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打仗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

2018-10-30
字体:
浏览:
文章简介: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指的是赵国将军赵括.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呢?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纸上谈兵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赵括纸上谈兵,不知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什么打仗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公元前260年,赵括率领四十万大军,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针.他下达命令:如果秦兵再来进犯,一定要迎头痛击.如果敌人被打败,一定要马上乘胜

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指的是赵国将军赵括。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呢?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纸上谈兵的典故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赵括纸上谈兵,不知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什么打仗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

公元前260年,赵括率领四十万大军,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针。他下达命令:如果秦兵再来进犯,一定要迎头痛击。如果敌人被打败,一定要马上乘胜追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可,也正是这番激进的举动,让人们把长平之战被坑杀的40万大军归咎到这个少年将军之上。这场历史上有名的“长平之战”,成就了一名武将武安君——白起的辉煌,同时也将“纸上谈兵”骂名让一位少年将军背负了数千年,但是历史真的是这样的吗?

什么打仗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

其实早有史学家分析认为,长平之战,赵国是输在了国力之上,而非赵括纸上谈兵之过。

至前261年,长平之战爆发时,已历经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四世99年的努力,此时的秦国已是拥有巴蜀和汉中两大粮仓,拥有兵力近100万的超级大国。其历代君王的目标就是崛起于西方,统一六国,建立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而赵国以军事改革为契机,已建立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军事大国。但是政治、经济变法尚未完成,国家综合实力与秦国尚不可同日而语。

什么打仗纸上谈兵 纸上谈兵是什么意思

至于秦国离间廉颇,临阵换将,赵国其实是不得已为之。我们须回想双方的国家实力和战略目的就可以得出结论。 战争打了八个月,50万部队的粮食、兵备、器具的消耗已基本耗光了赵国的战略储备。可以说,赵国是举全国之力来进行这场战争,至此时已是难以为继。

况且,这样的相持还要相持多长时间,谁也说不清楚。反正,赵国君臣都知道:如果不能尽快结束战争,赵国一定会被拖垮。 再有,赵国乃四战之地,举国之兵十之八集中上党。除李牧边军守边未动之外,全国上下仅于老弱病残。此时,若有其他某国心怀叵测,举兵来攻,则国危已。

基于以上原因,应该说赵国不是中了离间计,而是不得不选择以攻为守,期望重挫秦军主力,然后双方媾和,已经快结束战争,让国家安定下来,进行进一步改革,从根本上增强国力,待时机成熟,在与秦国争夺天下。换句话说:就是想照搬“阏与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