规定每年5000万元的标准。主导和协助河源引进项目271个、计划总投资792.34亿元,已完成投资277.6亿元。“重视程度、帮扶力度、内容广度、社会参与度和效果,都是前所未有的。”钟荫腾说。

今年上半年,河源GDP增速达8.1%,排名全省第三,表现亮眼。“脱贫奔康,我们河源愿望非常强烈,干劲很足。”张文表示,河源市委市政府将全力当好“施工员”,少提口号、多抓落实,构建“自然生态美、经济生态活、社会生态优、政治生态好”的良好环境。“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河源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