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同治年间陕甘回乱 清朝同治年间西北回乱那些事(28)—左宗棠进军西宁
1862年七月初二,署总督沈兆霖意外溺死。1862年11月,碾伯县地主武装“民团”杀死巴燕戎格回民三人,并扬言要尽洗米拉沟(今青海民和西)回民。巴燕戎格和米拉沟回民联合循化撒拉族,在马文义的带领下叛乱。
马文义,又名马尕三,循化撒拉族人,在回族和撒拉族群众中有一定威望。叛乱武装的力量迅速发展,屡次打败“进剿”的清军和民团,占领了碾伯至享堂(今青海民和北)的大道,截断了兰州至西宁的交通。清政府西宁办事大臣玉通鉴于清军武备废驰,军威不振,饷需支绌,进剿又无兵,民团不济于事,玉通束手无策,只得以所谓“以贼攻贼”的方法,以投诚的马桂源、马本源兄弟为心腹,借以维持西宁地区的粮饷和统治,保举循化回绅马桂源署理循化厅同知,同治八年又保举马桂源署西宁知府,又以马桂源之兄马本源出任署循化营游击,又升马本源署西宁镇标游击并代行总兵职务,企图利用马桂源、马本源与马文义的亲戚关系,缓和回民武装的反叛。
但是,形势的迅速发展,把马桂源兄弟这样的回族上层分子也卷入了叛乱的行列。
因此回人实际掌握了当地军政两方面的权力;马氏兄弟以假投降来愚弄代表淸廷的西宁办事大臣,又挟政府的名义以控制汉民,“名为官抚回,实为回制官”,回人在西宁可以为 所欲为,汉民遭其涂毒迫害,忍气呑声,不敢声诉,马本源甚至自称“总领陝湟兵马大元帅”。西宁一带名义上仍属清王朝管辖,实际上是在马文义和马桂源的控制之下。
1870年初,玉通死,豫师接任西宁办事大臣。他因害怕西宁回民的叛乱势力,不敢到西宁任所,而驻营于离西宁尚有三百数十里的平番,西宁镇总兵黄武贤也住在距西宁九十里的威远堡(今青海互助)。西宁周围完全为回民军所控制,马氏兄弟对西宁的统辖更为方便,成为甘肃回民武装另一个重要基地。
马桂源既是政府官员,又是回民领袖,其在西宁势力滔天。当时官员奏称“其实西宁郡城城(外)[门]之启闭,回匪司之;公文之往来,回匪拆之;官民之出入,回匪主之。虽无戕官显迹,而已阴踞城池。”清廷也“不得不暂示羁縻,冀图他日大举。
”1867年(同治六年)西宁镇总兵黄武贤上书,“所有在城文武官员,被匪挟制多年,任其使唤,非朝廷之官也。民不敢阻,官不敢办,任从匪意,惨不胜言!”左宗棠也认为“至如西宁之马尕三,借称就抚,挟持官军,而西宁汉回兵民各务,阴归其掌握,名为官抚回,实则回制官,与滇回之包藏祸心,如出一辙,尤勿论也。”
后来主政陕甘、深受儒家教条熏陶的左宗棠等人无不视此为奇耻大辱,谓“西宁名存实亡”。实际上,西宁府地区形成了多头军政的局面。官府的实权归花寺回民掌握,其掌教同时兼有国家官员和回民教主的双重身份;马尕三领导的最有力的军事力量则不完全受官府、掌教控制。以西宁府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形成了极为复杂的局势,回、汉、藏各族群、回民各派系矛盾尖锐,难以控制。
这种局面渐渐改变。1871年(同治十年),一贯强硬行事的马尕三病逝,马文义死后,马桂源、马本源即成为西宁回民的首领。
在马桂源的安排下,西宁回军由教主家族的马永福接统。马永福性懦不能制众,听马氏兄弟是从。这样,马桂源身为现任官吏、回民教主的同时,又掌握了西宁回民军事力量。
1872年8月,河州的战事告一段落后,左宗棠从安定移驻甘肃省城兰州,指挥和运筹整个关内外西北回民的各项问题,一方面即以刘锦棠的老湘营为主力,迅速地乘胜向西宁进攻。当时刘锦棠于同治十一年六月从湖南招募了步兵三营及骑兵两批返防,使老湘营增加了新的生力军,全军十四营约八千人,兵额充足,再加辅助的客军四营二千五百人,再加经过了金积堡战役后较长期的休息整顿,这支一万多人的部队无论在战力与士气方面,均达到新的巅峰。
因此,在战斗开始之初即表现出攻势锐利的特色。 左宗棠的旣定战略是先进攻占据大小金川以陝回禹得彦、白彦虎等部,然后再对西宁土回马本源、马桂源兄弟施以最沉重的打击。
白彦虎、禹得彦、崔三(伟)等部转移到西宁后,强化了马氏兄弟稳固自身势力的决心。战斗自1872年(同治十一年)八月开始。马本源兄弟先表示愿意投降,但要求左军驱逐盘踞附近的陕回。左宗棠则坚持西宁叛回不能援引河州降回先准投降后交马械的前例,必须严予部勒,在“马械不悉数呈交,匪类不悉数綑献”之前,当坚“一不做,二不休”加强进攻,并毫不留情的予以歼灭。令提督何作霖带马步八营先赴碾伯,刘锦棠继之。
对于要不要同经河州来到西宁地区的陕西回民武装一起抗击清军进攻的问题,西宁回军首领的意见并不一致。金积堡失败后,一种畏惧清军的情绪在回民中蔓延滋长,一些领导人意志消沉,思想开始动遥,当河州之战正在进行的时候,马永福等人就有投降之意。
陕西回军崔伟、禹得彦、毕大才等人也曾托在金积堡投降的陈林向左宗棠乞降。只有白彦虎力主抵抗到底。他以马化龙投降被杀的沉痛教训说服了崔伟、禹得彦等人,使他们暂时放弃了投降的念头。
9月12日,马桂源密约白彦虎、崔伟、禹得彦等在西宁东关家中召开紧急会议,一致主张西宁回军和陕西回军联合起来,共同战斗,并推举马本源为大元帅,统一指挥各部回民武装迎战清军进剿部队。马本源自称统领陕湟兵马大元帅,马桂源仍称知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