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海平再寻千里马 从初识到师从孙海平—千里马终遇伯乐
1998年孙海平发现了刘翔。刘翔当时虽然技术有缺陷,但是孙海平看上了他的栏间节奏感。1999年初孙海平招刘翔进队。当时刘翔16岁。
从接触刘翔开始,孙海平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他开始尝试新的训练方法。以往的训练,练力量时就练力量,练速度时就练速度,练技术时就练技术,几方面是分开来练的。刘翔的速度好,技术和素质差一些,孙海平根据他速度快的特点,考虑如何将他培养成高于原有水平的跨栏运动员。
为了找到适合刘翔的训练方法,孙海平就像入了魔一样,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家人不解,其实他是在考虑如何突破原有训练方法问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孙海平终于琢磨出来综合训练的方法,在一个时段里面,将技术、力量、速度等多方面因素都糅合在一起练,并设计了许多独具特色的训练方法。在训练时完全贯彻和体现比赛和专项的特点,比如专项特点就要求快,要有力量,练的时候就不能慢吞吞的。确定了这个目标之后,训练中采用的所有手段都有了依据。
1999年,刘翔进队以后成绩上的很快,每年都在提高。从2001年,陈雁浩开始输给刘翔。此时中国男子跨栏完成了新老更替。
资料图 理论的指导作用
在国外媒体眼中,孙海平是一个吸取了欧美先进理论和训练方法的人,认为他以及刘翔的成功多少源于田径发达国家。在刘翔取得了一系列好成绩之后,当地许多媒体询问他1999年到美国进修的时候是否学到了先进的训练方法,以便作为他们判断的佐证。
孙海平后来谈到这件事的时候说:“我没有否认,可能我在美国是学到一些先进的东西。但关键是,作为一个教练,思维方式、训练方法必须要有所改变。”
那次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参加高级教练培训班,孙海平在跨栏专项方面没有看到更新的东西,倒是在基础理论方面受益颇多,特别是人家的治学态度打动了孙海平。“其实这些理论我在上海体院以及1988年的高级教练培训班上都学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些教授对他们自己的领域研究得特别透。
”当时授课的全部是印第安纳大学的教授,教授的也基本是理论方面的内容,虽然不会对跨栏专项训练给予直接指导,但是从体育理论方面阐述对田径的看法,在中国教练听来也颇有启发。
从1996年以后,孙海平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训练观念,在此次学习中,孙海平又重新梳理了一遍既有的还未成系统的思路,发现美国教授讲的内容很多与他的想法吻合。例如孙海平在训练中特别注重神经系统的功能,并写过这方面的文章。
他认为,短跨项目很大因素取决于神经系统,神经肌肉没有达到协调统一的话,专项成绩肯定不会好。协调性、反应能力、爆发力都与神经系统有关,必须要经过长期训练形成一种记忆,一种本能反应。现在刘翔已经基本形成这种状态,只要赛前调整适当,就可以预知比赛能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基本偏差不会大。
教练起主导作用
1999年的学习还有一件事对孙海平以后的事业帮助特别大,那就是印第安纳大学特别强调教练的作用。印第安纳大学出过两个非常著名的教练,一个是游泳教练,他的弟子施皮茨在1976年奥运会上一举夺得7块金牌;一个是篮球教练巴比·奈特,他带领的印第安纳大学篮球队连续三年获得全美大学生联赛冠军。
印第安纳大学的氛围是,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教练起主导作用,教练教得好,运动员就能够脱颖而出,教练教得不好,运动员就会成批成批烂在手里。
孙海平是坚决的教练主导论者。他认为目前中国的硬件条件已经跟得上了,能保证正常训练,如果运动员出不了成绩,或者双方在配合上发生问题,一定是教练的责任。
关于刘翔的训练
孙海平说,当初就看了一眼,就挑上了刘翔。就凭这一眼,一个历史性人物诞生了。刘翔打动孙海平的就是栏间节奏感和速度。
根据刘翔的特点,孙海平在训练中主要抓了两方面,一个方面是进一步强化刘翔的特点;另一方面加强薄弱环节的提高,主要是技术和力量。到现在依然还是贯彻这两个方面。
对于有些媒体报道的刘翔的跨栏技术优秀的说法,孙海平给予反驳,他认为刘翔的技术特点是稳定。国外选手参赛时打栏现象比较多,但由于他们力量大,打栏不会降低他们的速度,但如果刘翔要打栏,势必会影响速度。在刘翔的训练上以稳为主,然后再强调狠,与国外以狠为主刚好相反。
与黑人选手相比,中国选手在力量和爆发力方面要差得多,如果完全仿照黑人选手的特点,试图把刘翔的力量和爆发力练到他们的水平也是不现实的。此时孙海平的综合训练法发挥了作用。现在看来,刘翔的力量、速度、爆发力每项能力单提出来与美国选手相比,可能都不占优势,但是综合起来并不一定差。
两个人的跑道
教练与运动员的关系有很多种,或是师徒型,或是父子型,或是朋友型,在我面前的两个男人却令我一时难以揣摩。他们很少说话,总是沉默着,需要训练的时候,教练会轻声叫一声队员的名字,然后两个人憋足了力气,纠缠在一起,互相暗自较劲,似乎在进行一场无声的角斗,一个要制约,一个要挣脱。一阵角力之后,年轻人跑跳着离开了,年纪大的站在原地擦去脸上的汗水。
如此反复之间,两人竟然可以没有别的交流。不要奇怪,跑道上的羚羊为何被拘禁于闷热不透风的牢笼,也不要诧异,110米栏好手为何不疾驰于红色的跑道。这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将所有对手甩在身后。
如果观察仔细,你会在为数不多的时间里,发现两人之间的沟通。这种沟通有时是一个眼神,有时是一句话语,在年轻人疾跑之后俯身喘息的一刻,在年纪大的紧蹙眉头的瞬间。
但是有微笑。在年纪大的眼神里,散发的是一种关爱,在年轻人的脸庞上,洋溢的是一种信任。
这个年纪大的,叫孙海平,那个年轻人,叫刘翔。
每天,两个男人共同面对的是摆满栏架的跑道,和看来简单的器械。透过循环往复的枯燥的训练和长长的跑道,两个人看到的是同一个目标———战胜对手,战胜自己。
沉默中孕育的是爆发。
与孙海平的沉稳相比,刘翔还是一个孩子。刘翔有时也会搞些小聪明,偷偷懒,在不影响训练质量的前提下,孙海平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有一种得手之后的满足感。
不过对于得意弟子,孙海平的赞誉和喜爱是溢于言表的。在孙海平眼中,刘翔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为,善于思考问题,愿意与教练增加交流,共同发现解决训练比赛中出现的问题。
在分别采访两人时,对同样的问题两人会有同样的回答,足见两人之间的默契。
每个人眼里都有自己的跑道,但是在他俩思想中,跑道是两个人的。