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路蓝缕应用 【三湘激荡40年】铿锵足音四十载 筚路蓝缕育英才
滔滔资水,奔流不息,是这片沃土上一曲流动的歌谣。
巍巍龙山,纵横千里,是这方圣土中一幅多彩的画卷。
古老梅峰,山因水秀,水因山清。在湖湘的几何中心,娄星和氐星在“人文”交相辉映;地势西仰而东俯,四处奇峦秀岭,令人神往不已。
楚天千里阔,孙水滔滔流。四十不惑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作为娄底人才智库基地,已然升腾着“恰同学少年”的豪情与朝气;吸纳湖湘忠真智勇的厚重血性,传承耕读文化、梅山文化的隽永素养,以敢为人先、兼收并蓄的改革创新精神,在湘中大地焕发着勃勃生机。
如歌岁月
一拨又一拨学子满怀理想在这里沐浴春风雨露。
一代又一代园丁拥抱热望在这片沃土耕耘希望。
他们将自己的青春韶华无怨无悔地抛洒在这里,他们用自己的才情和抱负谱写高亢激昂的奉献之歌。正是这样一代代“人文”人的上下求索、沧桑砥砺,培育了坚韧不拔、执著无畏的“人文精神”,铸就了今日“人文”的辉煌!
1938年,中华第一所国立师范学院,在抗日的滚滚烽烟中在娄底建校。又时逢改革开放之始的1978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的前身——娄底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落点“国师”故地。
以浩然虔诚的责任担当和直面困境的轩昂气概,湖南人文科技学院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从租地办学到教学大楼林立,从建校之初的偏居一隅,到合并娄底地区教师进修学院、娄底师范学校、涟邵技校、娄底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建成现在占地近千亩的美丽校园,从师生员工300余人到近2万人的规模拓展。
2004年3月,学校获准升格为本科院校;2008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获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资格,2012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跻身湖南省第二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被教育部评估专家称之为“一所有朝气、有人气、有锐气、有底气、充满爱”的本科院校。
学院现有15个教学学院,54个本科专业,1个硕士专业学位点。学科专业涵盖文、理、法、工、农、教育、管理、经济、艺术学9个学科门类。学校秉承“谋近以致远,养根而俟实”的校训,发扬“人才至上,仁爱满园”的校风,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
桃李芬芳
龙山巍巍涟水清,南城梧桐解深情。
若非春风催作雨,万物如何竞葱茏?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用内涵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成长成才的肥沃土壤——科技创新节、大学生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创业文化节成为了第一课堂的有效延伸。挑战杯、创青春、互联网 大赛、国旗下的演讲、经典诵读、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科技红娘、明德读经、青马工程等品牌活动历久弥新,成为大学时代的青春底色。
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学科竞赛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全国网络技术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69项,省级奖项559项。
学校连续4年在湖南省“挑战杯”、“创青春”湖南省创业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位列全省二本院第一。
一批批人文学子从这里出发,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云南省政协副主席喻顶成,中组部“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博导卿新林,长江学者、博导卿凤翎,长江学者李肯立博导,香港庄胜集团总裁周建和,大汉集团总裁傅胜龙,深圳有棵树科技公司董事长肖四清,武汉威骏科技公司董事长肖亮,湖南教科院院长姜正国,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许忠建,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曹余辉,天舟文化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争玉,湖南湘豫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玉常,湖南省特级教师、明德中学校长刘林祥,全国优秀教师周志高等。
才德厚培
水府漾漾白鹭飞,鸥净春色智相随。
南来北往人不老,秋阳常送金果归。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坚持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的方针,大力培养、引进博士教授。现有专任教师745人,正高职称82人,博士12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入选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7人。
他们潜心治学,爱生如子。全国优秀教师李曾妍,钻研计算机双语教学,教改特色鲜明;省课堂教学比武一等奖获得者李艳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一批批年轻教师探索微课堂成效显著: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聂时君老师、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王双辉老师获湖南省第二届微课大赛一等奖;数学与金融学院邓华老师荣获2017年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二等奖。
一批批老师在各自专业领域崭露头角(省级学科带头4人,省级青年骨干教师45人,省级研究平台10个)。
近年,学院获国家自科基金10项、社科基金4项,国家艺术基金3项,承担境外科研项目2项。能源与机电工程学院唐川林教授领衔的创新团队为新加坡POET Shipbuilding and Engineering PTE LTD公司解决了海底采矿管道淤堵难题。
学院在老中青优秀老师带领下,形成良好教风学风校风,涌现出“中国自强之星”罗尚军、“湖南省品学标兵”汤蓉等一批优秀学生典型。学校将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明德读经班:地方本科院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索与实践》获2016年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在大学生中开展“爱心、责任、奉献”的“精神塑造工程”,受到师生关爱捐助的蒋小波同学去世前毅然捐献了眼角膜,他获得“2010感动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特别奖”“全国无私奉献优秀大学生”,其感人故事生动诠释了仁爱满园的校风。《新华文摘》以《活着的眼睛》报道了他的事迹。
独树一帜
山石标新异嵯峨,云雾飘渺锁秀色。
日出霞光耀人眼,烟雨空蒙喜山绝。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学院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率先成立湖南省第一家创新创业学院。首创校地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创新创业新模式,首创了“校企基金会 基地”的“正阳模式”和双创精英个性化培养模式。
打造“双创孵化园 双创实训中心 创业基金会 双创学报 双创文化节”的实践大平台。把创新创业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弹性学制,构建“校企合作教育周、创新创业教育周、实验实训、实习、毕业论文(设计)”五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内外融通、层次递进、专业支撑、个性发展的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新格局,《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均作专题报道。
近几年入驻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项目累计310个,涌现出京东社区、花圃幼儿园、仁爸爸特产店、进泽教育等一批市场运作良好的公司。2014年创业率列全省高校第一(2014届、2015届、2016届该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率分别为2.26%、1.1%、1.4%)。近年最终就业率98%。学校是湖南省首批就业创业示范校、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优秀单位、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理事高校。
谋近致远
让学校盛开成花朵,把岁月吟诵为诗篇。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坚持把党建与教学、科研管理相结合,办学向特色化转变,培养向应用型转变,视野向国际化转变,管理向精细化转变。
倡导研究生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创造性实施“三双、四模块、七学段”人才培养新模式。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方主导产业,构建7大专业群(现代农业、电子信息、先进制造、新材料、文化艺术、现代服务、教师教育),遴选出10个一流应用特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植物保护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中国语言文学、体育学、作物学、美术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机械工程),其中,有五个专业被湖南省确定为“双一流”建设应用特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应用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理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确定商学院、信息学院、农生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4个转型发展试点院系,拥有高水平应用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平台。2011年,学校“酰胺类水田除草剂的植物性安全剂研究与应用”项目获湖南省科技发明一等奖;2012年,学校产学研重点科研成果“水田杂草安全高效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3年,“高硼高速钢液固双金属辊套轧辊研究与应用”项目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4年,“农田杂草防控技术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2016年,省级重点实验室—— “精细陶瓷与粉体材料”获批立项,2018年学校被确定为湖南省应用特色学院。
学院是省级校地合作示范单位(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基地3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校企合作基地141个、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基地15个)。“专业与行业、课程与岗位、学业与职业”对接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显成效,学校与企业共建金蝶商学院、中软国际班、ACCA创新班等行业学院、行业班 8个。农创空间、美院工作室等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传承创新。
2016年,与英国巴斯斯巴大学学前教育专业采用3 1模式合作办学。海外名师、引智计划、互换交流生、留学生等项目极大推进了相关专业发展。学校是湖南省“一带一路”语言生奖学金招生单位,目前与泰北皇家理工大学、英国西苏格兰大学、美国安哥利亚鲁斯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孟加拉国水仙花国际大学、韩国亚洲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等 35所国外大学合作办学、交流。
学院是湖南省“平安高校”建设的一面旗帜,为全省唯一连续8年获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平安单位”的大学。2017年获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梅山文化研究、创新创业文化、龙狮文化、曾国藩研究,平安、文明校园是学校一张张闪亮的名片。学校将始终坚持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转型发展的办学思路,向着把学校建设成人文底蕴深厚,科技实力强劲,创新创业突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应用技术型大学目标奋力前进!
当白鹭在孙水河畔自由翱翔的时候,当高铁在龙山和水府间奔驰的时候,当红日在熊峰之巅冉冉升起的时候,这所厚重的“人文学院”,这个智慧的“前沿高地”,一定会带着2万师生员工的睿智、拼搏与远见,走向更加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