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雀台伏皇后 华歆为了上位而擒了伏皇后?汉献帝却不救
华歆年轻时在县里做官,和一个叫陶丘洪的人都很有名。冀州刺史王芬等人想废掉汉灵帝另立皇帝,暗中招呼华歆、陶丘洪共同确定计策,陶丘洪打算前去,被华歆阻止。
后来事情不成功,王芬畏罪自杀。何进辅政期间,华歆被朝廷征召,任尚书郎。董卓胁迫天子迁都长安,华歆请求出任下邽县令,因病没有到职,于是从蓝田到了南阳。
这期间袁术占据南阳,留住了华歆,华歆劝袁术进军讨伐董卓,不被采纳。华歆想要离开袁术,正好天子派太傅马日碑安定关东,马日碑征召华歆为属官。
后来华歆向东到了徐州,朝廷下诏任命他为豫章太守。孙策占领江东,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就以幅巾束发前往迎奉。
孙策因为华歆是年长的人,所以用上宾礼节对待他。孙策死后,华歆归属了孙权。
曹操驻守官渡时,以朝廷的名义征召他,华歆来到曹操身边,被任命为议郎,参司空府军事。又进任尚书,转任侍中,代替荀或担任尚书令。在曹操出征孙权时,华歆被任命为军师。魏国建立后,担任御史大夫。曹丕即魏王位,任命华歆为相国,封安乐乡侯。
从这份简历上可以看出,华歆并没有直接抓捕伏皇后的记载。
伏皇后被杀是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十一月,这时候的华歆任职御史大夫,从常理上说,让这样一个高官亲自动手抓人,并不符合逻辑。
但《三国演义》这一段的描写,却不完全是凭空而造,而是取材于《曹瞒传》当中的一段记载:
“曹操派遣华歆带兵进宫收捕皇后,皇后关闭门窗藏在夹壁之中。华歆破门而入,从夹壁中将伏皇后拖出来。当时汉献帝正与御史大夫郗虑座谈,皇后披着发光着脚从面前经过,拉着皇帝的手说:
‘不能救救我吗?’
汉献帝说:‘我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到什么时候啊!’
皇帝对郗虑说:‘郗公,天下难道可以这个样子吗?’于是将皇后杀了。皇后的父亲以及宗族为此而死者数百人。”
这段文字在裴松之的注中有记载,但真实性同样存疑。
《曹瞒传》是一部小说萌芽类的人物传记,同样以情节虚构见长,如上段文字,详细描写了两对人物的对话,这并不符合一般史书的书写习惯。
还有,汉献帝的皇宫是曹操修建的,曹操会给他修建这样一道夹壁吗?那么,即便是创作,《曹瞒传》为什么要把抓捕伏皇后的帮凶写成是华歆而不是其他人呢?比如说那个王朗。这恐怕就要从《曹瞒传》的作者和华歆离开吴国归属曹操两个方面来找原因。
先说《曹瞒传》的作者,有人考证这是一个吴国人所写,这应该是可信的。再来看看华歆是怎样离开孙权的。
曹操征召,孙权不想让华歆走,华歆对孙权说:“将军您奉帝王之命,才与曹公交好,料想情义尚未巩固,让我能为将军效劳,岂不是有益的事吗?现在徒然留下我,是养了一个无用之人,这不是将军的最佳选择啊。”孙权听后高兴了,这才放走了华歆。
在这里,一个要招人,一个不放人,而这个人自己是愿意走的,不仅愿意走,还要说服留人者放他走,是不是当中有些意思?
三国早期诸侯,除了争夺地盘,对人才的争夺也是非常激烈,尤其是曹操,因为手中有个皇帝,经常会以皇帝的名义干一些挖墙脚的事情。
不过,这人才能不能被他人挖走,却并不取决于招揽者一个人的意志,还要看被挖者在眼下这个老板手里能不能得到能量最大化的发挥。华歆想走,显然知道自己在孙权这儿并不能施展所有的才能,而这个华歆到了曹操那儿,竟然做到了御史大夫的高官,能不能想象他一直留在孙权身边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孙权这个人挺复杂的,要说他不行,他将父兄的基业最大化的发扬光大,一直到最后三分天下有其一,成为一国皇帝,三国有几人能够做得到?
你要说他很行吧,却又很难说他哪方面高人一筹。
尤其是在用人方面,总感觉他并不是那么大气,周瑜早死,张昭、陆逊这两个国家栋梁结局都不算好,像华歆这样具有三公之才的人,人家不愿意留下来,他还高高兴兴地把人放走了,这难道不说是他的一大失策吗?
不过,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问题,在一个争夺人才的年代,像华歆这样的人才,不依附董卓袁术,当过太守,又为哥哥孙策所敬重,孙权应该想方设法留下才对。
但后三国时代的人却并一定如此看待问题,在他们看来,你华歆就不应该去“附逆”!更严重的是,这个附逆之人竟然做到了三公高位,凭什么?如果不是极大损害汉家利益,这三公之位会轮到你!还有,这个华歆是接替荀彧当上了尚书令的那个人,而荀彧是不表态支持曹操当魏王而失势的,这当中又怎能不给人更多的联想?
所以说,华歆是不是亲自抓捕伏皇后难以定论,“吴人”的“嫉妒恨”倒是确凿无疑!如果华歆能够像徐庶一样到了曹魏那里碌碌无为,恐怕孙权把他送走就会成为一种“英明果断”,而抓捕伏皇后的就不是一个御史大夫,只要一个“御林军将军”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