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战场很多假历史 《东方战场》:另一种视角写历史
"七一"前后是每年献礼剧扎堆涌现荧屏的黄金时段。今年又适逢中共建党95周年,于是乎这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便显得分外夺目——层出不穷的献礼剧似乎制造了一派热闹繁盛的电视景观,但在剧目数量颇为可观的"霸屏"状态里,其作品群落的整体成色仍是撑不起规模相当的文化价值与审美意涵:老剧重播也好,新瓶旧酒也罢,对于传播热点的追逐恐怕早已盖过了这类作品更应受到观照的社会功能——本就是颇为审慎、恢弘的历史讲述,"落俗"或许会成为这类"特别"剧目面对市场的最大软肋。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社会历史中最为重要的印迹之一,亦成为献礼剧中最广泛的取材之一。而在大量抗战剧屡受诟病的当下,要做好、做新这一题材也有了更高的操作难度。正因如此,由江苏卫视和湖北卫视联袂播出的《东方战场》,围绕这一历史事件所建构的全新审视维度、表现方式和价值取向,才令其获得突围同类剧集的能力——它不仅收视成绩抢眼,更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鸿篇巨制"。
较之传统抗战剧小切口的微缩剧作视角,《东方战场》则是对这一历史事件足本式的全面再现。作为中国首部全景回眸抗日战争的作品,该剧用罕见的体量与规格讲述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战败这十四年漫长抗战史中发生于亚太战场的140余个史诗事件。
它不仅囊括着人们熟稔的代表性大战役,也对不少鲜为人知的小细节充分观照;不仅呈现了"东方战场"的动荡与不安,也用丰富的国际视野对此加以补充与反观。可以看到,该剧的最大亮色在于历史素材的入口宽广而出口细腻,表现手法上汪洋肆意却审慎严谨——这一高难度的审视视角,有益于人们更全面、准确地了解这段历史,且对这一历史时期中国视野里的"中国"和世界视野里的"中国"进行了冷静而客观地考察与对照,其文本价值或许已然超越历史事件本身,具备了更深刻的社会现实意义。
有观众评价《东方战场》为剧版的"建国大业",我们或许能从中对其史诗化的格局管窥一二。
一方面是宏观历史视域下众生群像的细腻刻画。相比囿于少量经典战役架构情节的传统抗战剧,《东方战场》则通过多人物、多线索、多侧面的叙事方式对准历史背景,在某种程度上真正实现了对这一历史阶段不那么匮乏的"还原"——毕竟,这段令国人耳熟能详的"屈辱史"早已不新鲜,在教科书上、在亲朋口中,谈及的也并不在少数。
然而,又有多少人能系统地对这段历史进行全面地回顾与描述呢?这便是该剧采纳高难度全景视角对此进行展现的重要意义:历史的厚重不可缺席,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视觉呈现理应对更多人进行史观与史料素养的"补完"。
而这种突破与创新,是我们所能见到的《东方战场》的野心。作品以"九一八事变"作为叙事起点,从日军的"借口"入侵、东北的硝烟四起,到国民党的妥协、中共的决心,再到与其他国际力量的态度斡旋,在宏观层面上对于事件的考量是全面而有力的;而诸如日军占领沈阳后面目狰狞地霸凌一个中国女孩这般的细节刻画,在微观层面上观众对此构成的移情能力又是充分而细腻的。
较为丰富的观看层次使得《东方战场》既像一本严谨而克制的史书,又似一本能唤起人们共鸣的小说,值得反复玩味和一读再读。而在这一过程中,卷入事件的每一方势力、每一个人物,都构成了作品的"主角"——群像式描摹带来的是多线叙事的格局优势,但背后的剧作难度也不难想象,毕竟在长达十四年的时间中,面对成千上万个曾在这段历史中留下印记的人物而言,每一条人物线索的梳理与设计,都会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且要将其落地化、合理化,其艰巨性可见一斑。
纵观既有的抗战剧市场,《东方战场》设计时空跨度、人物规模、力量消长等方面的复杂程度,相比之前的同类型作品是较为鲜见的一种手法。而在此番"用心良苦"的群像景观背后,该剧也试图传递给人们另一种反思方向:抗战的胜利绝非一句简单的不懈努力所能达成的,这一过程中卷入的人事远比我们想象更为艰难不易。
另一方面是能兼具战争巨制规模与通俗流行亮色的制作水准。据悉,《东方战场》投资2亿、先后于14个省市取景,摄制总行程逾3万公里,其"声势浩大"似乎能从这一组数据中加以映证。因涉及大量国际政治处所,如美国白宫、日本皇宫等,该剧也斥巨资对此进行一比一高保真实景搭建。
"铁路是铺出来的,战壕是挖出来的,地道也是现造的",导演如是说。大到飞机坦克,小到一枪一弹,都能看到剧组投入的心思,作用在剧集呈现之上,自然并非一句"五毛特效"能够加以衡量,而由此能够达成的制作规模也得以显见。
同时,该剧在演员阵容的选择上也为这类原本难以受到广泛关注的主旋律电视剧提供了流行元素的保障。例如饰演宋氏三姐妹的袁咏仪、俞飞鸿、刘冬,其为人物原型风貌与气质的还原注入了不少新的风格话语,虽有别于人们对宋氏三姐妹风范的传统想象,但网友评价的一句"美得惊艳"也多少反映出这样的创新或许是有益的。
此外,饰演汪精卫的罗嘉良、饰演赵四小姐的应采儿等,也都被视作主流意义上的"大牌明星",在该剧的诠释中亦是表现得可圈可点——事实上,主旋律剧也可以烙印上强烈的流行文化印迹。
正因为"这些历史人物没有小角色",他们的演绎状态也获得了更多的发挥空间——毕竟,是用自己代入角色,还是将角色套在自己身上,前者与后者孰优孰劣,看一眼《东方战场》恐怕就能知晓了。
"进入"历史的前提是"理解"历史。在七十多年前的"东方战场"上,中共是如何以坚实的步伐与实践一步一步地成为民族先锋,在漫长的抗战历史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使得中国社会告别"屈辱"的过往——我们能够在《东方战场》中找寻到更多的答案。
从更深层次而言,该剧将抗日战争置于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国际政治背景下,这种叙事重点的转向也有着进一步思索的空间——从战争自身的层面来看,中国的"大国崛起"始终面临着复杂国际环境的角力,这样的审视有益于我们更为清楚地知悉自身所处的位置;从意义的层面来看,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帮助中国走出了战争的阴霾,更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有关这段厚重历史的另一种书写方式,也许为重新"进入"并"反思"这段历史提供了更为丰富而有意义的视野。在这背后透射出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等传统价值取向,直到今天仍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东方战场》的最大意义或许也在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