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益新中大校长 【罗俊】罗俊担任中山大学校长谁曾被传言会成为中大校长?

2017-10-2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1月27日,罗俊开始担任中山大学校长,空缺近百天的校长一职尘埃落定.终于定下来了,中大师生包括校友以及关心中大的人一定这样想.2014年10月24日,许宁生调任复旦大学当校长,在深感突然之余,也依依送别许校长之时,中大人同时也在关心另一个问题:谁会是下一位校长.外界也对这种心绪很是了解,有媒体的报道就这样说"中大校长许宁生调任复旦校长,继任者尚不明".人事任免是极严肃的事情,这大家伙都知道,但因为它的某种不确定性和与自己息息相关,在私下的猜测和议论也是最热烈的.11月12日,是中大90

1月27日,罗俊开始担任中山大学校长,空缺近百天的校长一职尘埃落定。终于定下来了,中大师生包括校友以及关心中大的人一定这样想。

2014年10月24日,许宁生调任复旦大学当校长,在深感突然之余,也依依送别许校长之时,中大人同时也在关心另一个问题:谁会是下一位校长。外界也对这种心绪很是了解,有媒体的报道就这样说“中大校长许宁生调任复旦校长,继任者尚不明”。

人事任免是极严肃的事情,这大家伙都知道,但因为它的某种不确定性和与自己息息相关,在私下的猜测和议论也是最热烈的。11月12日,是中大90年校庆,大庆却没校长,中国多数高校都没试过。于是,校内就猜测会不会在校庆前校长到位呢?这也是中大人最直接的想法。

但事实证明,上级部门对校长任命的谨慎性,尽管在调走校长上体现的没那么明显。校庆在没有校长的情况下很成功。但当时许宁生以校友、教授、顾问董事会成员的身份参加了中大的活动,但很明显要低调的多。与他相熟的学校老师和媒体记者们,也纷纷与他合影留念。

11月15日,校庆刚过,微信朋友圈里开始快速流传一个信息:“转消息灵通人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科大学校长曾益新将转任中山大学校长。”有人就认为这靠谱“院士、中大背景”,意思是院士当中大校长有优势,何况中大刚走了个院士,对中大也很熟悉。

可是我发现也挺有意思:有合适的理由,也就有不合适的理由。现在干部任命强调“异地交流”,曾益新尽管在北京工作,但毕竟从中大出去没多长时间,估计这是他的劣势,有人就这么认为。

“消息灵通人士”言之凿凿,语气肯定,让人欲不信都不能啊。不过,这段文字中有个小问题,把“黄洁夫”误写成了“王洁夫”,不知是笔误还是不明就里。嘿嘿,干啥事都要讲究专业性,微信圈发消息也要这样啊。

这一消息首先在中山医的学生和老师中间发酵,随后蔓延到中大其它院系,最后就蔓延到媒体的眼中。于是,很多媒体向曾益新身边的人甚至曾益新本人求证。假设你是曾益新,该怎么回答呢?说“不是”,万一真是呢,自己说了谎。说“是”,这根本不符合相关规则嘛(你懂的)。怎么回答都不好,只能说“谢谢关心”了。

这个消息给曾院士带来很大的困扰。后来有人分析,相信消息不是曾院士身边人发的,一般来说,这样的消息并不利于院士本人。至于谁发的,谁发的谁自己知道。

不时有消息说吉林大学校长李元元可能来当校长,他之前一直在华南理工大学工作,两年前当选院士,对广东很了解。还有说法是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邵新宇,尽管不是院士,但他担任东莞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院长,与广东有交集,并且1968年的人,才47岁。

想想也有可能。但因为不是院士,中大人也许会小有失落,毕竟许宁生到复旦大学后学校少了个院士。当然,也有说法是清华大学有副校长要来,至于是谁来很多消息的人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但这样说着,大家姑且就信着,也姑且怀疑着。

进入1月份,新校长要就任的消息再次升温。这次,校内流传的是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要来。汪劲松1964年生人,2009年就担任“985高校”电子科技大学的校长,当时才45岁。因为消息看起来非常的靠谱,中大有老师已开始对他进行研究,诸如他的办学思路、管理理念等,以备不时之需,就在前几天还有消息说汪劲松要来中大。

不过,我听说汪劲松最近倒是来过中大,是校际之间的交流考察,不知传言是不是因此而起。来没来我不确定,因为两校的官网都没发这样的消息。

其实,我们会发现,中大校长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的条件?在各种说法和猜测中已基本有了一定的标准:是两院院士、理工科出身,原来就职的也是好学校。

上个星期开始,中大内部开始有感觉准确的消息流传,华中科技大学常务副校长罗俊要来中大当校长,这次不再是猜测,而是板上钉钉的了。于是1月25日,微信朋友圈中开始密集出现“中大新校长长什么样?”“罗俊院士将任中大新校长”等类似的消息。新媒体时代,几乎没有什么消息是密不透风的了。

这些朋友圈还是属于“小道消息”,但也逼得广州当地的主流媒体跟进,尽管他们的报道仍是语焉不详,但你知道他们愿意对此做报道并且没有给予明确的澄清,或许也说明了问题。

今天,正式宣布罗俊担任中山大学校长。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走了一个院士又来了一个院士,中大没“赔”。他来自华中科技大学这个理工科院校,对以文理医见长要谋求文理医工科协同发展的中山大学来说,无疑是个利好消息。罗俊所在华中科技大学,在全国也是一流高校,相信中大师生都能接受。

更为重要的是,罗俊到中大就职,符合中央干部任职最近强调的“异地交流”之原则。“新人”也许能带来新思维。罗俊,1956年11月出生,今年59岁。(记者徐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