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诗词 贺兰山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和诗词
古往今来,名山大川都有与之相关的传说和诗词歌赋,贺兰山也不例外。
贺兰山脉位于宁夏与内蒙古交界处,山势雄伟,如群马奔腾。贺兰山的名称来源于古代的鲜卑贺兰氏人,而鲜卑贺兰氏源于古代部落贺兰部(有说法贺兰部本是古代匈奴部落之一,后与鲜卑联合)。贺兰氏在北魏孝文帝实行汉化改革之后,融入汉族。
贺兰山这个名称,最早见于记载的是《隋书赵仲卿传》。隋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赵仲卿为攻打突厥而出贺兰山。贺兰山岩画景区风景秀美、景观奇特。自“水关”至“芦沟窑”900多米的山谷两侧,百步一景,处处有传说。
●贺兰口
又称“豁了口”,在贺兰山沟内平卧着一块大石头,很像人的一只脚,在大石头上又磨刻着两个大脚印,一前一后,好像一个巨人跨大步时留下的印痕。传说仙人在此开山时豁了口,留下此足印。因此,“豁了口”又被称作贺兰口。
●灵蛇洞
在贺兰山沟内北坡,有一石洞,常有青蛇出入。相传古时有猎人经此,见洞中宽可容身,清凉宜人,遂入洞卧睡,梦见青蛇咬身。惊醒后,见两蛇交尾于胯侧,并无伤人之意,便轻轻从洞中退出。当日猎得青羊2只、山鸡8只,满载而归时,两蛇已不见踪影。此后,猎人出行,每于洞中小憩,则猎物所获必丰,故将此洞名为灵蛇洞。旧时,猎户常于每年惊蛰日祭拜灵蛇洞,以求出猎成功。
●燕子梁
因燕雀群聚而得名。每至春夏之交,山燕南归,栖聚梁上,呢喃之声不绝于耳。传说有兄弟二人,自山后至此,见劳燕分飞,上下穿行,无可尽数。竟心生歹意,毁燕窝牟利,取幼雏贩商。惹得群燕愤怒,一齐冲向二人,啄眼毁容。俩兄弟急不择路,坠入深渊,其尸肉虎狼不食,腐臭冲天,群燕遂弃窼远去,再不复返。
●古琴台
传说仙人携琴西游,见贺兰山风景优美,便沿沟谷寻泉眼至此。一时雅兴大发,在此巨石上抚琴弄弦。又见远山那边飘过一朵彩云,仙人便腾空而起,甩下一根琴弦飘然而去。琴弦落处,变为一条小溪,蜿蜒曲折,绕巨石与清泉汇流,潺潺而下。从此,这块巨石被人们称作古琴台,其下小溪便名为琴溪。坐在琴台上,静心聆听泉水流淌,真的会有琴声传过,如丝如缕,奇妙无穷。
●诗词
说起与贺兰山相关的诗句,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满江红》不得不提,“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将岳飞重整山河的决心和报效君王的耿耿忠心表露无遗。
明代诗人徐勃在他的《送康元龙之灵武二首》中写的正是贺兰山历史的写照。中国的各个大山中,没有一座像贺兰山那样几乎一直处于与战争有关状态中,自从中原地区进入信史时期后,贺兰山一带仍然是游牧民族的天堂,这里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清代吴复安《贺兰怀古》更是慨叹贺兰山虎踞龙盘,山势险峻,割据争霸已经结束,各个民族的矛盾冲突已被尘封,诗人的感慨随之戛然而止。(记者 安小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