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山人山水画 漫谈八大山人山水画
朱耷六十岁开始用“八大山人”署名作画,他在署名时,常把“八大山人”四字连在一起,仿佛象“哭之”字样,以表现他“泪点多”的痛苦生活,寄托他对亡国的悲愤心情。朱耷画作上常常用一种奇特的鹤形符号作为签押,实际上这符号是以“三月十九”四字组成,因为甲申(1644年)三月十九日明朝灭亡,他用这种方式寄托怀念故国的深情。
朱耷的先祖宁王朱权,与朱耷有着几乎相同的韬光养晦的生活。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起兵进攻建文帝,强拉宁王朱权一起造反,起兵前燕王朱棣许诺朱权,一旦成功,两人平分天下。当朱棣攻入南京后,立即自行称帝,只是把朱权封到南昌。
从此,为避讳朱棣对他生疑和迫害,朱权韬光养晦,不问政治,只与文人墨客交往,成为剧作家和戏曲理论家,著作颇丰。政治上失意,让朱家两代在琴棋书画上有了影响后世的成就,不能不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明末清初是一个经历外族入侵、朝代更替的年代,画坛也体现了这一重大变化。明末山水画的重要代表人物董其昌,对文人山水画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以“不似之似”的画法,把宋元以来绘画中山石树木的形象加以简化,开始向写意山水画方向转变。
在董其昌身后数年,明朝亡国,进入清朝。清初画家分为正统派和非正统派两个流派。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被称为“四王”,是正统派。王时敏、王鉴是董其昌的学生,王原祁是王时敏之孙,入仕清廷,位至高官。“四王”无意在画作中表现遗民意识,王原祁、王翚还入清廷为官,成为皇家画师。因此,“四王”的山水画,大气磅礴,气韵优美,笔法工整、郁郁葱葱。
清初“四僧”是非正统派,属于反清的遗民画家,他们为逃避政治迫害,都剃发为僧,故被称为“四僧”,以八大山人为代表。从画法上,八大山人山水画也受到董其昌的影响,从内容上,却不同于“四王”的风格。八大山人的山水画常常是山石倒立、树稀山秃的景象,给人以沧桑孤傲之感。
由于八大山人不侍清庭,他的山水画也在大气磅礴之中表现出不受约束、挥洒豪放、不拘一格的气势。“四王”和“四僧”的山水画都受到董其昌的影响,为清初画坛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白石老人有诗云:“青藤(徐渭)雪个(八大山人)远凡胎,缶老(吴昌硕)当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白石老人的诗表现了对八大山人的崇拜之情,也说明了白石老人的画作是前承徐渭、八大山人和吴昌硕的。
纪念馆内有一展厅,同时展出了八大山人和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等近代画家的水墨写意画。在那个展厅面对大师们的画作,可以深深地感到,八大山人之后的近代画家,在水墨写意画上大都受到了八大山人的深刻影响。
白石老人说,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白石老人用通俗的语言把作画的艺术性讲清楚了。如果仅仅是“似”,照片比画作更“似”,何必要画?!如果完全“不似”,何谈艺术创作?!另一方面,从八大山人的画作可以看到,“似与不似之间”也有另一层意义。
这“似”正是画家绘画功力的表现,而“不似”常常反映了画家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因此,“似与不似之间”除了是说艺术风格外,也是说画作既要有外在的艺术美,又要有内在的思想和精神,应该说八大山人的画作确在“似与不似之间”,在用绘画艺术表达内心情感和精神方面,他的画是首屈一指的。
当前有一种说法,认为画家作画,未必有意要体现某种思想,画者画也,画中体现的思想、情感只是画评家评出来的。从画家作画的意义上讲,可能如此,但是,另一方面,画家本人是有思想、有情感的,作画时,就免不了会把自己的思想、情感带入画中,在画中体现出来。
从八大山人的画作中,就可以看出八大山人的思想和情感,笔墨粗狂有力、大气磅礴,寥寥数笔,远山近树皆跃然纸上,充分显示了他写意山水画的功力。但是,那山是光秃秃的山,山边稀稀疏疏的几棵树,枝多叶少毫无生气,给人以苍凉之感。
类似的画作在八大山人纪念馆中比比皆是,不能不说是画家思想情感的反映。如果对比清初“四王”笔法工整、郁郁葱葱的山水画,就更能体会出八大山人山水画背后的思想情感。八大山人是一介书生,在国破家亡之际,他只能把自己热爱故国的情怀表现于自己的绘画中,这种爱国情怀是他人生和画作的一条主线,研究八大山人的绘画,这条线索是离不开的。
一个人可以身世坎坷,但绝不可以屈服于坎坷的身世,正是这种不屈的精神,支撑着八大山人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中国水墨写意画前承古人、后启来者的一代宗师。
八大山人朱耷国破家亡的身世和政治上的失意,使得他只能用绘画曲折地抒发内心的苦闷。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他政治上的失意成就了他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正如身世坎坷的曹雪芹,写一部“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的《红楼梦》,以此载入了中国文学史的史册。
八大山人的一首题画诗云:“墨点无多泪点多,山河仍是旧山河。横流乱世杈椰树,留得文林细揣摩。”一句“墨点无多泪点多”,与曹雪芹的诗句“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道出了八大山人的绘画艺术特点和寄寓的思想情感,也为后世理解和欣赏这位画家的艺术作品提供了思路。了解了八大山人的身世,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八大山人身处四季常青、风景如画的江西,他的山水画,却常常是秃山枯树,头重脚轻,无郁郁葱葱、蒸蒸日上之意?为什么八大山人画的花经常显得如此零落、孤傲?为什么八大山人画的鸟有时是身歪影斜?那正是因为在八大山人眼中,国破家亡,哪里还有一点点生气,八大山人的苦闷心情由他的画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如八大山人自己的诗中所说,他的画中之意只能“留得文林细揣摩”。
各位书友您认为呢?
欢迎到文章最后面留言板留言表达您的观点哦!
为全国书画家发布展览、作品宣传信息,更多知识信息请关注我们交流学习!
为书画家提供交流学习平台,为收藏者打造专业的拍卖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