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考张钦礼 兰考行之一:走进张钦礼陵园
初秋的阳光,光芒四射,一股股暖流融为一体,照射在我身上感到一丝丝不寻常的温暖。
随着一阵阵急促的鸣笛,驶向东去的列车奔驰着,历时十多个小时的途中颠簸,终于到达了我思念已久的河南兰考。兰考不仅仅是焦裕禄的事迹鼓励着我,更重要的是焦裕禄的亲密战友张钦礼事迹打动着我的心。
从2008年起,在我博客中一位朋友(黄河流域)的博文中写了张钦礼事迹,阅读他的事迹,似乎看到了他亲民、爱民、一心为民办事的好“父母官”的背影,已深深地刻录在了我的脑海里,接着又曾3次与我的家人、子女观看了2004年张钦礼在郑州病故后,将遗体送往兰考县城时,10万群众为人民敬佩的书记送行的场面,还有张钦礼去世六周年纪念的场景,使我难以消记。
由此,我参与了黄河流域不少文章的拜读、评论等活动,在纪念张钦礼去世6周年之时,我写了《怀念张钦礼》的博文,发自我内心对张书记的敬佩,博文发出后,得到了不少博友的关注,随后通过黄河流域博客,又结识了高山无语,通过更多的了解,充满了我对兰考人民所赞誉的好书记更深的爱戴。
由此,产生了去兰考的念头。
刚下车不久,在焦裕禄纪念馆门前见到了黄河流域。我们一起接受了兰考县原县直党委书记、曾担任张钦礼警卫员、秘书的何芳君的陪同,并一同去张钦礼陵园——兰考县南彰乡张庄村。
一路上,何书记的匣子打开了,滔滔不绝地讲述了张书记再普通不过的事儿:
张钦礼书记只所以受人民群众的爱戴,其主要原因是他心里装着群众,处处为民办好事、办实事。记得一次我陪张书记在下乡的路上,小车行驶出县城约有30公里处,看到某工地上约有30多位社员拉着架子车转运石头,路面又不好走。
看到这,张书记对驾驶员说:“停车。”张钦礼下车二话没说,就帮社员推车子,路面崎岖不平,直到中午1点多钟,张钦礼书记还是推着,因为这些石头是用大车拉来的,一段交通不便,只好用架子车运输,大车拉来一回又一回,架子车也在继续拉着。
工地负责人对张书记说:“书记,到了吃饭时间,您休息会吧!”张书记摇摇头,还是继续推车。工地负责人有意识让大车不转石头了,工地负责人只好对书记说:“转完了。”这时,张书记才离开了工地现场。
还有一次,张书记到某某公社参加三级干部会议,午饭时,这个公社书记为张书记特意准备了4个菜,刚揣上桌,张书记看了一会,对那位书记说:“咱们都是这样吃的吗?”说着走出了饭厅,到了参加三干会吃饭的其他干部中,对那位领导说:“就来两碗烩菜、馍吧,和其他干部蹲在一起吃饭不是更好吗?”
两碗绘菜揣上来了。只见张书记揣着一碗热腾腾的烩菜,与其他干部一样围了一圈,蹲在院子里一边吃饭,一边与群众拉起了家常、了解起了基层情况。
不一会儿,到了张钦礼墓地——张庄村。墓地约有0.2亩地盘,只见林立着50多个墓碑。何书记接着向我们介绍:你们看在张钦礼墓地上已树立着50多个丰碑,但没有一个子女立的,都是兰考县群众自发而竖立的,一个丰碑记录着一段难忘的故事。当时,如果不是县上挡住,丰碑数就上100多了。
介绍到这里,黄河流域插了一句:“在去年5月7日张钦礼去世八周年里,由于张钦礼生前很关注、爱戴少数民族,由少数民族代表在这里增加了一个书式的汉白玉丰碑。”我顺着黄河流域的指向,一个白色的丰碑竖立在其他石碑之中,格外醒目,它表达了少数民族对张书记的怀念。
个个丰碑上镌刻着多少人对张书记的寄语、追悼、思念,惊天动地,震撼人心。这时,我站在张钦礼墓前,深深地感到了张书记就在我身边,似乎他还静静在躺在那里,在那阳光、风云、热土中,深深地与兰考80万群众一同享受着今日由他所创造的幸福,还继续受到人民爱戴而长眠着。
何芳君的介绍滔滔不绝,谈到每件事都记忆犹新。在他跟随张钦礼多年中,张书记的一言一行都鼓励着他,也鼓励着我一位普通的外乡人。在张书记带领县上一班人团结一致,治理内涝、风沙、盐碱“三大自然”灾害中,走出了一条具有张书记自己的一条致富之路。
在他丰功伟绩上,史无前例,后人无法比试。他的功绩形成了三个不可比:即共和国开国以来对兰考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贡献无人可比,树立焦裕禄这个典型的功劳无人可比,勤政廉洁一尘不染的作风无人可比。
正因为有张书记生前扑下身子、脚踏实地、亲民爱民,一心为民办事的事儿,才记得了老百姓送他的“活地图、新包公”的赞同,也是新中国最年轻的县长之一(二十二岁)。才赢得了兰考乃至全国人民的任可。为此。兰考十里长街10万群众为他送葬,在送行的人群中,小到怀里抱的儿童,老到7、8旬的老人,其中一位手里吊针瓶的老人也跪在大街上为张书记送灵,嘴里还不停地喊着“张书记,您不能走啊”。
在为张书记送行的那天,一位年迈七旬的老人从80里以外赶着毛驴车,也来参加张书记的送行队伍。当记者采访时,他说:“张钦礼为民办了一辈子的好事,我为书记送行走这段路也值得啊。”
这时,司机小龙告诉我们:就在那天,从外地赶来为张书记送行的客人,兰考县城出租车免费送到张庄;街上卖水的、卖水果的免费为送葬人群发放。
司机小龙还介绍到:张钦礼曾救过二名儿童,其中一位是在他住院期间。………..
听了何书记及其他人的介绍,我再也站不住了,顿时,我心口一阵阵疼痛痛,我一手抚着心口,一边还在继续听着何书记的介绍。我再想:作为我们新时代的中国公民、公务员,问心有愧,虽说国家在今年开展“三问三解”、向雷锋同志学习等活动,离张书记那种朴实的工作作风相差太远。
在回兰考县城的路上,公路两旁凉晒着金灿灿的玉米、乳白色的花生,还有那些农民脸皮露出丰收的喜庆的样子,地上绿油油一片,茂密的树林,宽广的公路,车辆经过高速,从兰考县城南门进入县城,经过焦裕禄陵园,来到了一家饭庄用餐。
坐在饭桌前,我思绪万千,擅抖的心快要提到嗓门了。眼下的这位张书记,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他是多么伟大、多么崇高、多么动人的一生啊。这时,我似乎才明白了上学时老师常说的一句话,历史是自己写的,好与坏让别人去评判。
张钦礼为兰考的致富,绘画了自己心中的“活地图”,哪里有困难、哪里群众遇到什么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当他打成右派后,对兰考发展的决定没有变,敬爱的周总理三次救他于危难之中,后继续为兰考的发展谱写了一幅幅动人的“活地图”,为自己的一生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受到世人的拥护和爱戴。
在兰考这块热土上,听到了长达近4个小时对张钦礼书记事迹后,胜似读了10年书。虽说我没有看到过张钦礼本人,从陵墓丰碑的遗像上、从他含笑的仪表中,我似乎领略到了书记的为人,更知道了兰考精神,也真正领略到他的精神,也是对我们现在的“父母官”起启迪。
从现在开始,让我们去扑下身子,脚踏实际,体贴民情,为民办事,争取群众对我们政府异官员的信任,为群众办事,拿出群众心中的“一把尺子、一杆秤,去衡量我们的长短、轻重。但愿兰考继承着这种精神,走出一条富民之路,超出全国一流的水平。
离开兰考这么长时间了,但我心还在那儿,久久回味着张书记的事迹,让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