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安字安石 谢安多才多艺 写一手好字 弹一手好琴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代大诗人刘禹锡这首脍炙人口的《乌衣巷》,将人们的思绪带回了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东晋古都建康(今南京市)。乌衣巷在南京秦淮河南岸,当时王氏和以谢安为代表的谢氏家族同居此地,繁华兴盛一时。
据文献记载,当年秦淮河上朱雀桥头那座安置着铜雀的桥楼,便为谢安所建。谢安一生隐逸和出仕大致各有20年的光景。隐时是风流名士,仕时是辅国重臣。他既纵情于山水之间,又在国家危难之际运筹帷醒。泥水一战,名扬天下。
李白曾赋诗称赞他:“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靖胡沙。”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下谢安这位东晋“赖之以晏安”的社稷之臣,演绎了怎样一段智慧的故事吧!谢安(320-385),字安石,出身当时有名的陈郡阳夏(今河南省太康)士族名门。
谢氏一族于西晋末年南迁,和临沂王氏并称“王谢”,同列大族之首。谢安家族中很多人在东晋朝廷中做高官,其父谢哀任太常卿,流寓江南;从兄谢尚,官至尚书仆射、镇西将军、豫州刺史;兄谢奕、弟谢万都官至显位。谢安自幼聪颖而且有胆识。
他4岁时,谁郡(今安微西北毫县、蒙城带)的恒彝看见他,赞叹道:“这个孩子风度神情秀逸明彻,将来一定不亚于王东海。”王东海即王承,字安期,曾为东海太守,在东晋初年声誉很高,史称“渡江名臣王导、卫升、周顷、亮之徒皆出其下,为中兴第一”。拿幼时的谢安与王承相比,是极高的赞誉。谢安多才多艺,写一手好字,弹一手好琴,还喜欢唱歌和舞蹈。魏晋士族崇尚清谈,善清谈者方得为真名士。
过江名士更是以玄言相扇,形成清谈的又一个高潮。少年时期的谢安,神情深沉,思路敏捷,风度翩翩,气宇轩昂,颇负这方面的声望。他20岁时,有一次到当时的清谈领袖之一王漾那里拜访,两人高谈阔论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