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记谱法 古琴专用记谱法之——文字谱
古琴的文字谱约出现在1400年前。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技术,早期的琴曲谱只有手写的卷子本。
文字谱为一种用普通文字详细描述弹琴时的定调、弦序、徽位,从而规定音高和音色以及左右手指法和奏法的记谱方式,因没有具体音高标记,而是通过文字对左、右手演奏技法进行叙述,来体现音高、音色和时值等,故名“文字谱”。[1]
“文字谱”这种用文字记写的古琴谱虽然详细具体,却有过于繁琐的弊端。如《碣石调·幽兰》总共才4段的琴曲,用文字谱记录则成了4000多汉字。初唐时期的琴家赵耶利所修订的《胡笳五弄》中使用的文字谱“其文极繁,动越两行,未成一句”。[1]
《碣石调·幽兰》是现存唯一用文字谱记写的琴谱,保存于日本京都西贺茂神光院。近人杨守敬(1839~1914年)将其影摹,于1884年收入黎庶昌所辑的《古逸丛书》中出版。琴谱卷首小序注明此谱是六朝的旧曲,为南北朝时丘明所传。从原谱的字迹和指法来看,乐谱可能为唐初抄本。《碣石调·幽兰》也是迄今发现最早的琴谱。
初唐时期的琴家赵耶利(563~639年),史载他“出谱二帙,名参古今”,“所正错谬五十余弄,削俗归雅,传之谱录”。这50多首琴曲,很可能是他当年用繁难的文字谱整理的全部琴曲。现存《碣石调·幽兰》卷子后面所列的琴曲曲目中,就有赵耶利所修订的《胡笳五弄》。北宋朱长文《琴史》称其“作谱两卷以遗之,今传焉”,似与前引文“出谱两帙”相合。[1]
随着琴曲艺术的发展,文字谱因越来越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另一种古琴记谱法“减字谱”应运而生。[1]
中唐,著名琴家曹柔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种较文字谱更为简洁清晰的琴谱,称“减字谱”。减字谱沿袭了文字谱的思维模式,将文字谱所记叙的内容,归纳为弦数、徽位、左右指法几个主要部分,并将其组合成一个方块字。
比如象可分为左上角、右上角、中部、旁部四个部位。左上角标记的是左手指名,“大”表示是左手用大指,“夕”表示用名指。右上角记左手按弹的徽位。如“九”是表示九徽。中部表示的是右手拨弹的弦的弦序,“五”表示右手弹五弦。
旁部记右手指法,“勹”为勾的减笔形式,即用中指明向内弹弦。 减字谱谱字中右手的基本指法,有大指的劈、托;食指的抹、挑;中指的勾、剔;无名指的打、摘八种,俗称“四指八法”。其它指法大都由八法变化组合而成。减字谱谱字中的左手指法主要有吟、猱、绰、注、撞、逗、进复、退复、分开等。
减字谱谱字中的一般术语,包括调名(定弦法)、弦序、徽位、散、泛、按音与速度、力度、表情术语等。其记写方法是先在曲名下记明琴调(定弦),然后将谱字用大字作为正文,用小字作为旁注,分别记出。研究表明,古代减字谱的各种指法符号有1000多个,记录弹奏音位、手法非常详尽。这种记谱法由于比文字谱更为简明、准确,因而由唐经宋元明清一直沿用至今,已逾千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