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道临朗诵琵琶行 濮存昕的诗歌情缘:孙道临是他的领路人
【编者按】2017年,由南京市委宣传部、南京市文联发起主办,南京报业传媒集团、南京广电集团协办,凤凰网江苏承办的系列文艺普及讲座——钟山文艺大讲坛在南京精彩开讲,不仅吸引了大批观众到场观看,也在线上的传播过程中收获了许多粉丝。
钟山文艺讲坛的开设,旨在加强市民的艺术教育,提高大众的文化艺术素养。2018年,肩负诸多寄托与期望,钟山文艺大讲坛更名为"钟山文艺讲坛"再次起航,"文艺讲坛"的第二季讲座将邀请到著名演员濮存昕,开设专题讲座。敬请期待!
(濮存昕)
如果说话剧是濮存昕的主业,诗歌就是他的副业。他这样比喻二者的区别,话剧是团体项目,诗歌则基本是单项运动——他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了。
在诗歌的氛围里成长
1960年代,濮存昕的父亲苏民和演员王心刚组了一个"星期朗诵会",每星期都会在中山公园音乐堂诵诗,演出场地是露天的,门票2毛、5毛钱一张。
在九曲黄河的上游,在西去列车的窗口,是大西北一个平静的夏夜,是高原上月在中天的时候……濮存昕当时还在读三四年级,在台下听得似懂非懂,但诗歌竟也烙在了心里,他还记得那时朗诵最多的是贺敬之、郭小川、艾青的革命诗歌。
再就是"文革",年轻人走上街头齐喊"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知青时奔赴黑龙江,濮存昕是宣传队里的报幕员,出口也尽是革命浪漫主义诗歌,"淋一身雨水,就让我们用青春烈火烤干衣裳"。知青后为找出路,濮存昕考了一圈文工团最后考上空政,除了小品、形体,也要背诗歌——可以说,他是在诗歌的氛围里成长的。
1990年代末"朗诵热"席卷全国,孙道临、乔榛在北京首办"但愿人长久——中国唐宋名篇音乐朗诵会",风华正茂的濮存昕正是其中一位参与者。
"我的嘴皮子功夫从那时候开始收拾,开始长进,以前就是激情澎湃,根本不讲究吐字和语言基本功。"
孙道临是濮存昕诗歌朗诵之路的领路人。2007年孙道临去世,濮存昕要把他拿手的《琵琶行》(白居易)接过来,就像京剧讲究门派一样,"你就得拿腔拿调把它拿起来,必须拿住,这就是传承。"
现在偶尔朗诵唐诗宋词,往台上一站,濮存昕自认"形"完全和孙老师一样——双手扶着谱台,能背下来,眼睛也要时不时撩一眼,"孙老师叙事时那种缓缓道来,那种沉稳,那种于无声处听惊雷,我拿到身上来就变成我的了,年轻人没听过孙老师的,就觉得我好,其实我是向他学的。"
有些诗词是要随着年龄增长才能理解的,濮存昕感慨,"年轻时不懂,就是瞎读。三十岁之前我们都奔功名跑,根本不知道词意,等到四十岁成家立业,完全不知道干嘛时,你才能知道放下的精神,自然的轮回,个人的渺小。诗歌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但现代人完全没有这种境界,我们太夸大个人,蔑视自然,不尊重世界。"
朗诵的最高境界是说话
媒体喜欢称濮存昕为有"形而上意识"的演员,濮存昕认为,这和诗歌是有关系的。
因为经常诵读诗歌,所以他具备了哲学概念的解读能力,可以很顺畅地面对很多经典作品。演完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濮存昕说,拿下那些哲理性的台词并不难。
"你演起来得接地气,又得把自己摆进去,平易地、家常话一样地去解读哲学,这是很重要的。"
濮存昕认为,诗歌应该是演员的基本功之一,不过,北京人艺老院长于是之当年很不同意演员在训练时朗诵诗歌,"他说你们应该学相声,你给一下我给一下,有交流,诗歌就是管自己不管别人。但现在读诗,我们要管观众,就和相声的概念一样,我一定要让你听懂。"
朗诵普希金,濮存昕便擅自做了一些改动。因为翻译是在白纸黑字上介绍普希金文学,而他们在舞台上是要用声音和观众交流,"观众能不能在听觉上接近诗歌?有些地方我就要直白,比如‘又一个暴君’,我会说‘又一个暴君拿破仑’,我必须要让观众知道说的是谁。"
濮存昕继而总结,读诗时,朗诵者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诗歌的字意、字意中的情境是不是说清楚了?"哼哼哈哈、大喊大叫无益于传递诗歌本意,朗诵的最高境界还是说话,这也是乔榛老师最推崇的,只不过它是诗一般的话。真佛只说家常话,真正的演员在演戏时,别说词,说意思,别演戏,演人。我们就是要原原本本地把作家本意演绎出来,里面附带着你的精彩、你的能力。"
"一开始我们老觉得,我得有‘活儿’啊,我得有值得别人看的‘我’,把自己摆得太前了。自以为是是所有艺术家和知识分子的毛病,要看淡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