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童寺在哪里 一眼千年 拾光略影——天童寺
2018年末,为进一步推广我市文化遗产,展现职工风采,宁波市文保所工会组织开展了职工与文化遗产风采摄影活动,选取了我市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拍摄,从另一个角度展示文物之美和文物人之美。
本期,小编将带领大家,走进第一站:
天童寺
天童寺位于鄞州区东吴镇太白山南麓,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晋永康元年(300),僧人义兴在南山之东谷结茅修持,为天童寺之创始。唐开元二十年(732)僧法璇于此建太白精舍(即今古天童),至德二年(757)僧宗弼将精舍迁徙太白峰下(今天童寺址),乾元二年(759)赐名天童玲珑寺。唐、宋期间,几易寺名,明洪武十五年(1382)册定天童寺名。
天童寺为禅宗十方丛林,历来是僧才荟萃和国际友好往来的场所。特别与日本国佛教关系甚密,日本的临济宗、曹洞宗与天童寺有殊甚因缘,在中日佛教史上载有重要一页。
在这里邂逅
寺院坐落在层峦叠嶂的 太白山 下,“群峰抱一寺,一寺镇群峰”,东、西、北三方有六峰簇拥。背枕巍巍主峰太白峰;左依东峰、中峰、乳峰;右靠钵盂峰,圆秀突起,状如覆钵,聿旗峰,陡惊峻险,似旌展扬。唯独南面天阔山远,一条郁郁葱葱万松大道恭迎宾客朝山进香。
相传,西晋僧人义 兴和 尚云游到此,开山搭庐,潜心苦修。渺无人烟的山中有一小孩每天给他送斋送水,最后寺院建成。一天,小孩向义 兴和 尚告辞:“我是太白金星,玉皇大帝见你精进虔诚,派我变作童子照顾你,现大功告成,我去了。”说完腾云而去,后人便以太白名山,以天童名寺。
天童寺寺院殿堂顺着山势,由低渐高,从寺前的六塔到天王殿到佛殿到法堂再到罗汉堂,整个建筑梯级布局,错落有致。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外万工池、七塔苑、内万工池、照壁、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先觉堂、罗汉堂,均重檐歇山顶,筒瓦骑缝,并饰以鸱尾脊兽。天王殿、钟楼、东禅堂等重建于1936年。
寺内佛殿前有清顺治帝书“敬佛碑、康熙帝书”名香清梵“匾、雍正帝书“慈云密布”匾,及宋、元、明、清碑刻30余方。
天童寺四周群山环抱,重嶂叠翠,古松参天,有“深径回松”、“凤岗修竹”、“双池印景”、“西涧分钟”、“平台铺月”、“玲珑天凿”、“太白生云”等十大胜景。宋王安石在鄞县 任县 令时;曾留下描绘天童的名句:“山山桑枯绿浮空, 春日 莺啼谷口风。二十里松行欲尽,青山捧出梵王宫。”十分贴切。同时,天童禅风远播海外,在 日本 和 东南亚 有相当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天童禅寺得到了人民政府保护,僧众殿堂功课,威仪整肃,参禅修持,不废古规。同时发扬“农禅并重”优良传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79年经国务院批准并拨款进行修复,古寺重辉,法炬复燃,全寺僧众又晨钟暮鼓,诵经礼佛,参究禅理,绍隆三宝,如法如律地进行宗教活动。
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天童寺,曾列入禅宗五大寺院之一,赐“中华禅宗五山之第二山”,与 镇江 金山寺、 常州 天宁寺、 扬州 高旻寺并称禅宗四大丛林。
银杏黄的时候,是天童寺最美的季节,每到周末,游人如织。趁着非周末人少,来拍几张美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