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敏纪录片 大型历史文献纪录片《方志敏》第三集 清廉高风
[主要画面:方志敏在方胜峰会议前后、在省会葛源、在贵溪标溪夏家等地;方志敏撰写的《清贫》、《对全省选民工作报告书》等;有关古籍、先贤画像;青年时代方志敏住过的上海、南昌、庐山等地的医院旧址;苏区的工农医院、红军总医院旧址;老同志徐大妹照片等]
方志敏常说:"苏维埃的工作人员,为战争的领导者,自应以身作则,节衣缩食,刻苦耐劳"。他倡导苏维埃的刻苦精神,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殚精竭虑,日理万机,每天工作10几个小时,但吃的伙食同其他苏维埃工作人员一样,每天一斤米,4分大洋菜金,从不允许开小灶,从不允许搞特殊。
[画面:贵溪夏家村外景:老房子、田野、劳动的农民、路边树林、山上丛林]
贵溪县标溪夏家村,当年赣东北苏区的中心区域之一。方志敏严禁搞特殊,曾经在这个村子留下一段佳话。1930年2月,贵溪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方志敏要亲自出席大会,紧急部署苏区军民开展反对国民党发动的"清乡"斗争。
采访党史专家:"当时,正是大寒地冻,大雪纷飞的季节,方志敏带上警卫员,骑着浑身雪白的玉狮马,从弋阳县飞奔而来。马匹穿越山道之时,路边的树枝把身上的旧棉袄划开了一个大口子。来到标溪夏家村时,县苏维埃主席提出要换一个新棉袄,方志敏没有同意。依然穿着破棉袄上台作了政治工作报告。散会后,县苏维埃主席让妇女部长把一件新棉袄送了过来。方志敏严肃地对县苏维埃主席说:你们要尽快把有限的新棉袄,送到烈属、军属家中,任何苏维埃干部都不能占为己有,也包括我在内。"
[画面:方志敏纪念馆、旧棉袄、旧军衣、针和线、方的照片、参观的人们]
县苏维埃主席忍不住辩解几句:志敏同志,你有严重的肺病,经不起风寒的侵袭。再说,你是省苏维埃主席,穿一个破棉袄,也是有损政府的形象。
方志敏说,政府的形象当然要看重。刚才我穿着破袄作报告,是因为时间来不及。拿来针和线,问题就解决了。我是省苏维埃主席,意味着我更不能特殊,这才是政府最重要的形象啊!
采访方梅:"当天深夜,父亲用妇女主任送来的针和线,坐在卧室的茶油灯底下,一针一线,把露出白色棉花的破棉袄缝补好,还用炭斗熨得平平整整。第二天,妇女主任当着父亲的面笑称:我们村来了一位"针匠师傅"。所谓针匠,是方言对裁缝的俗称。主席成了裁缝,给广大群众留下了苏维埃干部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
[主要画面:方志敏在家乡闹革命,大伯被国民党杀害,房子被烧;金香莲照片、湖塘村、葛源镇(电视画面)方志敏跪母,方志敏在外求学,父母因欠巨债而愁眉难展等]
方志敏摒弃特权,严于律己,对家属亲人同样公心可鉴。他在家乡闹革命,国民党当局视之为心腹大患。他的父母,他的家庭成为受迫害的主要对象。大伯惨遭国民党杀害,家族的房屋先后被烧毁10余次,日常生活很艰难。
[画面:山村道路、挑担的人们、两个女人的背影走向远方]
这一年,随着革命根据地的不断巩固,苏维埃经济的发展,方志敏的婶娘便带他的母亲金香莲,走了几十里山路,到葛源找到方志敏,提出让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当官儿子拿点饷银给母亲做条裤子,并提出让侄儿拿点钱给可怜的婶婶买点食盐。没想到,方志敏怀着歉疚的笑容回答说:我是省苏维埃主席,可当的是穷人的主席。饷银嘛,将来会发,现在没有。家庭生活困难我也知道,但都是暂时的艰苦,将来会过上好日子。
采访方梅:"委婉的话语拒绝了奶奶。后来,我听奶奶说,我父亲的话,让她深知忠孝难两全的道理。只是婶婶却拉长了脸,半开玩笑的数落当大官的侄子不懂孝道,是铁石心肠。当然婶婶也只是一种戏言罢了。"
方志敏女儿方梅进述:"我父亲其实是个出了名的孝子。平日工作再忙,也不忘问候爷爷奶奶。我家兄妹5个,为了不给家中多添麻烦,只有大哥跟奶奶生活在一起。父亲时刻都没有忘记早年家中再困难、爷爷奶奶咬紧牙关也要供父亲在外读书,为此还欠下700块大洋的巨债,长年累月愁眉不展。革命之后,家中房子反复被烧,日子依然过得清苦。在我父亲心底,一直自责不能回报父母养育之恩。然而,父亲更坚持当官不能特殊,不能殉私,宁肯背负所谓不孝之名,也不肯败坏清廉之风,让共产党的形象受损。"
方志敏懂得"政在去私,私不去则公道亡"(《傅子.问政》)的深刻道理,他为一时不能报答父母之恩而深感歉疚,但始终没有动摇"革命的花边,为自己一个也动不得"的奉公原则。
[主要画面:葛源方志敏卧室,弋阳县旧城,方志敏、缪敏照片,墨绿色平绒布;(情景再现)方志敏飞马追赶陈仲熙,徐大妹照片(情景再现)方志敏搂着妻子一声感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