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坝上草原生态建设纪实

2018-12-31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近些年,北京居民有个明显感受--以往春季十米不见人的弥天黄沙不见了,日常风沙也变少了.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变化的背后,倾注着多年来党和国家的政策运筹及坝上草原生态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河北坝上草原生态建设纪实立秋时节,记者随河北省草原监理监测站专家组纵横坝上草原千余公里,探访坝上草原生态修复建设成果.科技支撑提升草原品质多年来,由于过载放牧.气候变暖等因素,致使草原退化.草畜矛盾突出.种植优质牧草改良天然草地.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成为恢复生态遏制草原退化的首选路径.河北坝上草

近些年,北京居民有个明显感受——以往春季十米不见人的弥天黄沙不见了,日常风沙也变少了。但鲜为人知的是,这一变化的背后,倾注着多年来党和国家的政策运筹及坝上草原生态建设者们的不懈努力。

河北坝上草原生态建设纪实

立秋时节,记者随河北省草原监理监测站专家组纵横坝上草原千余公里,探访坝上草原生态修复建设成果。

科技支撑提升草原品质

多年来,由于过载放牧、气候变暖等因素,致使草原退化、草畜矛盾突出。种植优质牧草改良天然草地、建立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地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成为恢复生态遏制草原退化的首选路径。

河北坝上草原生态建设纪实

8月6日,“天然草原芨芨草群落改良技术方案研讨会”在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张家口综合试验站举行,国家牧草产业首席科学家张英俊团队、刘贵河教授团队等数十位来自全国相关行业专家聚首这里,为日益严重的草原盐碱化治理建言献策。

河北坝上草原生态建设纪实

芨芨草为禾本科芨芨草属植物,根系强大、耐旱、耐盐碱,是草原退化现象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禁牧限牧政策实施,以及区域性土壤盐碱化进程还在继续,草原芨芨草群落繁殖迅速,严重影响草原生产力和水源涵养等生态功能发挥。

与会专家们一致认为,清除芨芨草刻不容缓,并通过去盐碱化改良草场方案——用创新设备齐地面刈割芨芨草,结合新植保技术灭茬后,迅速补播种植优质燕麦等饲草。

提升草原品质离不开科技队伍的支撑。河北省草原监理监测站白亮亮站长认为,优良的牧草品种是草牧业发展的基础。他告诉记者,近年省草业创新体系科研团队培育出多个优质牧草品种,他们有信心完成省“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改良坝上草原60万亩目标。

8月7日,记者走进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牧场育苗基地。育苗场场长马强告诉记者,搞大田育苗,就是要提升种苗的御寒防风能力。基地500亩农业用地,60%用于梭梭、柠条、羊柴等10余种创新牧草品种的大田育苗实验。育苗完成后采用多品种组合移栽,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截至2018年,牧场新建多年生高产牧草基地3万余亩。

固沙、禁牧恢复草原生态

在御道口牧场后台子生产队,工人们正在用灌木枝精心制作阻障风沙的草方格,16平方米的格子环环相扣颇为壮观。草方格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具有保墒保水保苗的作用,格子里种上牧草后防风沙流动非常有效。

当地农林水务局刘玉华科长介绍说,草方格的制作最初是用草围,他们探索后改用灌木枝阻障风沙,这样格子可维持长久。为保水保墒,在河北省草业创新团队专家指导下,当地开展的可降解生物膜覆盖试验和益生菌改良土壤试验获得成功,出苗率和壮苗效果显著。2005年以来,牧场已累计完成退化草地治理面积51.75万亩。

近年来,坝上草原开展“三化”(退化、沙化、盐碱化)治理,坚持工程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对轻度退化草原以禁牧、自然修复为主;中度退化草原采取围栏封育、改良补播等措施恢复植被;重度退化草原采取围栏封育、典型治理等措施,以逐步恢复草原生态功能。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红松洼牧场,是世界天然牧草品种资源最丰富的牧场之一,也是改革开放之初最早实行围栏封育的牧场,是国家级草原自然保护区。

8月7日记者在放牧区采访,蓝天白云下,斜阳洒在缓坡上,勾勒出地貌曲线,令人心旷神怡的“风吹草低见牛马”经典场景一览无余。57岁的牧马人曲全文,热情地回答我们的关切:“牧场分为多个轮牧区,一年一牧。饲草质量好了,牲畜吃得也舒坦……”

场长许景丰告诉记者,保护区有10.5万亩天然草场,占保护区总面积84.1%。2003年保护区全部完成1.8万亩核心区、3万亩缓冲区、7.5万亩实验区及牧场场区的围栏建设。

“多年来坝上地区与红松洼一样,加快了围栏建设,围栏建设已达1200多万亩,实现分区育草治理,草原生态得到有效恢复。”河北省草原监理监测站副站长李佳祥告诉记者,“到2020年,张承地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将由69.3%达到72.2%。”

生态保护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围栏封育禁牧的新法规,让传统粗放畜牧养殖模式不再有生存空间。对此,以畜牧业为主导产业的张家口市,近年来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快速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

该市通过推行草畜平衡计划,将生态资源良好草场定为“适养区”,较好草场定为“限养区”,环境脆弱特别是湿地、河流等水资源涵养区域定为“禁养区”。同时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股份合作,改散养为圈养,使草原生态得到保护,农户、企业双受益。

察北区农牧局局长姚卿在介绍生态保护与畜牧业转型升级经验时,强调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的重要性。他说,察北区奶牛存栏4万头,草产业是畜奶产业链的重要依托。

目前察北区全区已建成稳定的牧草基地20万亩,年产优质牧草40多万吨,牧草加工企业达到20家,全面服务于奶牛产业。其中,现代牧业引进德国克拉斯牧草机械设备,为订单户提供种植、中耕、收割、晾晒、打捆、储存、运输的全程机械化作业,牧草业已成为比种植其他经济作物更有保障的大产业。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察北区近年培育出大批鲜奶深加工企业。仅蒙牛乳业每年加工鲜奶达58.4万吨,奶牛养殖辐射临近4县6乡镇120多个村。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当地奶牛养殖业正由分散饲养的庭院模式逐步向大牧场规模养殖模式转变,全区已建成各类养殖小区15个、专业合作社16个。

生态补奖带动扶贫新模式

从2012年起,国家在张家口、承德的6个半牧区县启动实施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直接补贴和奖励禁牧、载畜量执行到位的农户与企业。仅承德市累计投入资金近7亿元,每年补贴17万农牧户,累计实施牧草良种补贴28万亩,每年为农牧户实现政策性增收792元,同时对260多家规模养殖场进行了改造提升。

“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中央财政将在张承地区投入补奖资金15亿元。承德市借助国家新一轮生态补奖政策,在推进生态工程建设和扶贫攻坚结合上进行积极探索。

2013年6月,乐拓牧业有限公司落户丰宁满族自治县小坝子乡槽碾沟村,建设种羊基地。公司采取“四年本利平”方式,邀请农户带羊入股公司,农户每年有25%利益分红。

61岁的村民温桂凤3年前领着家里20头羊入股乐拓牧业后,他和老伴都成为公司圈舍清洁员。他掰着指头为记者算了笔账:“家里4亩地交公司种青贮玉米,每年租金收入2000元,我俩月工资4800元,公司管吃管住,有双休日还有国家法定节假日,节假日不休息按加班算,4年红利加本钱……有赚头,和以前比强多了。”

丰宁县草原监理监测站副站长崔景贤告诉记者,全县龙头畜牧企业近年通过股份与合作两种模式,吸纳贫困农户1000多户。不仅实现牲畜圈养,还解决了草原曾经的载畜过量难题,帮扶畜牧散户脱困就业,创新了扶贫路子。(记者叶晓宁)

河北坝上草原生态建设纪实

草原,牧草,生态,记者,牧场

生态建设

生态建设

农民日报

近些年,北京居民有个明显感受——以往春季十米不见人的弥天黄沙不见了,日常风沙也变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